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持续紧张,作为初入社会的中国年轻人,在规划未来时,也不免受到时代漩涡的影响,会思考中美斗争对个人求学求职的影响,并部分付诸行动。事实上,作为两国关系未来的塑造者,中国年轻人的所思所为,也将影响中美乃至世界的走向。

综合实力处于世界前列的美国大学,对有意出国的中国学生,曾长期有着较强的吸引力。但近年来,美国大学对中国留学生的吸引力持续下降。考虑并选择美国之外的留学目的地,或选择在国内升学的意见,确实有增加。究其原因:一是经济回报。随着海归光环的“祛魅”,尤其是花费相对较高的美国,留学的经济回报已明显降低。二是健康安全。特别是家长出于对美国治安的现实考量,不愿子女承担额外风险。三是情感倾向。美国与中国显现的分歧,也不可避免地弱化了中国民众的好感度。利用监测搜索词热度的“百度指数”发现:“美国留学生”这一关键词的整体热度,从2018年的“288”下降到2022年的“128”,整体呈下降趋势。

年轻人的需求其实很简单:能够有丰富的求学机会,能够有稳定、有成长性的职业机会。从这点来看,尽管短期内中美之间的斗争不可避免,但“斗而不破”,避免“地动山摇”,也是年轻人所企盼的。放眼长远,中美不应也不能持续斗争下去。作为年轻人,希望有识之士能够为两国长期的合作,预留更多空间。要知道,一旦形成先入为主的恶意螺旋,压缩的是未来数代人从认知到行动的合作空间。面对气候变化、全球性疾病传播、不平等与发展鸿沟、数码化增长等全球议题,中美的年轻人各有所长,更应该携手去征服星辰大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