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美
在山,更在水
水赋予了云南灵动的美
也为云南滋养了永恒的绿
3月22日
是世界水日

在云岭大地上
水塑造出无数美景奇观
磅礴奔涌的江河
清澈静谧的湖泊
雄伟壮观的瀑布
千姿百态的地形
一起来看看
云南之水流淌出来的壮美山河
白水台
白水台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
香格里拉市三坝乡
海拔2380米
占地约为3平方公里
是中国最大的华泉台地之一
素有“仙人遗田”的美称

此里取次 摄

此里取次 摄

此里取次 摄
远眺白水台
华泉台地层层叠叠
富含碳酸氢钙的泉水沉淀出白色碳酸钙盐
不断覆盖地面
进而形成这千姿百态的地貌
蓝天白云映衬在清澈的泉水中
让人仿佛置身七彩瑶池

此里取次 摄
三潭瀑布
三潭瀑布又名双沟瀑布
位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
在不足4公里长的河道内共有33级瀑布

楚雄州委宣传部供图

楚雄州委宣传部供图

魏思诚 摄

夏靖辉 摄
所谓三潭
是指瀑布群中落差最大的三级瀑布
有“西南第一高瀑”的美誉

楚雄州委宣传部供图
彩色膏林
彩色膏林
位于玉溪市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石膏箐
由数条掌状分支沟谷组成

白睿 摄

元江彩色膏林 何松阳 摄
峰林周围是富含石膏膏盐的岩层
经雨水沿垂直裂隙淋蚀形成峰丛
加之原岩物质成分的差异性
形成了灰绿、灰紫、灰红、黄褐等色调

白睿 摄

白睿 摄
柱体多为下粗上尖
高可达四五十米
极其壮观
与一般的土林、沙林、石林不同
因峰林物质含有膏盐
其柱体表面多有一层喷膜状保护膜
性状已趋于稳定
怒江第一湾
奔腾而下的怒江
在丙中洛镇从北向南流到孜当村附近
由于王箐大悬岩绝壁的阻隔
江水的流向从由北向南改为由东向西
流出300余米后
又被丹拉大山挡住去路
只好再次调头由西向东急转
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半圆形大湾

张军 摄
弯弯的江水呈“U”形
环绕着一个三面环水的马蹄形半岛
这里江面海拔1710余米
半岛高出水面30米
构成了三面环水的半岛状小平原
形成了神奇的“怒江第一湾”

图源:“微游怒江”微信公众号
老虎跳
“老虎跳”傈僳语称为
“腊跨洛”和“腊玛登培”
即老虎跳峡谷之意
怒江水春涨秋退
6月夏日里,正是澎湃汹涌之际
当怒江水流经泸水市称杆乡境内
两岸山岭险峻,峰峦重叠
水流落差大,滩高水急,江面狭窄
远看如猛虎下山,咆哮着扑向巨石
被称为“老虎跳”

怒江州委宣传部供图

怒江峡谷老虎跳 杨振 摄
老虎跳被认为是怒江的天险
也是彰显怒江个性的地标之一

怒江州委宣传部供图

怒江州委宣传部供图
虎跳峡
虎跳峡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虎跳峡镇东环线它以雄、奇、险、峻闻名于世
由上、中、下虎跳峡及高路徒步线组成

香格里拉虎跳峡景区 供图
上虎跳是整个峡谷中最窄的一段
江面宽度仅有20余米
江心雄踞一块巨石,高约13米
相传曾经有一只猛虎凭借这块巨石跳到对岸
因此巨石被称为虎跳石
虎跳峡也因此而得名

图源:“世界De香格里拉”微信公众号

香格里拉虎跳峡景区 供图
江中的巨石把激流的江水一分为二
惊涛狂流,拍打着岸边的石块
犹如猛虎发怒挥掌
阵阵浪涛声如虎啸龙吟般响彻山谷
阿庐古洞
“阿庐古洞”为彝语
意为“前面有平坦草地的虎洞”
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泸源洞村

图源: “红河文旅”微信公众号

阿庐古洞 张石芳 摄
其规模宏大、景观奇特
洞中有洞、洞中有天
洞下有河、洞外有泉
是滇东南喀斯特地貌岩溶风光的典型代表
被誉为“云南第一洞”

图源: “红河文旅”微信公众号
洞景古、奇、险、绝
石笋、石钟乳、石柱等岩溶景观
各具形象,惟妙惟肖
厅堂式、宫殿式、峡谷式等结构形态
变化无方,妙趣横生
念湖
念湖位于曲靖市会泽县境内
海拔约2500米
处于连绵的群山之下
一汪不见边际的湖水
曲曲折折的水岸
在阳光的照耀下
愈加美丽

会泽县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供图
不同季节,不同时刻
念湖都会呈现出不一样的美

代玉春 摄

会泽县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供图

会泽县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供图

会泽县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供图
水,让云南滋润且充满生机
水,让云南多彩且万物共生
水,让云南美丽且充满无限可能
保护水资源
就是保护云南的美!
来源:云南发布
编辑:曹译文
责任编辑:傅霄 屠虹怡
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