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1794期】

World Meteorological Day

世界

气象日

今天是世界气象日, 又称“国际气象日”,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世界气象日开展的时间定于每年的3月23日。

对航天而言,运载火箭、发射场建设、气象保障条件等缺一不可。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文昌航天发射场,走近椰林里的“风云守护者”。

文昌航天发射场,是全国首座滨海发射场,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带来的“高温、高湿、高盐雾”和“强台风、强降水、强雷电”等“三高三强”气候特征,是影响航天发射的主要气象因素。

观风云为天气把脉,精测试做靶场先锋。走进文昌航天发射场气象台,一行红火的大字标语显得格外醒目。据工作人员介绍,这行标语是首批进驻场区的气象工作者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它的背后不仅记录着首批创业者的奋斗史,更承载着首批气象工作者们栉风沐雨、航天报国的初心使命。

01

扎根热土,坚守航天报国初心

十多年前,海南文昌发射场建设正式启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选派了一批优秀的气象业务能手,提前进驻文昌航天发射场,进行航天气象资料收集。

那时场区还是一片椰子林,气候潮湿,毒蛇横行,蚊虫肆虐,给当时提前进驻场区的气象创业者带来了不少难题。由于发射场选址离海近,水陆气流交换快,雷暴、台风天气也异常频繁,这种对流快、强度大的气候特征很容易让新上任的气象观测员一时难以适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批创业者唐安志

“刚来的时候,生活中的困难我们能克服,但要想掌握海岛气象规律,我们只能从头学起。”首批创业者唐安志说道。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刚来海南没几天,唐安志和他的同事们就遇到了强雷暴天气。强大的电场导致市电中断,气象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如果不及时启动备用电源,他们这段时间观测的气象资料将全部丢失。情急之下,唐安志冒着巨雷暴闪,一头冲进雨里,径直冲向设备间,一声闷雷在头顶炸响,他也全然不顾,几分钟后,电源重新启动,珍贵的气象数据被抢了回来......

发射场建设初期的地源气象站

从那以后,唐安志每次遇到恶劣天气就详细记录气候变化,整理出厚厚一本工作心得,上面记录着每次过境的台风和近期的天气变化,同事们形象地称呼为“晴雨表”。

02

把脉风云,寻找火箭发射天窗

战台风、斗酷暑、测风雨、观雷电......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台风和雷暴给发射任务带来不小的挑战。在嫦娥五号任务中,短短半个多月,发射场历经7次台风过境,气象系统硬是鏖战了两天两夜,时任气象系统指挥的黄红艳也在事后感慨道:“那段时间,我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今天有没有新的台风胚胎形成。”

黄红艳(左一)正在进行现场测风保障

气象系统作为发射场五大系统之一,提供数据采集、危险天气监测预警、高空风和空中电场探测等诸多服务保障。形象地来讲,他们是为火箭发射寻找天窗的第一道关口。

历经7次台风过境,气象系统在那段时间内上传交换气象数据超十万条,硬是用数据支撑上级预报部门为火箭计算推演出半个多小时的窗口,为嫦娥五号探测器总装测试抢回了时间。事后,01指挥员胡旭东连连称赞气象系统数据很及时、很关键。

“越是复杂天气,气象工作者就越要往前靠,台风天气下的航天发射数据必须做到及时可靠。”黄红艳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岗位人员正在进行QC课题讨论

03

科技赋能,孵化体系保障能力

气象保障不仅要区分火箭类型,更要根据季节特点、飞行轨道提供体系化、精细化气象保障,单一的探测模式注定要被淘汰。一直以来,如何体系化服务火箭测发是团队集智攻关的主要课题。

文昌航天发射场气象组网服务中心

为此,气象团队集众智立足自身能力查漏补缺,整合现有保障手段,探索体系保障模式,先后引入毫米波测云雷达、高精度探测系统等设备,成立文昌航天发射场气象组网服务中心,全面开展集人工观测、自动站点观测、工位浅层风探测、高精度气象探测、空中电场探测、风廓线雷达、卫星云图接收小站等组网保障体系,不仅解决了气象保障手段单一,又解决了高空风精度不达标等迫切问题。

岗位人员正在维护装备

展望未来,随着气象装备逐步自动化,未来航天气象装备将向多元化、集成化、小型机动化和精确定量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大气、海洋、空间环境“三位一体”的观探测装备体系,逐步实现航天发射定时、定点、定量的精准气象保障。

烈日下,气象观测员认真地记录着观测数据,天空中缓缓升起洁白的探空气球......

今天,是所有气象工作者的节日,让我们向奋斗在各行各业的气象团队致敬!

来源 | 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0424)

作者 | 唐阳 郭强强

编辑 | 李莎莎

校对 | 倪佳晨

邮箱 | ourspace04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