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扬书生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吉林省图们市群众通过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反映,图们市志诚小学1年级2班家委会以购买装饰布置教室为名,在微信群中向家长收取费用。国办督查室收到群众留言后,经初步核实,转吉林省政府核查办理。图们市教育局立行立改督促该小学家委会退还违规收费。(3月22日 澎湃新闻)

与该班家委会一样,媒体还曾经报道过多起家委会以各种名义向家长摊派费用的案例,如广西柳州一家长反对凑钱给老师送礼被家委会要求退群、某校家委会“征得全体家长同意”代收8万多元班费等。一时间,家委会成为许多吃瓜群众口诛笔伐的对象,要求解散家委会的呼声也日渐高涨。今年寒假期间,柳州某教育集团发布一则公告称:2023年2月13日起,学校现有各班家委会终止一切行为,全部解散。这不是柳州第一所解散家委会的学校,市中心某小学在一年前就已经解散了班级家委会,仅保留校级家委会。

家委会走到像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这一步,着实令人惋惜。

其实,早在2010年,教育部在其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提出要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2012年《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也指出,要把家长委员会作为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不难看出,成立家委会的初衷,是为了吸引家长更好地参与和监督学校管理,促进学生教育工作,携手所有家长与学校画好学生全面成长成人的“同心圆”,形成互利互通、相辅相成的健康教育环境。

家委会沦为学校的“传声筒”、违规行为的“白手套”、乱收费的“挡箭牌”,根本原因是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规范办学行为的各种规章制度,捆绑住了学校乱收费的手脚。而单靠政府拨款又无法满足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更新教学设施、提高教师待遇等刚性需求,由学校出面向学生收取学杂费等应收费用之外的费用难免会遇到诸多制度障碍,稍不留神就可能涉嫌违规违法。这时候家委会自然而然被推到前台,扮演起了“收费员”的角色。

明眼人都知道,家委会只是由家长代表成立的一个临时性群众组织,由家委会出面向家长摊派各种费用,可以合理规避风险,就算被人举报了,校方也能以“一切都是家委会自行决定,与学校无关”为由替自己开脱。家委会超越自己的职责范围,做了学校想做而不方便做的事,如号召家长掏钱给教师送教师节礼物、购买教辅材料、购置教学设备等。

报道中提到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们市志诚小学一年级2班家委会以购买打印机、卫生柜、窗帘等物资为由,通过微信向每位学生家长收取费用300元,共计收取9900元。家委会将收取的费用用于购买相应物品,共花费7905元,剩余1995元由家委会家长保管。殊不知这一行为违反了教育部《关于2021年加强教育乱收费治理工作的通知》(教财司函〔2021〕188号)关于严格规范家委会行为、严禁以家委会名义摊派收取费用的规定和要求,给学生家长造成经济负担,也对当地教育形象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其实,家委会只是学校控制的一个提线木偶,学校才是各种乱收费的幕后推手。家委会以各种名义向家长摊派费用,背后都有学校管理者的影子。

令人欣慰的是,图们市教育局已责令志诚小学将1年级2班家委会收取的费用返还家长,并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同时,图们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教育领域违规收费整治行动,加大对教师及家委会的日常监督管理,坚决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此外,建议当地纪检监察部门介入调查,对指使、纵容家委会乱收费的领导或教师进行严肃追责问责,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家委会依法规范、有序有效地开展工作,让家委会回归初衷、回归本质,从而更好地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