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久前看到来自日本摄影师Ken Ohyama(大山顕)的摄影作品——「藏于城市的迷人建筑!捕捉、特写城市里的老建筑」,通过删除背景只留下极简的建筑量体,从而重新捕捉城市中的建筑细节。
想起很早之前发布过一篇,里面曾写道过:建筑是一座城市的肌肤,切换一种视角,就会发现武汉隐藏在钢筋铁泥下的另一种性格。
以日本摄影师Ken Ohyama(大山顕)的摄影作品为灵感,这次我们将城市纷扰的视觉元素弱化,聚焦观察建筑本身,接下来请观看《武汉建筑之奇怪的房子》。
1.
「因地制宜的形状」
城市的地,寸土寸金,
无论是夹缝、又或是转角,
建筑因地制宜的生长着,
以合理的不规律形状。

#记录编号001丨南京路

#记录编号002丨南京路

#记录编号003丨江汉一路

#记录编号004丨大智路

#记录编号005丨车站路

#记录编号006丨黄石路

#记录编号007丨长春街

#记录编号008丨山海关路

#记录编号009丨高雄路

#记录编号010丨车站路
2.
「有意思的小细节」
梯形台阶层叠、圆弧圈层勾勒,
又或是以颜色增添细节,
被装点得千篇一律的无聊城市,
建筑是不期而遇的风景。

#记录编号011丨临江大道(一马路附近)

#记录编号012丨建设大道(香港路附近)

#记录编号013丨新华路(台北一路附近)

#记录编号014丨香港路(苗栗路附近)

#记录编号015丨金门路

#记录编号016丨崇仁路

#记录编号017丨铭新街

#记录编号018丨硚口路

#记录编号019丨大智路

#记录编号020丨高雄路

#记录编号021丨永清小路

#记录编号022丨新华路

#记录编号023丨京汉街

#记录编号024丨秦园东路

#记录编号025丨三层楼

#记录编号026丨沙湖大道
“感觉不像武汉。”
这是朋友在看到图片后的感慨。
见证城市的更迭进程,建筑就是城市的细节。
所以换一个视角,回归建筑本身,或许就能重新收获城市隐藏的切面。
图 Raveran
文 Minihan

小红书
minihan007
HanDeSome汉的一些
HanDeSome汉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