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应加强对HBV相关的健康教育
内容提要
2023年3月13日,发表于JAMA Pediatrics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母亲在妊娠前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与后代患上先天性心脏病(CHDs)的风险显著相关。

研究截图
现状
CHD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狭窄和大动脉转位。 本研究的作者,来自中国计划生育研究所的Ying Yang博士及其同事表示:
CHD约占所有出生缺陷的三分之一。以前的研究表明,HBV的DNA序列能够整合到染色体中,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活跃,这可能导致胚胎心脏发育异常,母亲孕前HBV感染可能改变新生儿的表观基因组特征,这可能影响胚胎心脏发育;
据报道,HBV感染不仅影响卵母细胞,也影响精子,配偶孕前HBV感染状态可能存在交互作用效应;
由于HBV影响中国3%-10%的育龄妇女,因此应建议在该人群以及其伴侣中进行筛查。
结论
研究纳入了3690427名年龄在20到49岁的女性,其中738945名感染了H BV,包括393332名既往感染和345613名新发感染。 研究人员发现:
在孕前未感染HBV的女性和新感染HBV的女性中,约0.03%(800/2951482)后代婴儿发生CHD,而在妊娠前既往感染HBV的女性中,0.04%(141/39332)后代婴儿发生CHD,在多变量校正后,妊娠前感染HBV的女性与未感染HBV的女性相比,其后代患CHD的风险更高;
此外,与妊娠前未感染HBV的夫妇相比,既往感染女性与未感染男性或既往感染男性与未感染女性后代CHD发生率更高,与后代CHD风险更高显著相关;
经多变量校正后,在后代中未观察到母体新发HBV感染和CHD之间的显著相关性。
综上所述,母亲孕前既往HBV感染与后代CHD显著相关。在妊娠前对夫妇进行HBV筛查并进行HBV疫苗注射是降低后代CHDs风险的必要举措。
展望
Ying Yang博士及其同事表示: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分娩后28天内CHDs的诊断可能缺失且没有记录CHD亚型;此外,研究也没有评估不同HBV的DNA载量与后代CHD风险的相关性;该研究也未考虑妊娠并发症对妊娠前母体HBV感染与后代CHD相关性的潜在偏倚估计;
但这项研究为中国育龄妇女孕前HBV感染和后代患CHDs的风险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强调了在备孕时进行HBV筛查的必要性。对于那些既往感染过HBV的女性,即使不具有传染性,也应认真对待;
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就已经将HBV疫苗接种纳入中国免疫规划,但考虑到血清HBsAb滴度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建议男女双方均应定期监测其HBV感染状况,并在今后加强HBV相关健康教育(尤其是对于计划怀孕的夫妇),以降低后代患CHDs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