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星球结构体系运行来看,地球周边遍布大量小行星,数量之多令地球时刻饱受撞击威胁,每当行星撞击时,小至毁灭一栋房子,大至可以毁灭一座城市,为此中国已经加紧着手建立小行星防御体系,预计在2年后进行撞击实验,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掌握行星防御的国家。

行星撞击地球模拟图
防备“地球杀手”,行星撞击不得不防
小行星是近地宇宙空间最常见的天体,它们在太空中高速运动,四处乱窜,由于自身质量小,很容易被地心引力吸引,从而高速撞击地球,即便有大气层阻拦其减速,但它的着地冲击力仍然非常强大。
如果尺寸较大,很有可能因为撞击产生动能,数据显示,一颗直径大约6米的行星撞击地球,产生的冲击力和动能相当于一颗万吨核弹,在过去的数年间,多次传出行星撞击地球的消息,只不过尺寸都相对较小,没有产生太大影响。

疑似行星撞击地球留下的坑洞
专家表示,许多迹象表明,地球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生物灭绝很有可能与行星撞击有关,如今虽然大直径行星撞击地球的几率不大,但长远来看,人类必须掌握行星防御的能力,以免再次出现“恐龙大灭绝”这样的悲剧。
联合国也多次呼吁,各国应加强小行星防御领域的研究,以便在必要时候,拦截行星守护人类文明。

利用核武撞击行星,迫使其改变轨道
核弹技术成熟,为何不直接核爆?
为应对行星威胁,美国打算利用核武器来摧毁行星,或迫使其改变轨道。NASA联合各部门设计了一种能够拯救地球的航天器,被称为“锤击”,重量高达8.8吨重,遇到小行星时会进行撞击,遇到大行星则抵近引爆。
这也是现代反导体系常用的拦截手段,但核爆撞击行星产生的副作用非常大,包括发射途中的潜在风险、爆破产生的电磁脉冲、强辐射以及附带有害物质等等,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地球造成二次伤害。

核爆撞击行星或对地球造成二次伤害
相关资料显示,中国正在加紧改进升级小行星防御技术,计划在2030年拥有成熟防御能力,可对30-50米级小行星进行防御和拦截,这也相当于是升级版的太空反导体系。
主攻小行星防御,中国有高招
据媒体消息称,“中国复眼”项目已经在重庆启动,该项目为我国乃至世界近地小行星撞击防御提供了重要平台。
“中国复眼”是我国首个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项目建成后,可进行超远空探测,距离可达1.5亿公里,满足我国对行星撞击防御、地月态势感知等科研需求。

“中国复眼”项目落户重庆
之所以被称为“复眼”,是因为该项目是由多个小天线构成,形似昆虫的复眼一样,报道称,1.5亿公里的探测距离,相当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一定程度上来讲,“中国复眼”是人类望向太空的一双巨眼,可以看到,中国正在用行动落实保护地球和人类安全伟大目标。
所以,美国大可不必“草木皆兵”,担忧中国研制行星防御技术,是为了对付星链,我们有身为东方大国的高尚使命和文明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