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网络上流行一句话,去寺庙的年轻人大多是90后和00后,他们在求人和求己之间,选择了求神,在寺庙的财神殿里长跪不起。

其实,“寺庙”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寺”和“庙”本质上属于两种不同的场所。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喊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难道是我们集体出现了曼德拉效应,导致出现集体记忆错乱?究竟为什么会出现集体喊错名的现象呢?“寺”和“庙”分别代表着什么呢?

神秘的梦境

最早发现“寺”是在西周金文中,它可以代表持取、季节、等待、依靠、心志,和寺庙完全没什么关系,那它是怎么变成了今天的含义呢?

在《汉书》中有一句“凡府庭所在皆谓之寺”,《说文解字》里,将这个“寺”解释为廷的延伸义,说它和朝廷、官府有关系。

秦汉时期的“寺”是皇帝的直属管辖机构,比如电视剧中常见的“大理寺”,负责人的官职叫“卿”,影视剧中皇帝会喊“大理寺卿何在”,问的就是负责大理寺的人在哪。

除了专门办案的大理寺,还有其他8个寺,分别是管理宗庙礼仪祭祀的太常寺;关押皇帝亲眷的宗正寺,明清后改成了宗人府;管理宫廷侍从和其他事务的光禄寺;负责门卫屯兵的卫尉寺,明代被废;掌管车马和畜牧的太仆寺;管粮食的司农寺;管宫廷藏品和贸易的太府寺;负责接待外来使者的鸿胪寺。

从这9个寺的职责来看,它们都是国家重要机构,大权紧紧握在了皇帝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它又是怎么演变成今天的意思呢?

大约195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64年,汉朝在位者汉明帝时期,他曾经做了一个梦。

汉明帝梦见一位身高有一丈六(约5.33米)浑身是金的人,太阳和月亮都在他的身后,营造出闪着金光的模样,让汉明帝觉得有些耀眼。

古时候,皇帝做梦都会有专人解梦,像这样带有神秘色彩的梦,汉明帝召集了众臣询问他们这个梦有什么含义。

有一位臣子就对汉明帝说,梦中的金人不是一般人。

汉明帝对此非常疑惑,反问那位臣子说,难不成他梦见了仙人,是对他治国有什么提议?或者是想要告诉他什么?

臣子表示,这位金人是得道者,但不是神仙,在西方人们称为“佛陀”,他的本领非常大,能上天入地,在虚空中飞行,可以预知后世。

当时的汉朝没有人听说过“佛”,虽然汉武帝曾派张骞出使西域,走出了“丝绸之路”,但佛教并没有随之而来,所以这位臣子说的内容,汉明帝并不知晓。

人人都有好奇心,皇帝也不例外,只不过皇帝有许多人帮他办事,可以满足他的好奇心。

既然臣子说梦中的金人来自西方,汉明帝深思许久,便决定派遣蔡愔、秦景、王遵等13人,沿着张骞开创的丝绸之路继续西行,寻找他梦中的金人,并将他请回来。

蔡愔一行人带着汉明帝的谕旨,一路风餐露宿、爬山涉水,历经艰难险阻才到了大月氏国。

月氏人原先生活在河西走廊一带,后被匈奴逼到中亚为生,月氏国经历了迁徙、分崩离析又重新统一。蔡愔他们到达的时候,正值大月氏国最鼎盛的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大月氏国内盛行佛教,蔡愔发现佛像和壁画与汉明帝梦中的金人非常相似,和最先说出“佛”这个词的臣子描述的也很贴近,便认定汉明帝想要寻找的金人就是佛教人。

蔡愔一行人寻访到从天竺来的沙门(修行者)———迦摄摩腾、竺法兰。蔡愔邀请他们来中原做客,面见汉明帝,与汉明帝讲佛经。

迦摄摩腾、竺法兰为了能弘扬佛法,便同意和蔡愔回朝。

但他们毕竟没有金身,和汉明帝梦中的“金人”有差别,为此,蔡愔斥巨资将“释迦立像”搬了回去,还买了大量的佛教经卷。

回洛阳的路途遥远,蔡愔的使团拎着大包小包,还有一尊释迦立像,行路速度变慢。

为了加快回朝的时间,蔡愔让人买了一匹白马,由它来“背”经书。在晚清的宫廷画《白马驮(tuó)经图》中就展示了当时蔡愔班师回朝的场景。

公元67年,蔡愔一行人不负众望回到了朝堂,汉明帝在鸿胪寺接见了迦摄摩腾、竺法兰,听他们讲述了佛陀得悟成道的故事,这让汉明帝大受震撼。

尤其是高深莫测的佛法讲学,汉明帝颇感兴趣,于是,他让迦摄摩腾、竺法兰两位高僧留下来传授佛教经文。

但是,鸿胪寺是接待外来使者的地方,如果让两位高僧住下,在礼仪上就有些怠慢他们,汉明帝苦思冥想,决定为他们修建一座专门的住宿点。

蔡愔提出,他们能如此快速回到朝中,除了大家能吃苦耐劳之外,那匹白马功不可没,所以想为白马请旨邀功。可白马终究是一匹马,吃食、住宿待遇给了嘉奖,就没有其他的了。

听了佛经的汉明帝认为,佛教讲究因缘,白马能驮佛经是它与佛有因缘,恰好,他要建造一个住所给千里而来的两位高僧,便取名叫做“白马寺”,既能给高僧一个住所,又能让后人记得这匹白马的功劳。

于是,皇帝管辖的9个“寺”之外,又加了1个“寺”,它的职责就是专门接待佛教僧人,负责传扬佛教的地方。

可惜的是,白马寺历经各朝代修缮、战乱,它的原建筑如今所剩无几,当时迦摄摩腾、竺法兰带来的经书也在六十年代因社会原因被损毁。

佛教进入中土后,又从白马寺走进亚洲等国,比如朝鲜、日本,接着又漂洋过海去到欧美,是国际化最高的寺院,是“天下第一寺”。

前头说到的9个寺职责,可以发现有一部分是能重叠的,随着朝代更迭,9个寺里的官员越来越多,一件小事情能让十多位官员一起完成,于是有些官员就开始上班摸鱼,到了宋代,这种情况愈加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皇帝便开始整治,削减不必要的官职,并把9个寺重组、合并、取缔,原先代表官员办公的场所的“寺”被全部更名,只剩下传播佛教的“寺”。

“寺”便成为代表佛教场所,拜佛、讲授佛经、僧人居住地。

佛教在我国流传甚广,不少佛寺在各地兴起,著名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就表达了,我国佛寺众多。皇帝不可能管理每一座佛寺,所以,除了皇寺之外,其他的佛寺都属于自己管理。

“庙”的回溯

《说文解字》中,“庙”是祭拜祖先、供养鬼神的地方。

古人对血缘关系非常重视,祭祀天地之外,便是祭祖。《诗经》中记载“雝雝(yōng)在宫,肃肃在庙”,这里的庙值得是宗庙。

远古时期,人们对死亡不了解,认为死亡只是肉体的终结,灵魂可以去到另一个世界以另外的方式活下去,所以,人们便产生了祖先崇拜的信仰。

到了商朝,人们又开始崇拜自然,有规划的祭祀天地和祖宗,建立起早期的宗庙制度和祭祖规矩,但并没有完整的一套祭祀礼仪。

直到周代,分封制和宗法制建立,对宗庙的建设有了明确的规定,《礼记》记载,“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就于寝”。

简单来说,天子可以设立四亲庙、二祧庙和始祖庙;诸侯可设父、祖、曾祖、高祖、始祖之庙,以此类推往下,没有官职的人则不许设庙祭祀。

然而周朝之后便是混战时期,祭祀的规矩便逐渐作废,一些较为富有的平民百姓也偷偷建立了家庙。

到汉朝时期,宗庙裂变成为两种,一种是皇家宗庙,就是皇帝祖先的,一种是民间宗庙,但为了规避皇家用语,民间就改成为“祠堂”。

唐代文化、政治繁荣,古时的宗法礼制得到恢复和实行,据《开元礼》记载,在唐代五品以上的官员才可以建立家庙,不允许普通百姓建立家庙宗祠,发现的话要被抓。

但祭祖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哪怕有皇权的威胁,不少老百姓还是偷偷建了家祠,这种行为到了宋代,理学的盛行后,老百姓便光明正大地建立家祠祭祖。

家庙的功能也逐渐增多,看过《甄嬛传》的应该都记得,雍正将三阿哥贬为庶民时,正是在皇庙中。

一些影视剧也会提到“请家法”、“跪祠堂”等词语,这些事情都发生在家庙里,它除了祭祀先祖外,也成为教育后代子孙的场所。稍微庞大点的家族,在家庙宗祠还会设立“家学”,就是请老师来家里传授家族里的孩子知识。

老百姓的家庙祠堂建立再好,也不能比皇帝的好,北京太庙是至今为止保存最完整,最大规模的皇家祭祖建筑群。

纵观历史,古时有非常多对江山、百姓造福的人,比如孔子、岳飞、诸葛亮、文天祥等等。古人为了纪念他们的功绩,就为他们修建庙宇,希望后人永远记住他们为百姓付出的一切。

于是,庙又多了一层意义,不仅承载着古人对祖先的敬意,还成为怀念贤臣、名士的地方。

例如诸葛亮,在他曾经活动过的四川成都、河南南阳、山东临沂、湖北宜昌等地方,百姓都为他建造了纪念庙。

大名鼎鼎的苏轼也有纪念庙,老百姓将苏轼父子的故居改成了祠庙,建筑面积有7367平方米,目前来说,是我国最大规模、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群之一。还有“关羽庙”、“岳王庙”、“项羽祠”、“杨忠武祠”、“华佗祠”、“扁鹊祠”、“木兰祠”等等。

庙宇,成为了纪念、缅怀的场所,那么它又是怎么变成了如今的意思呢?

这还要从远古说起,当时的人们生产力水平低,属于“靠天地吃饭”,有时候老天不开眼,来一场洪水、地震,好不容易种植的食物全没了,古人就得饿肚子。

先前说过,古人会祭祀天地,他们祭祀的就是天上、地下、太阳、月亮、山川、河流等一切自然的神仙,希望他们保佑风调雨顺,让人们都能安居乐业,吃得上饭。

现在我们知道洪水、地震源于地球运动,但古人却不这么想,发生洪水了就祭祀,发生瘟疫了就祭祀。

慢慢地,他们发现好像祭祀没什么用,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于是,有人提出,神仙不保佑的原因是他们祭祀错了。

商周时期,祭祀比较简单,没有细分神仙。不管是洪水、地震、瘟疫,祭祀的流程大多一样,祭词也相同,所以古人认为分不清神仙,才导致没有被庇佑。古人善于变通,如果发生洪水,就是水神作怪,会提着祭品去江河上祭祀,希望平息水神的怒气。

汉朝,帝王下令在山东泰山修建岱庙,用来祭祀泰山神灵,隋朝的时候,也建造了祭祀水神的济渎庙,这些庙宇都是历代帝王祭祀的地方。

帝王需要神仙保佑国家昌盛,老百姓也需要神仙保佑阖家幸福,所以,老百姓筹钱建造了给他们祭祀的神仙庙,比如,土地庙、财神庙、山神庙、龙王庙等等。

老百姓认为庙宇香火越旺盛越好,便将这些庙宇建造得宏伟、高大,让十里八乡的人都来跪拜祈福,求神仙庇佑。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商贩,时间久了便形成庙会文化,人们在某个时间点会聚在一起,从庙宇出来后,就在摊子上买点东西。明清是我国庙会定型时期,至今仍有保留。

“庙”的概念从此定下了,它是供奉神鬼、祖先的地方。和前面的“寺”相差甚远,二者又是怎么被融合到一起的呢?又有什么区别呢?

“寺”与“庙”的融合与区别

关于“寺”和“庙”的融合,有一种民间说法。二者原先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君王建立宗庙后,民间也有百姓想要建立自家的宗庙,可君王不允许。

到汉明帝时期,佛教传入中土,各大佛寺建立,佛寺中供奉着佛祖的雕像,有人便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可以筹钱建立佛寺,但是里面摆放的是自家的祖先牌位。

如此一来,既能建立宗庙,又能躲过官府的探查,岂不一举两得?

随着社会的发展,庙宇又增加供奉神仙,纪念贤臣名人的作用,一些百姓也不建造佛寺了,索性建成神仙庙,不用请僧人,花的钱相对少一些。

还有文化层面的原因,儒释道逐渐合一,人们对“寺”和“庙”的概念变得模糊,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就逐渐融合成“寺庙”。

也有一种说法,影视剧出现后,人们没有细分“寺”和“庙”,统一作为“寺庙”,虽然剧中出现的大多是“佛寺”,但给大众造成了“寺”和“庙”是同一个场所,人们也就不再细分二者了,统一成为“寺庙”。

现在的寺庙也不再重视区分,有佛祖殿、观音殿,也有人们最喜欢的财神殿。其实,佛祖和观音多闻天王和善财童子属于佛教,财神是属于道教的,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化。

古时的“寺”是官员的办公场所,是传授佛教的地方,供奉着西天佛祖;“庙”是祭奠祖先、供奉鬼神,和纪念圣贤的地方。

“寺”从大月氏国随佛教演变至今,庙则是本土文化的传承,二者不能混为一谈,也不应该混为一谈。

像比较知名的少林寺、报国寺、灵隐寺、寒山寺、大昭寺等,都是佛寺,和供奉神仙的庙宇没有关系,只是人们长久以来不作区分,这才混淆了概念。

结语

佛寺和庙宇在我国数量非常多,《新京报》曾提到过,乾隆时期绘制的京城图里,共有寺、庙1207处,关帝庙88处,真武庙有42处,1958年,据全国文物统计,北京的寺、庙有2666座。

每一座寺、庙的背后都有一段往事,比如明代建立的保明寺,据说是英宗率军出征时,碰到一位姓“吕”的比丘尼劝阻,他没当回事,被掳掠后又经常得到这位比丘尼的保佑,等英宗出来后,便建造保明寺供养这位比丘尼。

作为华夏子孙,应当对华夏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不能将历史抛诸脑后,造成“笑话”。

参考资料:
[1] 世界知识期刊 《金人入梦去,白马驭经来》2022-01-01
[2] 特色期刊 《中国宗祠的起源与当代发展——传统宗祠研究系列之二》2021-03-20
[3] 文汇报 《中国祠堂的前世今生》2013-06-17
[4] 中国周刊 《中国庙会文化》2023-03-10
[5] 新京报 《庙宇背后的历史典故:每个都耐人寻味》2018-03-20
[6] 《说文解字》、《汉书》、《高僧传》、《诗经》、《晋书》、《礼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