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月我读了20多本书,但凡涉及到个人成长的书,几乎都有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和资源获取以及资源分配相关。例如《纳瓦尔宝典》、《原则》、《定位》里的要做第一,《影响力》里的七大武器等等。我们的一生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不断的,努力的获取资源,为自己,为家人,为团队。

然而资源总量是有限的,虽然说每年资源总量都在增长,但是我们总觉得资源不够。这个资源包括我们的收入、存款、我们拥有的物品、权力、人脉、掌控的信息等等。我们想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资源充足,总会更容易让我们达到目标。所以奋斗者的一生都是在追求尽可能多的资源,只有当你认为没有更多的途径可以获取资源的时候,绝望下才会选择躺平转而追求心灵的宁静。这不是你不想获取资源,而是觉得自己已经没有能力获取更多的资源。

本文一万字,阅读大约需要30分钟,浮躁的社会,已经少有人能读完万字长文了。

获得资源的方式无外乎就是三种,1、抢劫,2、劳动,3、交易。

第一种方式是抢劫。

所谓抢劫就是把别人的东西,在别人不愿意的情况下面据为己有。抢劫会带来两个弊端,第1个弊端是抢劫的人多了,愿意合法获取资源的人就少了,第2个弊端是,根据科斯定理,自由市场情况下,资源往往会流向利用他效率最高的人的手上。而抢劫者对于他抢劫到的资源利用效率是比较低的,所以说它会阻碍社会进步。例如100的资源在商人手里可以变成105,在强盗手里就只能是100,虽然他也会用来去买东西,但是整个社会已因此损失了5的财富。

第2种方式是劳动

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资源,比如说农民种地,工人生产。

劳动的问题在于,我们能生产的东西是有限的,如果需求的交易量比较少,那么我们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内卷。例如我生产衣服一天能生产一件,但是整个社会也只需要的一件衣服,那么我只能一个月生产三件衣服,剩下的27件我即使生产出来,对我个人或者整个社会也没有用处。如果这个时候隔壁的王二麻子也生产衣服,那么只好我们俩竞争这一件衣服的市场。王二麻子卖了,我就得挨饿。

这种缺乏交易的社会带来的问题就是内卷。吉尔兹在《农业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变化过程》中首先提出了内卷的概念:亚洲经济特点和中国的小农经济,使经济体自身无法从中生长或者转化成另外一种更高形态的生产方式。“农民在人口压力下不断增加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劳动投入,以获得较高的产量。然而,劳动的超密集投入并未带来产出的成比例增长,出现了单位劳动边际报酬的递减,即过密化现象。”这种现象,被吉尔兹称之为“内卷化”。

比如甄嬛传,当整个环境变成存量,总量是一定的,皇帝只有一个情况下,无法实现增量,妃子们只好围绕皇帝来进行存量竞争了。这就是所谓的“内卷”,其实就是反向进化,当整个环境约束下,没法实现增量竞争时,只能进行存量竞争。

也就是说,在这些有限的土地上,通过不断地投入时间进行精耕细作来获得总量的增长。但总量的增长,会遇到一个瓶颈和一个边界。也就是说,在遭遇瓶颈之后,你的投入再大,你的产出也不会再有增长,甚至,不但不会增长,反而开始衰减。

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边际效益递减的现象。

内卷发展到极致的时候,社会进步就会停止,人们会趋向于通过做到极致的细节,来实现竞争的脱颖而出。例如日本的匠人精神就是这样的起源。领土太过于狭小,而竞争太过于激烈,所以被迫只能向所谓的匠人追求效益。这个所谓的匠人精神,就是适应小规模需求的市场,既然没有需求不能规模化生产,那就只好向无穷的细节追求单个产品的手工极致,来战胜别人争夺市场。日本匠人精神的本质是内卷

很多人说勤劳是致富的必要条件。这里可以看出来并不是。勤劳制造出来的东西,如果没有最好的交易手段,那么勤劳结果只能是勤劳本身,而不是致富。致富大概率是勤劳的,但勤劳大概率是不致富的。两者只有相关性,而不是因果关系。

第3种方式是交易

例如我生产苹果,你生产梨。 我每天想吃1个苹果9个梨,那么一天我能生产10个苹果,多出来的9个苹果如果不用来交易,对我个人和社会就没有任何价值。但是我如果能拿9个苹果跟你交换9个梨,那么这9个梨对于我来讲就是多出来的价值。而那9个苹果对于你来说也是多出来的价值。我们通过交易合作,实现了各自的财富增加。

如果我发现,生产苹果除了可以满足自己需求之外,还能够换来其他的物资,而我的特长就是生产苹果,所以我会越来越聚焦于生产苹果,然后让我的个人财富和社会整体财富都上升。我虽然一天只吃一个苹果,但是每天能生产100个苹果,剩下的99个苹果可以交换我想要的任何资源。

交易可以带来三个大的方面的好处。

第1个是通过合作扩大资源数量。我生产的10个苹果中,除去被我自己吃掉的,被浪费掉的9个苹果不是资源,只有交易出去的苹果才是资源。

第2个是通过合作扩大资源边界。原来我只有苹果,但是通过合作,我拥有了梨子,荔枝,香蕉等一系列的资源。

第3个好处是,通过聚焦我只生产苹果,所以我生产评估的效率会得到持续的提高,所以我能为社会生产更多的苹果,从而创造更多的财富。我原来一天只能生产10个苹果,现在通过聚焦,我不断在这个领域积累经验,所以我每天可以生产100个苹果了。这比别人多生产出来的90个苹果就是我的个人独特价值。

美国的老福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通过把生产拆解成一条标准化的流水线,每组工人只做其中一个简单的动作,从而使每一个环节都得到了更高效的产出从而提高了整体产出,汽车产量直接提升了8倍,不仅老福特成为了 美国首富,他工厂里的工人也是当时福利待遇最好的工人群体。

所以说聚焦一定会使效率更高。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合作交易是我们获得资源的最好方式。我们合作交易越多,那么获取的资源越多,我们就越容易在竞争中获得胜利。现代经济学讲的所有的奥义,都是围绕着合作和交易进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 合作的本质

从这里我们引出合作的本质:是合作双方的价值交换,从而使合作双方·

的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升。合作就是为了提高效率而进行的价值交换

在这个定义里,主要有3个要素。

1、可交换价值

要有可供等价交换的价值。这里特别重要的一点,合作能否达成,你是否能够获取资源,最关键最核心的点是,你自己有怎样的核心价值可以用来吸引别人交换的。这是所有合作的基础。

这可以解释这个社会的很多现象。

例如有人抱怨亲戚朋友发达了,就不愿意帮助自己了;帮助本身也是一种合作,是一种储存情感账户的一种行为。你往情感账户里存进去一分,希望将来在某个时候别人某个时候能回馈一分。

例如有人抱怨自己的工资收入低,被人剥削了。老板和员工也是一种合作,老板给予工资,员工回报劳动。

例如有人抱怨老婆各种势利眼,看不起自己的原生家庭。婚姻也是一种合作,是最小的经济合作单位。

以上所有的抱怨都可以聚焦于:对于对方来说,你有所索求,你希望合作,那么思考一下:你的交换价值到底在哪里?

有这么一个案例:据说鹿晗因为官宣和关晓彤结婚的信息,结果造成了鹿晗的市场价值断崖式的下跌。事实上这在娱乐圈很常见。几乎所有的娱乐明星都结婚比较晚婚或者干脆隐婚,这几乎是娱乐圈的常识。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呢?

娱乐圈追星的本质是性幻想。被青少年狂热追捧的明星大部分交换价值并非唱歌跳舞,才艺突出,而是性幻想。失去性幻想可能性的明星,也就失去了交换价值,也就是大部分市场价值。其实娱乐圈对这一点一直看得很明白,所以说很多明星会隐婚或者在自己市场价值下降的时候再官宣婚姻状况,例如刘德华。流量明星相当比例的粉丝将自己的性幻想寄托于他们所追寻的明星,所以才有了青少年时期狂热的追星现象。从这一点本质来看,吴亦凡所谓的选妃事件也就顺理成章了。 所以也可以解释,最狂热的追星,往往是性幻想相对比较严重的青少年时期。而成年之后,随着思维的成熟和现实生活的性幻想满足,追星热度也就自然下降了。

2、聚焦长板

第2个是合作,能让你聚焦长板,从而提高你的资源利用效率。

每个人最大的交换价值,就来自于他本身的长板。如果你有一个特别牛逼的长板,那么你就有了拥有了和别人合作的空间。所谓的长板,你在你想合作的那个人心目中,你的长板是否是他需要的,以及是否是效率最高的那一个。

我们来说一下前面的三个抱怨的例子:

你眼中发达了的那个穷亲戚,可能在城里只是个中产,他需要更多的合作资源来稳固自己的位置,而并不看重情绪价值。当你只有情绪价值可以提供给他的时候,你的长板并不是他需要的。

你抱怨自己的工资收入低,但是你的老板可能在为下一个月哪里来的钱发工资而发愁。如果你能为老板解决每个月工资收入,而且是你独有的方法,别人没办法做到,你绝对可以做到你们公司收入最高的那一个。

你抱怨老婆势利眼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老婆需要怎样的交换价值?你为你老婆提供过怎样的交换价值?虽然我真的不清楚大佬们的家务事,但是个人觉得王健林的老婆不大可能对他家里人不好。

婚姻是最小的合作单位,婚姻的目的是经济协作,而不是所谓的爱情。我们的老祖宗看的通透,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婚姻就是父母之言媒妁之命。大的政治家、商人也几乎都是政治联姻。也所以中国自古以来都讲究门当户对。

而在《人类简史》中,作者也提到,人类之所以能够战胜尼安德特人,就是因为智人更会合作,通过语言和虚拟故事的形式,让更大的族群集合在一起,从而战胜了脑容量和体型,都强于智人的尼安德特人。

讲到这里我们先来点个题:马云为什么不和你合作?

首先根据前面所说的三点内容,你要分析清楚:

1、你要什么,马云要什么;

2、他要的你能不能给,你要的他能不能给;

3、你给的是不是他身边的所有人当中,最高效率的那个;

4、你给他的是不是能够帮助你和他共同赢得竞争?

如果这四点你都能回答是,那么恭喜你,大胆的去找马云吧。只要马云跟你的判断是一致的,那么你们的合作成功的概率就很大。

既然说到了合作的本质,那么我们就可以看看人脉的本质了。一些人可以搜集到名人的名片,拿到名人的电话,微信号或者和名人在一个群里,甚至还聊过两句,就把他当成了自己可能的人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你们有没有发现,连你的初中同学都可能不再是你的人脉,只是偶尔能聊上两句,找他帮忙如果复杂一点他都会推脱。

为你可用的所谓的人脉,是因为你有可交换价值才成立的。 人脉不是躺在通讯录你的那个电话号码。所有的合作,都是先基于了解和信任,然后不断地把自己变得有价值,为身边的人创造价值,才得以实现的。那些能帮到你的人,不是你的人脉;你能帮到的人,才是你的人脉。

刘润有段话说的很好:你能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就会认识什么样的人。经营人脉,始终要保持的一个基本心态:毫无保留地把你的价值付诸别人身上。当你经过长期的积累,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那些真正有意义的人脉才会蜂拥而至。一个优秀且有价值的人,自然会吸引其他优秀且有价值的人的认可和帮助。人脉的本质是平等交换,你能为别人创造多大价值,你就有多大价值。

这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逻辑基础。

理论上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长板。只有让长板更长,你才能更被身边的人需要,从而更容易获得合作。长板不一定要成为世界第一,而是在你的潜在合作者群体中,你是能够为他们提供这个长板的人中,是最高效的一个。例如你是情商最高的一个,他跟你交往很舒服,你能够提供情绪价值长板。又例如你是时间最多的一个,你能够提供陪伴价值;又例如你是最会看本质的一个,你能够为他提供方向参考价值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赢得竞争

所有的合作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合作双方,获取更多资源,赢得竞争。兰陵王曾经得出过结论,所有的战胜的本质都是以强胜弱,所有的以弱胜强,在逻辑上来说都是以强胜弱,是用自己的长板战胜了对方的短板。那么合作的本质就是利用你的长板进行价值交换,从而赢得竞争。

维持长板是赢得竞争的前提条件。这根本毛主席当年提出来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是同一个道理。所谓的强弱,一定是在同一个维度上来讲的,抛开维度讲强弱是没有意义的。即使你的整体实力强,如果力量过于分散,则可能在很多维度上被人击败。因为在那些维度上,你是弱者。我们需要让自己的长板越来越强,这样就能吸引更多的其他维度的强者和你合作,然后大家一起赢得竞争。

所以说,力量集中是获取合作,赢得竞争的前提条件。

在《超级合作者》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个观点。我们复杂生命的起源,也是源自于合作。不同擅长的细胞组合在一起,相互配合,相互合作,提升了大家获取食物的效率,最终逐步形成了强大的复杂生命体。

所以从基因层面来说,我们都是合作者的后代,我们天然就有合作的基因,我们天然在基因层面就知道通过合作来赢得竞争。

合作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更加符合人性本身。《人类简史》中说:智人主要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社会合作是我们得以生存和繁衍的关键。

而达利欧在《原则》一书中则说得更为直接:一起合作把蛋糕做大的回报大于追求个人利益的回报,这不仅体现于每个人得到的蛋糕的多少,还体现于人类天生追求的让我们更快乐、更健康的精神回报。

2、合作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回报。例如可以让群体收获更大的目标,例如可以收获友谊,信任和安全感。《蓝图》一书中则是这么描述的:友谊可能是作为一种鼓励在充满不确定性和变异性的环境中进行合作和互助的社会关系而进化出来的。在缺乏相对正式制度的情况下,友谊是一种抗御意外挫折的保险

3、合作能提高我们整体的效率,还能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合作可以为创新提供更好的支持,竞争则不能。要想激发创造力、鼓励人们提出原创性的想法,最好的手段是胡萝卜,而不是大棒。纵观整个世界的历史,无论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生物的进化,还是从蚁冢、村庄到城市的发展,合作始终是创造性的源泉。没有了合作,进化中的建设性和复杂性也将不复存在。

二、促成合作的条件:交换欲

但是并非我们拥有了交换价值就会拥有合作。合作的产生也是有一定的前提条件的。我们把这个促成合作的前提条件称为:交换欲。即使你有了可以和别人交换的价值,那也要你能够引起别人的交换欲,才能让合作顺利推进。

促成交换欲的由两方面因素构成:理性的收益和感性的信任。

1、 理性的收益;

人和人之间,组织和组织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合作都会有理性的收益计算。例如女孩子在找男朋友的时候,很多人会思考:他会不会对我好;男孩子在找女朋友的时候会思考:甲方将项目交给乙方的之前会思考:他有没有能力按时完成项目?等等。

一般人在思考理性收益的时候,会分成两个个维度:交换价值的竞争力和合作的频次

A、交换价值的竞争力

在合作方所能接触到的所有的潜在合作方中,你在其中的竞争力排名。这个排名自然是越靠前越好。通常这个竞争力由合作主动方的需求决定。你的长板如果强烈吻合合作主动方的需求,则合作的可能性越大。

例如女孩子想找一个性格吻合,彬彬有礼的男朋友,假如你的长板是孔武有力,霸气豪爽,那么你的长板在交换价值的竞争力排名中就会比较靠后。

B、合作的频次

合作的重要程度,合作的频次合在一起,就是合作的总量。可能合作的总量越大,则合作的可能性越大。

例如:在旅游景点卖珠宝,往往价格会比较高。为什么呢?因为这种合作单次价格比较高,但是缺乏往后的多次合作的可能性,所以这是一种高价低频的合作。这种合作往往危机四伏,会导致比较多的高价购买行为。但是在天猫和京东上买珠宝,则相对价格会比较便宜。因为虽然你和商家可能是单次低频,但是你的合作方是天猫和京东,你跟他们是多次高频的合作,所以我们上当的可能性就会相对较低。如果出现了问题,他们也会想办法帮你出面解决。

假如人们在风险投资实验中失败,他们只会怪自己运气太差而已。但如果人们在信任博弈中选择信任而遭受损失,他们就有非常强烈的被人出卖的感觉。因此带来的巨大负面效应,需要更高概率的回报期望才能得到补偿。即两者之间存在风险溢价。

所以如果想要顾客在旅游景点买珠宝,那么旅游景点珠宝店必须给客户很大的优惠感或者稀缺感,才能够让顾客心甘情愿的掏钱。所以我们看到旅游景点买珠宝,只会强调今天有很大的优惠,以及这个商品只在这个地方才有得卖这两点。这就是单次合作的特点。

在《合作的进化》这本书中指出了:合作的基础不是真正的信任,而是关系的持续性。合作的频次会促成合作的质量。高频合作优于低频合作。从长远来说,双方建立稳定的合作模式的条件是否成熟比双方是否相互信任来得重要。

我们在和甲方合作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甲方丢出来一个小单。做吧不太合算,不做吧又怕得罪甲方。按照合作的本质所产生出来的理论,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就应该做。因为这可以增加双方的合作频次,从而促进双方合作质量的提高。

我们来分析一下滴滴模式和58到家两家公司商业模式的区别。滴滴模式下,某个司机和某个乘客的之间合作一般来说是低频的,是都需要滴滴平台的撮合,他们和滴滴平台的合作是高频的,因此合作比较容易达成,也比较稳定和长期。而58到家的模式,保姆和业主的合作是高频的,他们都不喜欢频繁的更换合作对象,除非相互之间提供的价值不对等,相互不满意。而他们和58到家平台的合作是低频的,所以他们联合起来背叛58到家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这就是高频合作,低频背叛,合作次数是决定合作稳定性的最重要的条件。

而反过来说,剩余合作次数将会决定合作双方的合作态度。如果剩余次数过少的时候,往往容易产生非合作的背叛。例如在公司清算的时候,往往合作非常愉快的各方,会闹得鸡飞狗跳,因为合作次数已经几乎没有了。但是如果各方约定继续做下一个项目,那么惊人的一幕就出现了,和睦相处进行清算的可能性会更大。所以说要想增加合作的质量,我们需要画饼,来给未来不断的合作制造想象的空间。

所以,很多企业家会给员工讲,使命愿景价值观。这事告诉大家,我们的合作是伟大的,长期的,持续的。我们俗称画饼。画饼真的可以充饥,因为这可以提高合作总价值,并给予大家更高合作频次的希望。

2、感性的信任

信任是对理性人的背离,信任是感性的。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信任你的人,会助(holp)你一臂之力。关于信任的研究很多,我们把人类信任形成的原因分成三类:1、利他偏好;2、互惠偏好;3、信息透明

A、 利他偏好

郑昊力先生在《信任的本质》一书中通过实验证明,利他偏好与信任具

有最明显的正相关性。也就是说,让人产生信任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人的利他偏好。利他偏好指人们会同时考虑自身的物质利益和他人的物质利益。

人类亲社会行为,存在一定的内在一致性。更为利他的往往表现出

更高的信任度和可信度,而愿意相信他人的人往往也更值得信赖。人类都是群居动物,所以利他偏好实际上是与生俱来的一种非理性情感,是一种无条件的善意。

而人类最容易有利他行为的地方,就是针对群体成员的利他。都说世界上骗子多,而同一个群体则让人更容易产生信任感。

《超级合作者》中举了一个例子,数学家科琳娜推导出了一个数学公式,这个数学公式告诉我们:针对以集合为单位的群体,我们能得出的一个简单结论就是:集合的数量越多,就越有利于合作。这是因为,当集合的数量较多时,合作者就有更多的机会逃脱,远离试图盘剥他们的背叛者,加入没有麻烦的集合。集合是促进合作进化的最具潜力的结构。

用人话来说,就是相似性越大,信任基础越牢固。由于人们喜欢自己,人们也会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因为有什么能比选择与自己相似的人所带来的自我增强效果更好的呢?大量资料显示,相似性在人际吸引力的预测中非常重要。

所以我们在跟陌生人打招呼的时候,往往会先相互寻找相似性,例如是不是同一个姓,是不是老乡来自同一个地方等等。如果遇到来自同一个学校,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有共同的偶像,甚至发现了共同的朋友,来自同一个村,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就会油然而生。用我们的老话讲交做知根知底,这种人信任程度是最高的。《蓝图》这本书里对于这种现象是这样描述的:一个人对自己所属群体的偏爱,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现象。

由于利他偏好有利于增进人们之间的信任,所以一个人是否有道德就显得很重要了。人们会通过对于道德名声的评判来判断是否值得信任。吉登斯1998年一篇论文中提出:信任是对其他人连续性的相信。道德就是这种连续性的体现。通过关注你的名声名声,我就可以在与你打交道的过程中,从他人的经验中获益。如果你以前留下了不可靠的记录,那么我就会谨慎一些。而如果你一直都正直慷慨,那么我就会更愿意与你打交道。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讲的就是这么个道理。有道德的人更容易获取别人的信任,从而增加合作的概率。但是道德感仅仅只是取得合作机会的一个方面而已,所以只有道德并不能显著增加合作机会。

所以,如果要和马云合作,找到与马云有相似性的地方,会增加你的合作概率,例如你们同是校友,是同乡,同一个村的,或者有共同的朋友等等。这也是有些现实中的人为什么总喜欢混圈子的原因,因为这可以找到和有资源的人的相似性。相似性越多,可能性越大。

B、 互惠偏好

互惠偏好指的是个体付出一定的成本去报答他人的善意并报复他人的恶意。

在《影响力》这本书里,有整整一个章节讲互惠的方法。但是对于人为什么会对于互惠那么在意并没有讲的太详细。

《超级合作者》中说:直接互惠,就是简单的平等交换原则。我给你挠了背,也指望着你能为了回报我而给我挠挠背。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蝙蝠之间的血液大餐。这样的互惠行为在许多俗语中都有所体现,譬如“以牙还牙”,以及“善有善报”。

特里弗斯认为,人类情感和体验中的很大一部分,譬如感激、同情、内疚、信任、友谊以及道德败坏,都源于同样简单的互惠逻辑,与大鱼和小鱼清洁工之间的关系如出一辙。

如果某个群体中拥有一批愿意牺牲自我、帮助他人、成全共同利益的成员,那么这个部落就能胜过许多其他群体。这就是自然选择。这样一来,自然选择就鼓励了合作行为,并因此提高了群体生存的潜力。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具有这种特征的国家,企业,村庄以及各类组织往往更容易从竞争中取得胜利。

群体互惠又有两种类型:1、亲缘互惠;2、非亲互惠。亲缘互惠是源自于基因里的,亲人之间的互惠行为会显著增加相同基因延续的可能性。所以我们能发现在一个人落难的时候,亲人出手相救的可能性是更大的。在最近株洲太子奶的案件中,我们看到亲舅舅为了不诬陷自己的外甥,选择了自杀,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亲缘互惠的案例。

我们调查中国的中小企业时发现,家族企业往往生存能力更强。这就是因为在公司初创期的亲缘互惠起到的重要作用。亲属间的信任感是天然的,长期合作的可能性也就比较大。

“如果个体的关键目标是要让自己的基因延续到下一代,那么个体有理由付出成本,为携带相同基因的亲属提供利益。”

动物有可能会通过帮助其亲属进行繁殖而非自身繁殖,来将自身的基因传承下去,因为它们享有相同的基因。贝尔丁地松鼠是一种棕色的小动物,短尾短毛,耳朵呈圆形。单个松鼠在看到隐约可见的捕食者时,会发出警报的叫声。此时,它将自己置于更大的危险之中,因为它在帮助保护亲属及自身基因的同时,也泄露了自己的位置。松鼠之所以采取这类增加自我牺牲风险的行为,可能就是在考虑更大的内含适应性。给出警报的松鼠存在适应性成本,而接到警报的其他成员则享受到了利益,因为它们得到了在将来继续繁殖的机会。

亲缘互惠来自于小群体,是一种更紧密的互惠模式,信任感更强,适用于农业文明的一种强互惠模式;但是现代社会我们的合作往往和陌生人的合作比较多,所以我们更多的是在使用非亲互惠。

人们之所以决定以聚居的方式生活在一起,而不是随机分散在各处,目的就是为了合作。人类在有限的空间和社会网络中,个体之间通过互惠结盟形成的群体,该群体中个体生存竞争力的平均水平高于离散型个体生存竞争力的平均水平。就像我们常说的:一个人可以走的更快,但一群人会走的更远

拉长人类历史,如果没有战争和政策制约,人们总是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小城市走向大城市,这就是所谓的城镇化趋势。因为大城市机会更多,人与人之间需要的合作也更多。《规模》一书中就得出过结论:城市的创新是随着人口的增加,以指数级上升的。不同的合作会带来不同的创新,从而增加了整体社会的机会,推动社会的进步。城镇化的本质就是人口增加带来的非亲互惠的增加的结果。

C、 信息透明度

我们在选择合作者的时候,会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一眼看到底的人,而不是那些捉摸不透的人。 因为信息不充分会给我们带来不确定性。所长林超在他的新书《开窍》中说:信息可以让事物变得更加有序。获取信息需要有熵增。感知和选择需要能量和信息。所以信息让我们做出感知和选择。

一眼能看到底的人,会让我们更容易做出合作的选择。而合作中,信息的透明度往往是决定合作是否能持续的关键因素之一。

范兰库努在2012年设计了一个二元信任博弈实验,结果证明,信息严重不对称时,1、投资失败概率在1%时,掌握信息者容易产生背叛;2、投资失败概率达到10%时,掌握信息者和未掌握信息者都会选择不信任,且会有更多的掌握信息者背叛。

这就意味着,信息不充分的合作,往往不能够持续。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例子是非常多的。例如2020年全民卖口罩那段时间,据说很少有人能成功的,因为中间的每个环节都是只掌控了信息,所以每个人都把控信息很死,最终上下游相互的不信任,导致很多生意最终流产。

刘慈欣在《三体》中曾经提出过著名的黑暗森林法则:宇宙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他们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在这片森林中,别人就是地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

由于文明之间的信息不能互通,导致怀疑盛行,合作无法推进,从而最终只能以全力消灭对方文明作为唯一的选择。

所以简单的来说,利他偏好,互惠偏好和信息透明就是获取别人信任的三个主要方面。

总结一下:获得合作最主要的两个方面是:合作的频率,以及找到合作者尽可能多的相似性。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关于合作的世界观和因果论,讲述了为什么要合作,以及合作相关的底层逻辑。下一篇文章中,将对本文阐述的世界观进行展开性的方法论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