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响书单2023.2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理性的不断萌发、成长是一条核心的内在理路。世界在16世纪迈入现代的门槛,于17世纪迎来启蒙之光,经历了三百年的动荡后,人类理性的成熟似乎已经让人们足够放心地告别过去、憧憬最终获得解放的未来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越来越被压抑的“疯狂”,在人类进入现代后以更为隐秘的方式继续在每一个时代中游荡。

本期回响书单的主题除了回望人类历史中群体疯狂事件的#疯狂,或人类理性的脆弱之外,还有多视角审视不同文明间张力的#我们自身的外人,探讨当代经济生活的#当人遭遇经济浪潮,重思知识分子精神的#知识分子的死与生,汇总纳粹研究的新视角的#证言与审判,收录一百多年来时代见证者和创造者回忆录或传记的#大时代中的人,以及探讨如何与数字化社会更好共存的#推特机器,制造白痴?

1#我们自身的外人

作为外人,我们能否亲密地、主体式地与他者共同生活?

我们要怎样处理内心油然而生的爱与恨?

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与交融是世界近现代历史绕不开的一大主题,本族和外邦之间的张力由此凸显,而人对自我身份与他者的观念也随之改变。《世界的四个部分:一部全球化历史》(东方出版社,李征 译)是以拉美史研究著称的法国历史学家塞尔日·格鲁金斯基的代表作之一,他试图以非西方中心主义的视角,重述16世纪伊比利亚全球化的过程,聚焦“世界的四个部分”,即欧州、亚州、非州、美洲之间的“杂交混合”,并揭示这一过程中的机制、影响和阻力。《被入侵的天堂:拉丁美洲环境史》([美]肖恩·威廉·米勒,思库,江苏人民出版社,谷蕾 李小燕 译)同样是一部非征服者视角的历史著作,关注的是拉丁美洲原生文明与殖民背景下的环境变迁及其可持续性,而可持续性也被作者视为评判一种文明的首要原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亚洲,一段早期全球化时期的华人移民史鲜少被提起,《消逝的海外华邦:西婆罗洲华人政权的兴亡》(李欣祥,北京大学出版社)记录的便是这段历史。书中讲述了18-19世纪西婆罗洲(今印尼加里曼丹岛)华人社群的过往,他们曾在当地创立多个政权实体,实践“中国式民主”,而政权的创始人之一罗芳伯也被梁启超视为与华盛顿同等的伟人,但这些政权最终在西方殖民者的侵蚀下消失在历史中。关于移民,法国思想家、后结构主义奠基人之一朱莉娅·克里斯蒂娃曾长期生活在异乡,她尝试以《我们自身的外人》(拜德雅,上海文艺出版社,陆观宇 译)一书回答:作为外人,我们能否亲密地、主体式地与他者共同生活,作为他者生活,既不驱逐又不同化任何人?又要怎样处理我们内心油然而生的爱与恨?克里斯蒂娃的答案是,只有将自己视作自身的外人,才能更好地接纳他者。《发明人类:平等与文化差异的全球观念史》([荷]西佩·斯图尔曼,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许双如 译)在观念上给出了另一个答案:在与外邦人的相处中,人类逐渐发展出平等观念,并超越种族中心主义,发明了人类共同体这一理念。

2#当人遭遇经济浪潮

制度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

以当代游戏的“平行之道”在个人生活中实现多元价值。

人类的经济活动如何发展而来,而经济生活又是怎样改变人的?《制度与经济增长:与新制度经济学对话》(姚洋,贝页,文汇出版社)和《〈资本论〉的读法:资本及其创造的现代世界》(杨照,理想国,海南出版社)分别通过对经典著作和重要思想的解读与对话回应了上述问题。前者首版于20年前,却颇具重温价值,作者聚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斯的新制度经济学,探讨“制度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这一重要观点;后者是杨照先生对《资本论》思想体系的梳理和讲解,在还原被扭曲的马克思及其思想的同时,指出这部经典对于依旧生活于资本世界中的人们的价值与意义。两部作品同样都是条理清晰,有较强可读性的入门读物。

如果你觉得《资本论》过于厚重,那不妨读一读加拿大学者F.S.迈克尔斯撰写的一本小册子:《难逃单调:当人遭遇经济浪潮》(南京大学出版社,黄煜文 译)。作者的核心观点并不鲜见,她指出,在当今世界,我们已习惯于将事物的经济性视作唯一的衡量标准,但她未止步于此,而是扫视当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工作、家庭、教育、医疗、行政管理到宗教和艺术,探讨了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对日常生活和价值判断的影响,并提倡通过当代游戏的“平行之道”在个人生活中实现多元价值及更人性化的生活方式。

经济生活无疑需要省思,但经济活动本身,无论对个体还是国家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场:21个故事讲述日本的女性经济学》([英]比尔·艾默特,南京大学出版社,林小慧 译)通过研究日本女性的经济参与度,揭示了经济生活中性别不平等的现状,以及女性的劳动参与对日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乃至变革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认为,在社会环境、性别(不)平等、老龄化趋势等许多方面,中日韩有相似之处,日本今天的困境,或许能给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启发。

3#知识分子的死与生

有人把它当作一个侮辱性的词,也有人赋予其正面的内涵。

当其他人掉进意识形态的陷阱时,他们不做任何妥协地避开陷阱,面对时代的暴风骤雨,他们懂得选择和表达正确的立场和观点。

如今还存在知识分子精神吗?

如今人们谈论起“知识分子”,话语背后常包含着复杂的意味。实际上,知识分子一词自诞生开始,有关它的争议就从未停止。由于其指代的是一群学识渊博,带着某种政治与道德倾向对公众和政府发表意见的人,因而它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表达。有人把它当作一个侮辱性的词,也有人赋予其正面的内涵。知识分子对社会的介入曾带去怎样的影响?褪去知识的光环,他们各自拥有怎样鲜活迥异的特点?如今还存在知识分子精神吗?

《法国知识分子的终结?——从左拉到维勒贝克》(也人,上海书店出版社,樊艳梅 译)的作者以色列学者施罗默·桑德曾经历从热切向往知识分子身份到对其祛魅破灭的过程,但依然崇敬这样一群文人:当其他人掉进意识形态的陷阱时,他们不做任何妥协地避开陷阱,面对时代的暴风骤雨,他们懂得选择和表达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这部书中,桑德通过回顾法国19世纪以来的知识分子传统,揭示知识领袖们与权力的交织关系及其思想人格的多面性,为读者提供了一份知识分子的无滤镜“自拍”。

Magnificent Rebels: The First Romantics and the Invention of the Self(《伟大的反叛者:第一批浪漫主义者和自我的发明》,Andrea Wulf,Knopf)则呈现了1790年代德国一群年轻反叛者的思想革命,其中包括诗人歌德、席勒和诺瓦利斯,哲学家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以及施莱格尔兄弟和亚历山大·冯·洪堡等人,他们在对自我、自然、身份和自由意志的探索中,在彼此之间的交往与争论中将浪漫主义推向世界舞台,也把个人权利与公共责任、自私的危险与自由意志的可能性之间的张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进步知识分子的死与生》([英]大卫·埃德蒙兹,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许振旭 译)从两次大战间一批科学和哲学界知识分子们组成的“维也纳学圈”切入。他们倡导逻辑经验主义,追求清晰的论证,拒斥天启般的形而上学,憧憬社会公平。但也正因如此,他们不可避免地制造了强大的政治敌人。动荡的时代最终对这些知识分子及学术发展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但其思想的影响力却延续至今。

那么现今的知识分子又如何?《访书记》(崔莹 编著,壹卷YeBook,四川人民出版社)是一本特别的书。书中收录了作者近年来与全球51位知识界领袖的访谈,其中不仅包括历史学者裴士锋、汉学家卜正民、社会学家齐格蒙·鲍曼这样的“正统”学者,也有在人文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非虚构作家、法官、殡葬师、模特和漫画家等。访谈主题也相当多元,既涉及文学、历史、政治、写作等学术话题,也探讨诸如后真相、贫民窟、婚姻等社会议题。作者从中国视角出发,却不拘泥于此。如今的知识分子如何介入社会,他们怎样看待今天的世界?这本书或许能提供一些答案。

4#证言与审判

“在整个世界上,它改变了我们对于种族屠杀受难者的认识。”

德国保守主义革命以绝望情绪为温床,孕育出日耳曼意识形态,最终将德国带向了不归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犹太史和纳粹大屠杀专家德博拉.E.利普斯塔特因一本关于大屠杀否认者的专著,而被书中提及的否认者之一以诽谤为名告上英国法庭(详见利普斯塔特的《否认》)。在应诉过程中,她也听从人们的建议,使用了跟艾希曼审判有关的文献作为证据之一,并第一次使艾希曼的回忆录公之于众。人们纷纷将这场审判同艾希曼审判相类比,而在阅读艾希曼回忆录时,利普斯塔特也深有同感。由此,她开始深入研究艾希曼审判。在《艾希曼审判》(译林出版社,刘颖洁 译)中,利普斯塔特细致还原并深入论述了艾希曼审判的过程,并指出,这场审判“不仅审判了凶手,也在同等程度上改变了犹太人的生活与社会。在整个世界上,它改变了我们对于种族屠杀受难者的认识。”

幸存者对于自己的经历从讳莫如深到愿意站出来作证,艾希曼审判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契机。哈钦森营地的幸存者们就是证言者大军中的一员,The Island of Extraordinary Captives: A True Story of an Artist, a Spy and a Wartime Scandal(Simon Parkin,Scribner)讲述的是他们近乎离奇的故事。这群顺利逃到英国的犹太难民,由于被怀疑是德国间谍而被拘捕至英国马恩岛的哈钦森营地。营内人才济济,还帮助因逃亡而已经放弃梦想的少年实现了人生理想,也在营中遇见了真正的间谍。

约万和迪娜·拉杰斯夫妇的故事则是另一份别样的幸存者证言。在《来不及说完的故事:纳粹大屠杀幸存者生命纪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卢建 白丽 译)中,他们以物件为线索,由当时还是孩子的两人随家人逃命时随身携带的、逃命前藏匿或委托他人保管的、后来逐一寻回的等各种物件,串起他们的大屠杀记忆。德国作家燕妮·埃彭贝克的代表作《客乡》(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李斯本 译)同样以物件为线索,把一段真实的历史溶进了一幢虚构的房子中。本书的主角是柏林的一幢湖边别墅,它见证魏玛、纳粹和东德等政权的更迭,房主更是如走马灯一般。

如果说对于战后出生的埃彭贝克,纳粹统治只是传承自祖辈父辈的记忆,那么对于纳粹上台时已进入成熟期的德语文学的另两位代表人物赫尔曼·黑塞托马斯·曼来说,那一时期则深深嵌入了他们的生命中和创作中。《赫尔曼·黑塞与托马斯·曼书信集》(上海译文出版社,黄霄翎 译)是这对灵魂挚友1910年至1955年间的往来书信,他们在其中持续交流着彼此对文学、对纳粹、对战争、对德国和欧洲的未来的观感,展现了不同寻常的年代里两人给予彼此的精神力量。

纳粹统治的思想根源何在?德裔美国学者弗里茨·R. 斯特恩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拉加德、朗本和范登布鲁克这三名德国思想家身上。在《文化绝望的政治:日耳曼意识形态崛起研究》(译林出版社,杨靖 译)中,斯特恩指出,一战后的德国弥漫着绝望的情绪,德国保守主义革命以这种绝望情绪为温床,孕育出日耳曼意识形态,最终将德国带向了不归路。

5#大时代中的人

那种以为沉浸到虚无的幻觉中就可以脱离整个时代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

即使是塑造时代、开创时代的大人物,也无一不深嵌于他们所处的时代。

大时代的历史叙事通常书写的都是大人物和大事迹,那些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和普通人的琐碎生活很少会进入史书的视野。杨苡并不是普通人,她是翻译家,是《呼啸山庄》译名的首译者。但是,她的口述自传《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杨苡 口述,余斌 撰写,译林出版社)不仅诉说了她自己的人生,也讲述了这位翻译家身边许多普通人的生活故事,为大时代的历史书写提供了另一个侧面。

《终了之前:萨瓦托回忆录》([阿根廷]埃内斯托·萨瓦托,四川文艺出版社,侯健 译)同样呈现了作者身边许多普通人的生活。与一般的回忆录不同,这位天才物理学家和拉美文学巨擘并未将自己视作核心,更多是为激励那些茫然无绪的年轻人而写作,使他们在人生的虚无主义时刻坚定信念,重新拾起反抗的勇气。作者在无数普通人的悲惨命运和平凡英雄的高贵灵魂中看到了神圣的力量,他们如何在不幸的处境中苦心经营自己的人生而不肯轻易倒下,如何在强权面前发出声音并奋起反抗而不愿屈服。这难道不就是年轻人反抗虚无的精神源泉呢?那种以为沉浸到虚无的幻觉中就可以脱离整个时代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历史的潮流终将把这片黑暗时代的遗迹清扫干净。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张维迎的自传《回望:一个经济学家是如何长成的》(理想国,海南出版社)讲述了自己与亲友的人生故事。张维迎出生于陕北山村,长期以来,他都以为他的经济学研究跟乡村出身无关,后来才逐渐意识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写下此书。他写了他的父母、同学、启蒙恩师,还有成就斐然的经济学家杨小凯,这些与他相识相交的人物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现在的他。

可以说,没有一个作家的作品与其时代毫无关系。许多人都以为卡夫卡是一个没有时代感的人物,他在书信与日记中对他所在时代的大事件几乎漠不关心,即便他所在国家的崩溃也没有激起他内心的波澜。然而,《卡夫卡传》([德]彼得–安德列·阿尔特,后浪,花城出版社,张荣昌 译)却勾勒出了卡夫卡的生活与文学的关系。在卡夫卡的文学中,作者发现了卡夫卡的生活。在卡夫卡的生活中,作者发现了卡夫卡的文学。

即使是塑造时代、开创时代的大人物,也无一不深嵌于他们所处的时代,例如图灵。许多人都知道图灵测试,但许多人并不知道图灵的人生,这一切在《图灵传:智能时代的拓荒者》([英]B.杰克·科普兰,中信出版集团,王勇 译)中得到了翔实的论述。图灵在二战期间破译了德军的密码,从而改变了二十世纪的政治格局。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使用电脑、手机,之所以能够刷视频、语音聊天,都要归功于他的天才创造。可是,这位人工智能之父的人生短暂,英年早逝,只活了41岁,而导致他英年早逝的罪魁祸首,当属对性少数者的时代偏见。

还有尼采。尼采以其在西方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地位而闻名,但也不能脱离时代而独善其身。《我是炸药!:尼采的一生》([英]苏·普里多,守望者,南京大学出版社,刘翔 译)剖析了尼采的生命历程与其思想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也讲述了他的作品如何被篡改,从而沦为纳粹的思想资源。

又如William Still。美国废奴运动期间,一些仁人志士致力于帮助逃离南方蓄奴州的黑人前往北方自由州乃至更北方的加拿大,该行动被称为地下铁路,Still就是费城地下铁路的关键人物。Vigilance: The Life of William Still, Father of the Underground Railroad(Andrew K. Diemer,Knopf Publishing Group)讲述了Still对地下铁路和废奴运动的重要贡献,他为争取黑人自由权利所作出的努力,以及他自己的家庭如何作为黑奴制的受害者,痛失两名兄弟,直到几十年后才同其中一人奇迹般重逢的故事。

6#疯狂,或人类理性的脆弱

越来越被压抑的“疯狂”,在人类进入现代后以更为隐秘的方式继续在每一个时代中游荡。

人类的理性仍然是脆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理性的不断萌发、成长是一条核心的内在理路。世界在16世纪迈入现代的门槛,于17世纪迎来启蒙之光,经历了三百年的动荡后,人类理性的成熟似乎已经让人们足够放心地告别过去、憧憬最终获得解放的未来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越来越被压抑的“疯狂”,在人类进入现代后以更为隐秘的方式继续在每一个时代中游荡。

《群体的疯狂:人类3000年极端信仰与资本泡沫狂热史》([美]威廉·伯恩斯坦,中信出版社,王兴华 译)一书梳理了人类3000年历史上主要且重要的群体疯狂事件,及导致群体疯狂的深层原因,尝试去描述、分析和解释人类历史上一次又一次重现的金融幻想和宗教幻想。在这些对历史的分析中,我们发现,时代发展至今的种种问题,并非是由于理性本身出了问题,而是我们仍然缺少正确运用理性的能力。人类的理性仍然是脆弱的。

《魔物的诞生:1760年代法国热沃当怪兽事件》([美]杰伊·M.史密斯,也人,上海书店出版社,林剑锋 译)一书,则通过对18世纪60年代一连串神秘怪兽事件的研究,折射出启蒙神话中前现代社会的疯狂镜像。1764-1765年,法国中南部热沃当地区出现了一连串怪兽伤人事件。神秘怪物究竟是什么,在两百多年来不断被人们猜测、研究。然而本书作者则另辟蹊径,从这一事件的时代背景、传播状况等方面入手,探索出贵族、报刊媒体等领域人群的不同心态,由怪兽之“疯狂”追索事件背后诸群体的“疯狂”内心,从而揭示出启蒙时代新旧观念的胶着状态。

毫无疑问,人类20世纪最为疯狂的一次变异来自纳粹。20世纪著名小说家赫尔曼·布洛赫的《着魔》([奥] 赫尔曼·布洛赫,明室Lucida,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徐迟 译)则被认为是影射纳粹崛起的经典作品。故事发生在“一战”后十年,讲述了一个流浪汉来到一个小山村后,用他致命的、有害的思想污染了整个村庄,导致全体村民陷入着魔状态,继而引发了一系列邪恶事件。书中描绘了希特勒时代德国的群体疯魔,深入肌理地剖析了当时德国民众的集体无意识,对欧洲文化的弊端进行了反思。

7#推特机器,制造白痴?

推特机器是如何成为一个“噬时兽”的?

当人类关系让我们失望时,我们宁愿选择机器。

在认清数字化模式的基础下,我们如何不对其进行全盘否认?

后疫情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更为沉浸式的数字技术乌托邦社会:进行线上救援、开展线上会议、进行线上教学和管理、组织封控时期的团购……对于曾经的反技术主义者来说,尽管在立场上抵制,但也不得不学习适应这样的数字环境。当然,过量的虚拟体验也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反作用,即便是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年轻人,也开始反思如何远离手机、远离电子支付、创造线下聚会、回到现实生活。

但这样刻意练习的大多还只是小部分有反思能力和自我行为控制力的人,除了被技术抛弃的老年群体之外,绝大部分人还处于被电子产品控制的惯性中,其中就包含未成年群体。疫情以来,青少年抑郁造成身心伤害的新闻反复出现,提醒着人们未成年人在虚拟现实中所遭受的切实伤害。而在疫情之前,《制造白痴:电子产品如何威胁下一代?》([法] 米歇尔·德米尔热,广东旅游出版社,杜若琳 译)的作者就已在此书中呈现了充分的科学研究成果,来展现数字产品是如何对未成年人进行从语言到注意力,再到记忆、智商、社交和情绪控制的。最后作者也给出了一些实践上的建议,虽然对于大部分家长教师来说,实践这些建议非常困难。尽管作者不希望对电子产品用户以及教育者进行一种“道德绑架”,不过文字中透露着作者对现状的担忧,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这本书是在“真实的愤怒中写就的”。

相比前一本作者的“愤怒”,《推特机器:为何我们无法摆脱社交媒体》([英]理查德·西摩,拜徳雅,上海文艺出版社,王伯笛 译)则用更“理性”的形式——剖析社交媒体设计师考虑的经济学逻辑,以及社交媒体对用户带来的影响背后所涉及的行为主义和脑科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立场,来更深入地解读社交媒体的设计原理以及如何改变人类行为。作者打破了大众所认知的社交媒体的“社交”属性,认为滥用社交媒体背后的原因是人们的“社交匮乏”:当人类关系让我们失望时,我们宁愿选择机器。而智能手机并不是人们社会交往的道具,只是作为人类的书写工具。我们在社交媒体软件的训练下,成了免费的书写生产者。作者告诉我们推特机器是如何成为一个“噬时兽”(Chronophage)来吞噬我们的生命的,但人类可以或多或少地摆脱社交媒体“上瘾”,因为我们至少拥有自由意志,能够选择在哪儿、何时、怎样书写和写给谁。

那么,在认清数字化模式的基础下,我们如何不对其进行全盘否认?毕竟从现实角度考虑,我们已经处于数字化的时代了。2021年“元宇宙元年”概念的提出,和2022年罗永浩投身于AR行业所引起的社会舆论,都能看到精英和大众对于未来虚拟科技的某种期待。《现实+:每个虚拟世界都是一个新的现实》([美]大卫·查默斯,见识城邦,中信出版集团,熊祥 译)便是用一种接受和乐观的心态带领读者理解虚拟世界如何为现实世界增益的。作者作为神棍(褒义)侯世达的弟子,用同样通俗有趣的神棍视角带领读者进入虚拟社会(游戏世界),遍数虚拟世界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进入到虚拟世界的创造者(上帝)的视角里,再从对虚拟世界的领悟来理解现实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