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磅规划出炉!

3月17日,南阳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了《南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稿

这份规划到底有多重要呢。

准确说,这是南阳市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制定的空间发展蓝图和战略部署,它明确了南阳作为河南省副中心城市未来15—30年的发展目标和空间路径,是南阳其他专项规划的基础,是顶层设计。

南阳未来30年命运如何,从这份规划中也可窥见脉络走向。

整个规划共51页,11个部分,为了便于理解,本文只摘取小部分核心内容做简要解读。(想要高清版规划文档,请直接翻到文末索取)

规划期限:2021—2035年。近期到202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规划范围:南阳市市域行政区划范围,总面积 2.66 万平方公里。

发展目标:以高效生态经济为引领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具体来说就是“三区一中心一高地”,即:高效生态经济引领区、全国枢纽经济先行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制造业创新发展高地。

实际上,这个“三区一中心一高地”的定位,早在2022年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支持南阳以高效生态经济为引领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中,已经得到了明确。

方案中有几张规划图值得重点关注。依次简单说一下。

第一张:南阳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张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南阳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为“一核两轴、一区两屏 ”。

“一核”是南阳市中心城区,“两轴”分别为郑渝发展轴、沪陕发展轴。

“一区”为中部平原农业区,“两屏”分别为:西部伏牛山-丹江口生态区、东部淮源生态区。

第二张,南阳全市城镇开发边界图

这张图明确划定了南阳全市城镇开发边界面积为974.87平方公里。

换句话说,南阳不会无止境的进行城镇化开发。

作为中州粮仓、南水北调中线源头的南阳,第一项任务是要严格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质保量划定基本农田。

所以在这次规划中,明确了南阳全市耕地保护目标是1452.54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面积1309万亩。划定全市生态保护红线面积3670.68平方公里。

这也意味着,农业作为南阳的基本盘这一点不会改变。

第三张,南阳各县区功能布局图

城市化发展区:南阳中心城区、镇平县。

农产品主产区:邓州、新野、社旗、方城、唐河

生态功能区:南召县、西峡县、淅川县、 内乡县、桐柏县

能源资源富集区:桐柏县

从这张规划图来看,镇平撤县设区基本是板上钉钉了,融入南阳中心城区只是迟早的事情。而且从现实层面考量,距离南阳最近的镇平也最应该撤县设区,助推南阳中心城区崛起。

有了镇平的加入,南阳中心城区未来达到300万人成为可能,同时南阳的轨道交通建设也拥有了更充足的理由和必要性。

第四张,南阳都市圈规划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阳都市圈包括“一城两区三副城”,即南阳中心城区、镇平、唐河、社旗。

换言之,南阳主城将不断扩大其辐射力,影响力,逐渐把镇平唐河社旗吸纳为中心城区管辖范围,提升中心城区的首位度和竞争力。

第五张,南阳中心城区城市结构图

这张图也有很多亮点。我第一眼看到的是右下角的南阳机场新址,似乎跟之前传闻的选址地有差异。

之前流出的其他规划图显示,南阳机场迁建地址大概位于宛城区高庙镇附近,而这次规划透露的位置大概是唐河桐寨铺附近。

最终落位哪里,短期内估计不会有确定答案。

因为南阳机场迁建并非三五年内可以实现。

第六张图,南阳城市用地规划布局图

中心城区格局已定,因此跟之前规划相比没有太大变化。

主城分四大片区:西部城区、东部新城、老城区、河南片区。

四个片区又包含了九大核心功能组团:古宛城文化组团、卧龙岗组团、独山旅游休闲组团、南阳高新技术产业组团、健康养生组团、高铁综合枢纽组团、百里奚文化生态新城组团、卧龙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组团、白河—城市客厅组团。

另外,规划中还有一些提法值得关注。

比如,在“加强省际协作”方面,提出了“聚力引领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

个人理解,背后透露的意思就是,在以襄阳为代表的汉江生态经济带中,南阳不但要主动融入,未来还要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

南阳不想当小弟,要当干嘛不当老大。

比如,在生态保护方面,规划内容占了大量篇幅。

原因也很简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更重要的是,南水北调是南阳的历史性郑智任务,不容丝毫有失。

这也意味着,南阳在发展的同时,也不得不将很大精力和资源投入到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等方面。

对于南阳来说,这是巨大的责任,也是巨大的机遇。

总而言之,本规划站位很高,覆盖面很广,信息量很大,值得认真研究。

毕竟,南阳未来往哪走,与我们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