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精减中央和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人员编制统一按照5%的比例进行精减,收回的编制主要用于加强重点领域和重要工作。
地方党政机关人员编制精减工作,由各省(区、市)党委结合实际研究确定。县、乡两级不作精减要求。

之前,不少人认为,中央国家机关精简人员,是起了带头作用,后面省市县乡逐级精简,而且力度逐级递增,未来招录公务员数量越来越少,公务员考试竞争越来越激烈。

但是最近国务院印发的机构改革方案明确关于精简党政机关人员各省(区、市)党委结合实际研究确定。县、乡两级不作精减要求。这与前段时间多数人对政策的解读几乎是大相径庭。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家对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关于精简中央机关人员编制的意义认识有偏差。
精减中央和国家机关人员编制的意义简单地讲有两个方面:一是让优化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岗位配置,合理配置人员;二是加强重点领域和重要工作,集中力量办大事。
精简机关人员编制,县、乡不作要求,释放什么信号?
很多人会问中央和国家机关有空闲的编制,县、乡没有吗?答案是否定的。不止党政机关,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坐着吃闲饭的,别说机关事业单位,就连国有企业也有。各种问题相当复杂,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慢慢解决。
县、乡不要求编制的精简,但是否会有工作量的提升,工作任务的增加呢?大兴基层调查研究,走到老百姓中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这是否是工作任务呢?是否需要增加工作时间呢?
可以预见,未来公务员工作将越来越系统化,越来越精细化,深入老百姓中将越来越频繁化。政府的工作将更加严格化,政务工作将更加规范化,机关管理建设将更加公开透明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将更加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