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韩国媒体《亚洲经济》发表文章称,“我想我在便利店每买四罐进口啤酒就有一罐是青岛啤酒。我喜欢炸鸡和油炸类食品,吃油腻的食物时喝起来很合胃口”。上班族李正焕(35岁)因为喜欢清淡爽口的味道,经常光顾“青岛”。因为适合多样的食物和情况,所以是很不错的选择。

据调查,去年韩国进口最多的啤酒是中国产啤酒。不仅是便利店等家庭市场,就连餐饮店等娱乐市场也都站稳了脚跟的中国啤酒,正在提高在韩国的市场占有率。
据韩国关税厅进出口贸易统计,去年中国啤酒进口额为3644.2万美元(约2.5亿元人民币)。这是过去一年中进口啤酒数量最多的国家。虽然去年中国啤酒的进口额比一年前(3674.9万美元)减少了0.8%,但由于领头羊荷兰的进口额下降幅度更大,中国啤酒占据了领头羊的位置。
韩国业内人士认为,以青岛为代表的中国啤酒凭借高接近性和无负担的味道,正在攻占韩国市场。青岛啤酒等中国啤酒不偏重于特定的流通渠道,而是在大型超市或便利店等家庭渠道和中国餐厅等渠道流通,提高了可接近性。青岛啤酒今年计划继续加强营销,提高产品的可接近性。青岛啤酒进口商Beer-K的负责人解释说,“我们正在积极开展餐厅业务,策划各种活动,增加与线下消费者的接触点。”
消费者们喜欢中国啤酒的理由是,不仅容易接近,而且味道也毫无负担。业内人士表示,“以青岛啤酒为例,它是一种大众化的啤酒,容易获得,而且与各种食物都很相配”,“炸鸡等油炸类和辛辣食物的需求较多的韩国餐饮市场的特性上,强调清凉感和干净感的啤酒的大众偏好是很高的,青岛等中国啤酒似乎很好地攻占了这一市场”。
而主打“喜力”的荷兰则从2021年的4343万美元降至去年的3354万美元,进口额下降22.7%,领先地位拱手让出。同期,比利时进口量也从2762万美元降至848万美元,排名大幅下滑,降幅近70%,这是因为 Ob Beer 将 Hoegaarden啤酒转为韩国国内生产。
此外,进口啤酒的原产地依次为被誉为啤酒宗主国的德国(1622万美元),生产法国小麦啤酒“Kronenbourg 1664 Blanc”的波兰(1599万美元)、爱尔兰(1513万美元)、日本(1448万美元)、美国(1284万美元)、捷克(932万美元)、丹麦(493万美元)等。
进口增加势头明显的国家是日本。去年韩国对日本啤酒的进口额为1448.4万美元,同比增长110.7%。2018年日本啤酒进口额为7830万美元,2019年抵制日货运动全面爆发,进口额锐减至3975.6万美元,2020年又降至566.8万美元。但此后恢复增长,2021年小幅增至687.5万美元,去年突破1400万美元大关,翻了一番有余。今年1月份的进口额为200万美元,继中国和荷兰之后排在第三位,预计恢复势头将持续。
另外,整体啤酒进口额减少10%以上,延续了最近低迷的趋势。去年整体啤酒进口额为1.951亿美元,比1年前(2.231亿美元)减少了12.5%。进口量为22.8747万吨,减少了11.3%(2.9185万吨)。韩国啤酒进口额在2017年(2.6309亿美元)超过2亿美元后,2018年达到3.968亿美元的顶峰,从2019年开始连续4年呈下降趋势。去年的进口额与2018年相比减少了35%以上。今年1月份的进口额为169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1830万美元)减少了7.6%,预计反弹将很难。
据分析,最近威士忌和葡萄酒等竞争进口酒种发威,进口啤酒的势头相对减弱。去年葡萄酒进口额为5.8128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自2013年以来,它连续10年改写进口金额最高纪录,与2019年的进口额(2.5927亿美元)相比,时隔3年增加了两倍以上。同期威士忌进口额为2.6684亿美元,比2021年(1.7534亿美元)增加了52.2%。这是自2007年(2.7029亿美元)后15年来的最高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