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北川弦

“孔乙己文学”太火了。

短短几日,这五个字迅速蹿红,高挂在各大网站的热搜榜上,随手点开一个相关帖子,都能看到成堆网友围着它争论不休。

就连央视也为之侧目,一篇《正视“孔乙己文学”背后的焦虑》引来千万网友激情开麦,转赞评瞬间过10万。

什么是“孔乙己文学”?它又凭什么刺痛千万普通人的心?

孔乙己,文坛经典形象,是鲁迅发表于1919年4月的短篇小说《孔乙己》中,一个终生未能考上秀才的穷酸书生。

作为清朝末年的知识分子,他既没能像其他少数读书人一般,拥有通过科举爬上统治阶层的好运气;又顽固信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教条,即使已经负债累累,也不愿从事劳动赚取钱财,最终只能凄凉死去。

孔乙己身上烙印着封建教育制度给读书人带来的“清高”特质。他知道茴香豆中“茴”字的四种写法,但毫无用处,受尽冷眼与嘲笑。

在五四进步潮流激荡的年代,科举制已经废除,而迂腐陈旧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鲁迅创作出“孔乙己”这一下层知识分子形象,目的是“引起疗救的注意”,避免新一代青年继续走旧式穷苦读书人的老路。

而在《孔乙己》诞生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孔乙己”突然被网友从历史的角落重新搬了出来,成为面临求职焦虑的年轻人们的注脚。

有人说:

“都说学历是敲门砖,但慢慢我发现它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

“如果我没有上大学,那我一定心安理得地去打螺丝,可是没有如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小红书

据教育部统计,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1158万人次,比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22届,还增加了82万,再一次刷新记录。

即将失去象牙塔庇护的千万学子,既对空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感到无奈恐惧,又苦于无法抛却十余年寒窗苦读的沉没成本,便将百年前的经典文学意象打捞出来,借孔乙己的潦倒落魄,浇心中无力丧气之块垒。

无数境遇相似的年轻人被深深击中,顿生共鸣,于是加入“自比穷酸文人”的行列,衍生出了“孔乙己文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微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业难,难于上青天

“孔乙己文学”折射出的是当前社会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群体复杂且痛苦的心态

它之所以盛行,原因很简单:就业难

然而,如果只把“孔乙己文学”解读为一群有学历而不愿从事体力劳动的年轻人的吐槽,那就太浅显了。

这个“难”,不是找不到对口或心仪工作的“难”,而是根本找不到工作的“难”。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市场能提供的优质岗位与高校毕业生人数不匹配,现实环境难以满足应届生们对就业和前途发展的期待,许多人找不到工作,不得不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

有人硕士毕业,想在杭州找个5000双休的工作,难如登天。投简历600份,石沉大海,最终无奈选择去洗盘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小红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小红书

有人感叹投简历没有回音,却发现企业只想要既有经验、又肯干活,还愿意领低工资的“小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小红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微博

应届生们在象牙塔经历了数年学术淘洗,站在社会的门槛边翘首四望,期盼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没有到来,却惊恐地发觉,现实只是荆棘丛生的荒原,理想中体面的工作和生活像遥不可及的幻影。

少年的壮志豪情无奈消减,并逐渐被生活的一地鸡毛取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社会传统观念时刻警惕着大学生们要注意自己的“身份”,身边的环境依旧对他们有着极高的期望。一旦选择“向下兼容”,选择“配不上”自身学历的工作,迎来的很可能就是亲朋好友的不解、嘲讽、失望和源源不断的劝告

而高校学历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断贬值,变得既轻又重。

重时如同裹杂千年陈腐观念的文人长衫,让人挣脱不得负重前行;

轻时有如骆驼身上最后一根稻草,可压垮一位未经世事的天真学生。

“北京硕博毕业生首超本科”、“广州美团本科率达30%,外卖成知识密集型行业”等新闻映射着残酷的现实,轮番碾过年轻人松脆稚嫩的心。

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迫在眉睫的焦虑现状,许多年轻人只能把调侃、自嘲作为压力排解的出口,“孔乙己文学”就是这种情绪的代名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小红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微博

虽有些丧,却引发无数共鸣。大家在网络上吐槽自己的遭遇,也从他人的经历和话语中汲取互相安慰的力量。

同一个话题下,还有年轻人开始分享自己尝试劳动职业后的新奇体验,可谓是焦虑氛围中的一股清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小红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小红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轻人没有脱不下的长衫

年轻人们的讨论引起了注意。3月16日,央视网发了一条微博,称:

“孔乙己之所以陷入生活的困境,不是因为读过书,而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不愿意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

“长衫是衣服,更是心头枷锁。孔乙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当代有志青年绝不会被困在长衫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话一出,引起轩然大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微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微博

言下之意,孔乙己的悲惨结局,都是他自恃清高造成的。“孔乙己文学”从年轻人面对困境的自我解嘲,到被解读为“就业难是因为不愿意放下架子”,就业问题的原因全抛到年轻人头上,连鲁迅先生见了大概都要眼前一黑。

先让我们回到历史语境中——鲁迅先生写《孔乙己》,是为了批判这个人吗?

不是。

鲁迅的学生孙伏园在《鲁迅先生二三事》中回忆道,鲁迅在自己所创作的小说中最钟爱的,是《孔乙己》。若有人想要把鲁迅的作品翻译成外文,鲁迅也首推《孔乙己》。

“何以鲁迅先生自己最喜欢《孔乙己》呢?我简括地叙述一点作者当年告我的意见。

《孔乙己》作者的主要用意,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对于苦人是同情,对于社会是不满,作者本蕴蓄着极丰富的情感。”

在作品中,孔乙己只是个无关社会大局的平凡苦命人,鲁迅对他倾注满腔同情,而讽刺的刀枪对准的,则是腐朽且冷漠的社会。

然而,“孔乙己”在上述逻辑里,居然变成了罪魁祸首。

依照这种说法,那么鲁迅笔下的所有可怜的小人物,都不过是咎由自取:

祥林嫂心理素质不够强大,太过在意别人目光,整天自怨自艾、疑神疑鬼。

闰土容易被环境束缚,缺乏自主能动性,自甘精神麻木,与腐朽现实共沉沦。

混得不好,只能怪自己不够努力、不懂变通。

找不到好工作,只能怪自己不愿意放低姿态。

这种完全向内归因的思维模式,若是个体平时反思自我,也许具有一定的鞭策价值。但由主流媒体说出,直接指向广大青年,则字里行间尽是“爹味”,是彻底的不接地气、不近人情。

就像“小镇做题家”这个词,原本只是部分人的自我调侃,却真有主流媒体来议论纷纷,“你们这些小镇做题家……”,就让一切完全变了味。不仅伤了人心,更有损媒体形象。

那么,当代年轻人难找工作,真的是因为大家“不愿意脱下长衫”吗?

显然不是。

豆瓣有一个叫“轻体力活探索联盟”的小组,三个月内就聚集了三万多年轻人,大家在其中分享着放弃“体面工作”而从事体力活的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豆瓣

“年轻人脱下长衫”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又何必借历史典故舞文弄墨,扰乱视听,把就业难题抛给已然灰心无比的年轻人?

“年轻人放不下读书人架子”的批评,尽管强调了个人努力的重要性,却让更深层的社会问题淡出视野,回避了制度性因素对不平等和就业困难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从理想主义落入怀疑和虚无

高考之前,学生被反复教导的是“读书改变命运”“考上好大学,一切都好了”“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除了学习,都是不务正业”。

高考之后,他们接受了大学的洗礼,即将进入社会寻找满意的工作。这时,却有人站出来说,最大的不务正业就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

一切正在变得面目全非,充满讽刺意味。

在埋头苦读的学生时代被许诺的美好蓝图并没有兑现。在曾经那些一笔一划订正错题的夜晚,脑海中向往的未来在如今变得破碎斑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微信

高等院校毕业,面对日趋饱和的就业市场,只能“灵活就业”,甚至被迫进入劳动行业——多少有点荒谬。

除了经济市场的原因,还是教育系统和教育观念的失职。

功利化教育之下,成绩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师长们反复教育的是读书“有用”、文凭能带来向上流动,造就了深刻的功利主义观念和成功学价值观

所有人都在学历的道路上卷,于是“高校毕业生数量历史新高”等新闻层出不穷,甚至今年,北京硕博毕业生人数首次超过本科生。

教育的过度扩张,不仅导致学历不断贬值,更造成大量的人才浪费,更多年轻人失去施展本领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微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推特

“孔乙己文学”表面是年轻人对就业问题的焦灼,背面则是对“读书有没有用”的怀疑。这个“用”,是能否换取金钱的实用、功用。

“招一个收银要四千到四千五,而一个会计只要三千”,透露出的是对高学历低工资的不满,相当于把读书的价值用文凭、工作、金钱直接衡量。在这种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思想渗透下,“读书”所具有的陶冶精神、修炼思想的价值变得不值一提,读书本身的意义也被消解殆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小红书

“孔乙己文学”更反映出庸俗落后的就业观念。我们从小被课本教育“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然而听得更多的,却是家长、老师所说的“你不好好读书,就只能去扫大街、拧螺丝、搬砖”,话语中隐含的价值偏向可见一斑。

鲁迅在《孔乙己》中描绘的世界,是读书人思想被封建沉疴束缚的,是社会普遍瞧不起体力劳动的,而到今天,这种择业偏见在我们身边依然有隐约的、熟悉的痕迹。

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尔的资本理论指出,人类活动结构的场域中存在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等彼此区别又可以相互转换的资本内容。对于高等院校毕业的学生而言,象征着学历、身份、地位的“孔乙己的长衫”就是他们的文化资本。

即使有许多年轻人愿意“脱下长衫”,从事与高学历不符的体力工作,他们自身不仅需要应对角色身份变化的压力,同时,也将面临与整个社会的刻板成见和固有秩序相抗衡的困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微信

尽管在改革开放初期,教育确实为社会流动带来了巨大助益,但到如今,文凭贬值、学历通胀、教育观念等问题更值得重新审视。

美国当代社会学家柯林斯在《文凭社会》中说道,学校教育并不能真正传授工作所需的技能,学生的学校成绩与以后的职业成功并没有直接关联。雇主看中文凭,是看重文凭背后的证明价值,而非文凭本身可能带来的技能训练。

读书是上品,但上品之路不只有读书。如果不是所有人都醉心学术,那么鼓励部分人走上职业教育道路,包容多元化发展,有何不可?

社会竞争已然非常激烈,而在成功学、工具理性观念导向下,歌咏与膜拜“成功”的潮流依然把高学历、高薪资、好职位、有名声奉为圭臬。

就像一场巨型的马拉松竞赛,无数人拥挤在一条狭窄的道路上。起点处千军万马,夺魁者凤毛麟角,而那些不幸“落败”的,将在不被人知的阴影中承受深深的压力、痛苦、迷茫乃至悔恨。

有网友评价:上岸者和范进共情,未上岸者和孔乙己共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微博

前段时间爆火的短视频《我:毕业五年,存款5000;她:中传硕士,火锅店保洁》就是典型例子。她们有很好的学习成绩,向往世俗的成功,在社会屡遭碰壁后,开始“调整心态”调侃自己是“废物”,并在视频中向观众传递这样的讯息:“做个废物也没关系”。无数观众在底下留言,讲述自己的共鸣。

若是真正认同自己的生活方式,又怎会用“废物”这样的负面话语来矮化自己。实际上,她们依旧陷在成功学价值观的窠臼里,只是暂时用别的方式来回避巨大的压力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bilibili

“成功”固然可喜可贺,但那不应该成为人生的唯一模板、目标和价值。戴锦华教授曾在北京大学毕业致辞上说道:“生命的价值,原本并不缘自通用价值的评说。……不要理会诸如‘幸福指数’一类的说辞,幸福原本不可统计,一如缘自心底的微笑从不进入计量。”

真正好的教育,应当不仅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导人找到自身价值所在,热爱所在;教导人学会坚持和追求,也懂得面对失败。只有这样,才不至于所有人都在一条道路上追逐。而尽管遭遇失意,也能拍拍尘土重新站起。

就像胡适说的:“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即使开了一辆老掉牙的破车,只要在前行就好,偶尔吹点小风,这就是幸福。”

所以,与其责怪“孔乙己们”不懂放下架子,不如把目光对准破局之道,更新社会观念,挖掘经济潜力,才能根本上破解孔乙己的困局。

说到底,鲁迅创造出“孔乙己”,不是为了批评、责怪与嘲笑,而是为了“拯救”

作者:北川弦,他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