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海拔不到一百米的小山头,却有如此多的曾用名,如果评选名字冠军,大概非此山莫属了。烽台岭(因传说山顶曾有明代的烽火台)、马鞍山(因有两个山峰远看似马鞍)、毛奇山(德占青岛时的将领名字)、贮水山(因德国人在山上建了两个贮水池)、大庙山(日占时期山顶建神庙)、儿童公园(现名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儿童公园入口现状

原址上日占时期青岛神庙的入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岛神庙的入口应该比现在的入口更往里一些,入口外面还有甬道,上图是甬道两侧的样子。

青岛神庙是日本人用来祭祀阵亡士兵的,同时也是一个植物园,大门两侧对称布置的石塔上,可见“青岛株式现物园”字样。

上图是抗战胜利后,在神庙门口等待遣返的日本人,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快乐和傲慢。在他们旁边就是日本人聚集的黄台路,但从这一刻起,这里不再是他们的家了。我奶奶曾经给我讲过日本人从旅顺口撤退的情景,很多人拖家带口,那些日本女人把家里无法带走的物件摆在马路边出售,哭哭啼啼、凄凄切切,和他们当年作为占领者的傲慢大相径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儿童公园两侧的甬道栽满松树

原址以前是日本人栽的樱花树,三十年代,一个上海三流的女演员在其中的一棵樱花树上吊自杀,曾经轰动一时。青岛不少老房子或者地界因为有人死亡而流传出一些灵异事件,但这个女演员的自杀却没有,从现有的资料看,大都是“香消玉殒”之类的记载。

儿童公园内植被茂密、建筑小品林立,行走其中悠然自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围的建筑大多是新的,主要为公园提供服务。

甬道两侧的建筑大多没有印象。

这湾绿水一直都在,记得以前里面是有荷花的。

下图是原址以前的模样。

走上甬道是一个广场,回头看,辽宁路电子街上的这个手拉手、变形金刚一样的庞然大物迎面而来。

广场四周是一些新建的楼房。

大楼梯右侧新建的园丁廊,这个女教师的雕塑看上去很像我小学的一个女老师。

园丁廊原址处,以前是个石塔,这些日本女人玩的还挺嗨,以为这里是她们家了。

来说说青岛市少年宫,这是新建的,不是我记忆里的少年宫,小时候的少年宫体量没有这么大,是个老建筑。很多年没来这里,对大庙山的印象已经不是那么深了,还能深刻记住的,一个是少年宫,一个是大楼梯。小学时在这里看过文艺演出,参加过一些少先队的活动。那时是普通群众,大多作为观众出现,眼巴巴地看着那些班干部昂首挺胸进进出出,很是羡慕。他们就像戏里的男女主角,而自己连个“匪兵甲”的角色都演不上,很有挫败感。当年的小领导们,你们是不是应该请我吃顿饭,补偿一下我那幼小心灵受到的“伤害”呀,呵呵。

有一年暑假,在这里看了一部西德的电影《英俊少年》,里面的歌曲至今还会唱。少年宫门口的这个小房子没有印象,不知道是不是后来仿建的。

少年宫旁边在建一个动植物博物馆。

这是网上找到的一张老照片,终于可以看到以前老少年宫的建筑全貌了。这些可爱的红小兵们,我们的同龄人。

大楼梯左侧现状,楼梯旁边那个不锈钢雕塑是个捐资助学纪念碑。

原址以前的老照片,可以看到樱花树和楼梯顶端的神庙。

来爬大楼梯吧,著名的一百零八蹬大楼梯。当时市北区政府改造儿童公园时,曾想改动这个大楼梯,设计方案都做好了,最后没通过,万幸保留了最后一点历史遗迹。大楼梯分四段,认真数着爬的,第一段二十七蹬、第二三段二十八蹬、第四段二十六蹬,共一百零九蹬,并不是传说的一百零八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大楼梯顶正前方就是曾经的日本神庙,这张老照片是从神庙后侧拍的。

站在大楼梯顶往下看。

同样角度的一张老照片。

楼梯后面的一棵大松树。

同样角度的老照片。

抗战胜利后,神庙被拆除,战胜国不允许有战败国的慰灵遗迹存在,这个可以理解,也必须支持,没有异议。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神庙的位置,建了青岛的第一个无线电视发射塔,是个铁塔,记忆里这个铁塔当时还是全国第三高的铁塔。这个电视塔的老照片现存很少,从一个跳蚤网站上找到了两张老照片,是一九九一年萝卜会的照片,大概可以看到电视塔的全貌。现在网上流传的贮水山电视塔其实是后建的移动公司发射塔,两个铁塔还是比较好区分的,电视塔是三角形的,发射塔是四边形的。建这个电视塔时,还曾经发生过事故,有工人从上面摔下,出了人命,看来鬼子的神庙的确不吉利。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以前的无线电视,从十几寸的黑白电视机开始,到后来的彩色电视机,机顶上都有一个天线,要调整天线的位置才能接收到电视节目。有时候手一离开天线,信号就不清楚了,很烦人。记得宋丹丹有一个小品还提到这个,说是挂块肉在天线上,省得老拿手扶着。

这个图像印象深刻吧,假期的周二下午,最恨的就是它了。

现在老电视塔也已拆除,四周有几栋建筑。

这些应该是仿建的。

站在这里,还能看到手拉手的“变形金刚”,这个建筑的体量太大了,有种压抑感。最近有一个建筑网站在评选中国最丑建筑,这个“变形金刚”和中央电视台的“大裤衩子”一起“荣幸”地出现在了候选名单中,青岛唯一的上榜建筑。

旁边还有上山的小路。

找到这个碉堡了,这个有印象,好多年没变。

上山的时候没带水,已经走了两条半老街,再爬这个山头,汗流浃背,拖着两百多斤的肉肉,真晕菜了,还好看到了这个救命的小凉亭。

下山的小路,旁边是一块块人工开出来的锻炼场地,这在青岛所有的山头都可以看到。小学四年级之前,文革还没结束,读书无用论,所以锻炼一个好身体很重要。暑假时,每天早晨我在这里跟着一个练武的老头学习功夫,他不认真教、我不认真学,每天早晨练“捣三锤”,前腿绷、后腿蹬,然后一二三出拳,如此往复。师傅不看,我就不练,最后真正锻炼的倒是每天来回路上的行走。

儿童公园曾经建过十二生肖雕塑,现在散落各处,偶然发现了这个石猴。

这个小品挺不错。

山坡上有很多这样的大石块,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不知道是不是拆神庙留下的。

青岛电视台的这个院子还在,新的广播电视大厦已经建在宁夏路好多年了。

这是青岛电视台的老照片。

电视机曾经是紧俏商品,凭票限量供应。这是网友晒出的电视购买票,上面还有周厚建的印章。

青岛彩色电视机的说明书,都是老物件了。

儿童公园现在还可算是青岛的“够级”基地了,公园树荫下到处都是打“够级”的。买了两瓶水,两口一瓶,真渴了。坐在树荫下,点一支烟,看着眼前安静祥和的一切,满满的幸福感。曾经满是穿和服日本女人的时代,远去了,霸道永远赢不了王道,那句话怎么说的“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呵呵,大爷我要回家了。

重回儿童公园入口,眼前的辽宁路已经全部是新建筑,“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后记:穿越很辛苦,因为经常会彻夜难眠,穿越很刺激,因为会触动心灵深处的敏感节点。九二年在深圳宝安,晚上看香港台的九三零电影,第一次欣赏了斯皮尔伯格的电影《BACK TO THE FUTURE》,然后就迷上了,三部曲看了不下十几遍。如果让我选择回到过去还是未来,我会选择前者,未来是上帝的事。很想回到过去,在熟悉的老街间穿梭,远远看着当年的我,那个瘦小的男孩,心里有很多关于他未来的故事,这个场景无数次在我脑海里出现。或许现在路边的一个胖老头,就是未来的我,他也在看着,谁知道呢,穿越的魅力。

感谢观赏【金马玉堂·时空穿越系列】之第十篇《大庙山》,作者:贾健普,发表于2017年7月,敬请关注后期作品。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