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国电视还在婴儿篮里的时候。

大洋对岸的美国,

一场垄断和反垄断的风暴开始了。

就跟1%的人掌握了99%财富一样。

在1920年代的美国,

20%的院线却占据了美国70%的票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巨头当然不会承认自己垄断,

美国政府也不会对此不理,

从1921年开始,美国司法部一次又一次提出诉讼,将大厂和院线送上了法庭。尽管司法部赢得了大量的官司,大厂也签下了各种协议书。

但是到了执行阶段,大厂敷衍又拖延。

最后的结果就是——

这一拖,就拖到了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

经济不好,老百姓手里都没钱,哪还有人去看电影,好莱坞大厂自己也受到了冲击。

那怎么办?还能离咋滴?

一眨眼又被拖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政府忙着打仗,无暇顾及好莱坞的破事,于是又放了垄断大厂一马。

原本以为,仗都打成这样了,你作为资本家好歹得支援一下政府吧,但垄断大厂偏不。

他们不仅不支援,反而在政府在前面打仗的时候,垄断大厂在背后加速扩张和垄断。

战争成了这群资本家的发国难财的机遇。

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8大电影厂,持续扩张,短短几年,吞下了美国85%的市场,

垄断的美国电影资本家赚的钱,数都数不过来,投资人和股东们,笑的都合不拢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战争让大洋对岸的亚洲,

邵逸夫笑不起来。

美国虽然参战了,但是战争从未在美国本土发生,可,亚洲是第二次世界的主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炮弹落在亚洲的城市。

战争把邵氏他们家的文娱帝国全部给毁了

邵逸夫跟三哥邵仁枚,从1930年开始创业,

两人兄弟前后用了7年的时间,

终于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爪哇、越南、婆罗洲等东南亚各地,建立了邵氏的庞大文娱帝国的根基,现在一切都被日本给毁了。

数几十家的邵氏和新加坡首富的国泰的影院,都在战火中化为灰烬,

即便侥幸保留下的电影院,也因日本人对殖民区和控制区的意识形态的管控,经营惨淡,电影院根本就没有营收,每天都在亏钱。

好在是那会的邵氏家里还是有点钱,全凭那点家底,吊着一口气,活到了战争胜利。

1950年代重新布局,1960年代再创巅峰。

倒是,胜利后,赚了大钱的美国佬就不好过了,仗打完了,政府要来清算他们了。

1945年10月,战争刚刚结束一个月。

美国政府又跟好莱坞八大厂商对簿公堂。

跟17年前一样的裁决:垄断事实成立。

八大厂对地方法院判决不服,上诉最高法院。

1948年,最高法院看了下材料后发现:

“这什么玩意,判的也太轻了,治标不治本啊”

于是最高法来个更狠的,

“你们这8大公司都给我拆分重组,全都切割成两家公司,业务互不干扰,财务独立”

这一判决,将彻底改写好莱坞电影。

八大厂肯定是不服的,摩拳擦掌,打算跟法院再战个20年。只是谁也没想到的,

判决结果还没几个月,

那个放话要跟“政治家再斗20年的”派拉蒙的老总就率先反水了,签“认罪书”了。

派拉蒙的老总,为什么变脸这么快?

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在1950年代的美国,电视行业迅速崛起了,电视狠狠地冲击了电影行业,人们都不愿意去电影院了,就只想待在家里看电视,且,随着好莱坞电影在30年代的黄金年代结束,越来越多的人觉得,电影很快就要死了。

敏感的美国商人预感:电视和电影的战争打响了,电视将会成为下一个投资的风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他们一窝蜂的往电视上冲,派拉蒙对正在崛起的电视行业非常看好,为了避免被法院以垄断为由禁止派拉蒙涉足电视领域。

派拉蒙老总认错的速度和态度都非常快...

派拉蒙妥协后,其他的大厂也不得不相继妥协签字。1951年福克斯与华纳分割影院,1954年,米高梅也终于剥离了放映业务。历经了34年的反复博弈,政府大获全胜。

就跟二战期间,资本家的暂时性胜利一样,政府的反垄断大获全胜利也只是暂时的,电视和电影的战争也在打了几十年后,被资本家们意识到:这是一场“错误的战争”...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我们现在是带着上帝视角去看待以前发生的事情,可那会的人们却不是这样看的。

34年的美国电影的垄断和反垄断的历程,给那会儿的邵逸夫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950年代,邵逸夫东山再起时,考虑了很久,最终把新公司的总部地址定在了香港。

为什么是香港,因为香港的地位非常特殊,在97回归以前,香港是整个“东亚经济圈和文化圈”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真空的城市。

一方面,香港不会像美国的8大厂商那样,

权力的风一吹,就得缴械投降,在殖民时期的香港,这种权力真空的城市,英国人并香港的资本家垄断不垄断这种事情。

但你要选址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这种东南亚国家,那权力的变数就太大太大了。

一方面,香港离“大中华文化圈”近的很,拍电影,周边的国家和地区的认同度高。

一方面,英国人不管事,,殖民地区的权力和管辖的“空心化”,邵逸夫可以拍任何他想拍的题材,不受到任何人和法律的制约。

所以,无论是从商业发展,还是避免“美国8大电影制片厂因垄断被拆分”的结局,对邵逸夫来说,香港就是最适合他做电影的温床,

是邵氏电影东山再起的最佳选择。

1958年,“邵氏兄弟公司”在香港成立了。

别看起步晚,但是邵氏有“钞能力”。

早已18岁就开始掌镜的邵逸夫,对电影的全产业链的生产环节,全部摸的一清二楚。

为了赚更多钱,邵逸夫给公司亲自设计了一套严密的管理系统:演员、资金、场景、道具、发行、院线,全盘通杀,处处布局,完全自产自销,形成了垄断压倒式的局面。

本来还有一家叫“电懋”的公司跟邵氏竞争,

可电懋的老板陆运涛,人又在新加坡,

他虽然热爱电影,但家财万贯的他,电影毕竟只是子项目,再加上,老板对电影公司的管控力度很大,虽然公司请了CEO,但凡大事都要向新加坡方面报告,所以电懋的步伐总慢人一拍,屡屡处于下风,非常的被动....

更不幸的是1964年6月20日,

电懋的老板陆运涛夫妇赴台参加第11届亚洲影展,回程乘坐的飞机爆炸,去世了。

这次空难,对“电懋”公司是致命的,不仅热爱电影的老板走了,还有诸多电懋公司的高管干部也都在那架飞机上,一起去世了...

后来的继承者,对拍电影根本就没兴趣。

陆运涛的祭奠上,邵逸夫致辞:“陆老板是个很好的人,他跟我一样也热爱着电影,如今我失去了对手,今后无人竞争,进步亦很有限。”

新继承的老板对电影没兴趣,所以没多久,电懋的明星和导演也都纷纷跳槽去邵氏了,

虽然大家也都知道邵逸夫抠,可是还能怎么办。香港就这么屁大点的地方,电懋半死不活,香港只有邵氏这一家大公司。

不跟邵氏,那连饭都没得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懋没了,双雄的时代结束了,1964年后,邵逸夫和他的邵氏电影彻底坐稳了香港电影的霸主宝座,巅峰20年,邵氏一共拍了上千部电影各种金马奖金像奖亚洲大奖拿到手软。

鼎盛时期,邵氏电影,每天有超过100万观众光顾他们的影院,这是何其的辉煌。

但有句话,怎么说?从来美人如名将,人间不许见白头。人如此,事业何尝不是如此?

再极盛的东西,最多也不过半个甲子。

邵氏巅峰过后,再往下走,就是下山的路了。

为什么邵氏会衰落?

这里有个很重要的原因:邵氏电影是一套垄断式的封闭体系,在这样的一个体系里,邵逸夫是一个绝对的掌舵手,当邵逸夫自己迷航了,整个邵氏电影也就失去了方向。

以前邵氏厉害,是因为邵逸夫他自己厉害,邵逸夫是中国电影第一个真正建立起明星包装制,大厂运行制,以及电影品牌化的人。

在那年代,邵逸夫凭借着个人的影响力,几乎垄断了所有的电影资源和电影人脉,

无论是金马奖,还是什么亚太影展,都是邵老板所控制的,他送谁去,谁就能拿奖。在邵老板的规划里,所谓的电影节的颁奖晚会,本质上就是一场生意,包装明星的一部分...

你不得不承认,在那个年代,邵老板的眼界是相当的前卫和开阔,他是真的凭借着一个人的努力和力量,亲自给香港电影铺上了一层是非常完整的道路和地基,

巅峰时期的香港娱乐圈有80%的人都出自邵氏电影,剩下的20%尽管没出自邵氏,

但都跟邵氏过有交集。

可,等到邵逸夫把路铺完了,香港店的一切的地基也都打完了,人们这才意识到,邵老板没有给后来的人留下向前走的道路,邵逸夫开创的根基终究是属于邵氏电影自己的根基。

这个根基,是属于邵氏电影自己的。

邵老板吃肉,剩下的人就只能喝汤。

那年,姜大卫和狄龙,在台前是大明星,可是就是这样的大明星,拿的是月薪,回去还要睡员工宿舍,后来狄龙老了过气了,邵逸夫又毫无留情的把人解约赶出门,有很少的补偿金,和一句“感谢你这些年对公司的贡献”。

后来,狄龙转头就去了走嘉禾。但去了嘉禾其实也没待多久,虽然又火了一把,可是很快又过气了,这里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

邵氏全包制对演员并不好,明星包装制度,给观众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根本没有给人转型的空间,以至于狄龙等演员没有邵氏全力支持或脱离邵氏体系就式微了。

邵逸夫的大包大揽,做演员的发展是有限的。

邵逸夫对明星的控制,以及对成本的苛求,以至于最后因片酬谈不拢,失去了“李小龙”和“许冠文许冠杰”兄弟,功夫电影和喜剧电影,邵逸夫和他的邵氏电影全部都错过了。

所以邵氏的跌落比谁都快,不到10年,就邵氏电影就在80年代的一片喧嚣中,慢慢消失了。那些把邵氏电影踢出牌局的,还全都是邵老板以前的那些心腹们和各大部门的高管。

家天下的作坊式制作下,

邵氏电影,虽然可以盛极一时,但大厦倾覆之际,却是猢狲四散,无人回天。邵老板看向四周,一个站出来帮他的人都没有。

其实也不是没有人,邵氏电影的危机,早在10年前就在好莱坞的大厂发生过了,

制片人的制度挑战了传统的垄断式的大包大揽的模式,而大厂们应对这些危机的办法就是迎合时代,主动改革,开启制片人制度。

但,邵逸夫却不愿意,就像张彻说的那样,邵老板老了,那会的他早已经70多岁了,

要去玩命的搞改革,他已经没那个体力和能力了。于是,邵逸夫选择了一个最稳妥的方式,就跟当年的派拉蒙的“投名状”一样。

邵逸夫决定把事业的重心转移,投资了TVB,借用着邵氏的资源,亲自把TVB拉扯大。

尽管投资了TVB,邵老板还是一如既往的抠,但是邵逸夫的那股对一件作品的雕刻的执着,给香港电影输送了一大堆人才,即便到了今天,香港的70%的人也都出自TVB。

但年轻的香港人并不喜欢他,

香港电影多跟三合会有关,其中根源,很大一部分是在邵氏电影所埋下的伏笔,

其对明星和艺人,以及各大员工的剥削,更是让许多年轻一代的香港观众们不满。

以至于后来,遍地的逸夫楼,在内地的热搜上了一次又一次,香港的主流媒体却连一次报道也没有,学生们更是一点都不关心。邵老板真就一副资本家的恶臭嘴脸吗?也不是。

纵观整个全球的电影史,

再没有第二家电影制作公司可以作到那种程度,邵氏电影的大包大揽可所谓做到了极致

从最源头的人员培养,到中端的电影上下游,到最末端电视广播平台。邵逸夫一个人,全都给包办了,而且还干的特别的好。

全世界,再没有第二个人。

所以——

内地的观众和香港的观众也笑:

作为观众对邵逸夫先生是钦佩至极的,可是如果让我去邵氏工作,那是万万不可行的。

是的,人啊,还是现实的很。

为梦想和理想奔波一生的人是少数,

努力一生求生存和温饱的人才是大多数,

如果邵逸夫没有把邵氏电影看作是一个庞大的机械,那又会怎样?如果邵逸夫能够在当时设计的时候就设计起分红体系,让跟他一起干活创业的人,都能有钱赚,那又会怎样?

只可惜,历史不会有如果。

在那个年代,邵逸夫的电影模式也是跟着好莱坞的电影大厂一样,循规蹈矩的往前推,

只是,那些电影大厂是一堆人在做垄断,

而邵逸夫则是一个人,

过去香港那风雨飘零的年代,一个人能够亲手给香港电影,华语电影铺了一层根基,

就已经是足以留名青史。

这还是一个清末出身的人,

历史又怎能不赋予他局限性呢。

更何况,天年家中寿终正寝,

已是福寿禄三归,

既不枉他半生风雨半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