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确切的城市规模如何,界定标准一般是市区建成区规模。然而这个标准太过概念化,数据的东西也不够直观。

今天,我们就从同比例热力图的角度,看一下江苏各大城市(地级以上)的人口规模。所有城市热力图皆由同界面平移,为防止视觉偏差,连截图修剪大小都保持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华东第二大城市、江苏综合实力最强和民富水平最高的城市,南京的建成区规模和城市化水平都是省内最高的,热力图也清楚地反映了这一点。

作为江苏第二大城市,苏州稳压无锡,可以说已是现实。

苏州是华东地区第四大城市。过去,苏州长期不如无锡,但经过四十年新加坡工业园区的培育,苏州的城市规模可以说已在无锡以上。无锡只能屈居第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图中可以看出,无锡与苏州相比,已经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

无锡是由原常州府分化而来,被誉为“太湖明珠”,是江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现在来看,无锡已经远大于曾经的大哥常州了。

常州是江苏第四大城市,苏锡常都市圈的第三位成员。从图中看,常州的城市规模并不小,人口比较分散,但显著小于无锡。和苏锡城市横向形状不同的是,常州的城市样貌呈南北狭长型。

常州稳居江苏第四城是可以肯定的,它明显大于徐州、南通这两座经常与常州竞争的对手城市。

徐州

徐州和南通谁是江苏第五城?这个问题比较难以回答,从热力图上看,徐州的城区人口比南通略集中,但南通分散得更广一点。

笔者倾向于认为徐州是第五城,徐州那个最大的红色片区是老城区,明显比南通中心城区大得多。但徐州的城市建设,则未必好过南通,毕竟,南通是中国建筑之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城(徐州)与崇州(南通)谁更强,从城市的角度看,现在有结论了,第五大城市应为徐州。

南通是江苏长江北岸的中心城市,号称“北上海”,与上海、苏州灯火相邀,已有过江大桥与沪苏两地相连,是一座现代化港口城市。

目前,南通市内有两座机场,地铁也已开通,交通十分便利。南通,已不再“难通”。

扬州毕竟是千年古城,市区规模在现代化的带动下,也不可小觑。从热力图上看,扬州城市规模并不比南通小,有和徐州、南通一起争锋第五城的实力。

扬州作为南京都市圈的成员城市,人均GDP和可支配收入在江苏均不低。扬州与镇江隔江相望,宁镇扬一体化中,扬州可以镇江率先实现这一点。

目前来看,镇江显著小于扬州,与其他苏南城市差距太大,有种“小不点”的感觉。但镇江精致宜居,是个不错的江南风景历史名城。

下面还有淮安、盐城、泰州、连云港、宿迁五座地级城市。

笔者认为,淮安的城市规模可以排在江苏第八,在镇江、泰州、盐城、连云港、宿迁之上。

淮安过去也是运河上的大城市,淮扬淮扬,淮安一度与扬州齐名。有这样的城市规模,也是底蕴的体现。

泰州的框架拉得挺开,可惜要想填满,就有难度了。几个重要的区,像姜堰、高港离主城区都挺远,泰州不足以支撑这样的规模。最南边的泰兴也是,鞭长莫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盐城

盐城和泰州差不多的城市规模,盐城相对集中一些,个人认为从路网上看,由于盐城地处大平原,它的城市更方正些,只是城区还未填满,不够成熟。

连云港是欧亚大陆桥头堡,个人去过连云港两次,从市区整洁度来说,连云港还是可圈可点的,城市建设挺好。

其实,最后这几名城市规模都差不多,各有特色,反映了不同的地情。

宿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