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挣的钱都给你花了,你凭啥抑郁?
01
13岁的男孩患上重度抑郁症。
妈妈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现在这么辛苦不都是为了你吗,挣点钱都给你花了,你有啥想不开的呀孩子,我们一天天的压力多大呀,你还抑郁呀,你愁死我算了……”
对辛苦忙碌的妈妈来说,每天努力打拼就是为了让孩子过上好日子,有个更好的未来。
可孩子却得了重度抑郁症,没办法正常上学,还需要额外的照顾,妈妈难免心里难受。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抑郁症并不是什么疾病,就是矫情,想得太多,心思太重,没事找事。
特别是在认知水平没那么高,每天为生活奔波忙碌,无暇学习新鲜事物,无暇顾及孩子心理健康的父母,是无法接受孩子得抑郁症的。
就像这位妈妈说的,每天这么辛苦都是为了孩子,挣点钱都给孩子花了,孩子竟然还抑郁了,愁死了!
一个孩子,每天看着父母奔波忙碌,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把钱都花在自己身上,他是心安理得享受这一切,还是充满罪恶感呢?
我想起很多年前春晚的一个小品,赵丽蓉带着浓浓的乡音说:“你以为我们老年人吃点好的穿点好的,再找个老伴就知足了?不对,我们还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老年人有精神追求,孩子当然也有。

父母辛苦忙碌,为孩子全身心付出,我对你这么好,你就应该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没取得好成绩,你就对不起我。
这种行为,算不算情感勒索+道德绑架呢?
父母再经常性哭哭穷,诉诉苦,用自己的辛苦激励孩子知恩图报奋发图强,有的孩子可能会奋发图强,有的孩子,就重度抑郁了。
02
看过一本书叫《少年抑郁症》,里边的案例是根据真实人物口述记录下来的。
作为一个妈妈,我是越看越难过,替患上抑郁症的孩子难过,也替她们的父母难过。
家里有个抑郁症的孩子,家长就要像林妹妹一样,事事小心时时在意,不知道哪一句话说错,就触碰到了抑郁症孩子内心最敏感的地方。
有个化名周鑫的抑郁症女孩,她也是个不愁吃穿的孩子。
因为妈妈和爸爸经常吵架,为了给周鑫更好的生活环境,周鑫小时候大部分时光是在大姨家度过的。
大姨读的医科大学,大姨夫是高级工程师,家里物质条件好,大姨和大姨夫还能辅导周鑫学习。
在妈妈看来,这是对周鑫最好的安排,大姨家有吃有喝,还有把她当亲生女儿疼的大姨。
但对年幼的周鑫来说,大姨家生活再好,也是寄人篱下的难。

姨夫传统严厉,尤其注重餐桌礼仪。在大姨家用餐的时光,是周鑫的噩梦。
吃饭喝汤不能有声音,每道菜不许夹超过3次,葱姜蒜等佐料不能挑出来。犯了错就会被筷子敲头打手,被指责没规矩不受教,以后会成为被讨厌的野孩子。
巨大的心理压力,让周鑫一到吃饭时间就胃口不好,还总是胃疼闹肚子,她又只能忍着。
在姨妈家的生活,周鑫吃穿不愁,却又小心翼翼,要讨好顺从家里的每个人。
除了寄人篱下的锦衣玉食,周鑫还承担着拯救母亲出水火的重担。
大姨经常对她说,“你是母亲唯一的指望。你母亲前半生嫁错了人,只能委曲求全,若是你和父亲一样不争气,你妈真是一辈子没指望了。”
一心想替母亲争气的周鑫,没有扛住这巨大的心理压力,高考失利,复读也不理想,只上了一所专科,让妈妈水深火热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
感受不到爱,不停否定自己,现实一次次失利,周鑫抑郁了。

爸爸冲着她吼,你不缺吃不少穿,凭什么抑郁?
在父母眼里,能吃饱穿暖的孩子,就应该努力优秀为父母争光,至于孩子的感受和想法,一点都不重要。
03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真的。给自己花点钱抠抠索索,给孩子花起钱来像土豪,辛苦打拼的动力就是给孩子更好的生活。
只是很多时候,父母拼尽全力想给孩子的,却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
一档综艺节目里有这样一个片段,女儿上舞蹈课,妈妈在外边看到老师给女儿指导动作,她冲进去对着女儿一通批评,说她上课不认真,让她专心练习。
下课后,女儿回到家,坐在沙发上吃水果,妈妈一进门,就冲着女儿吼,作业做完了吗就在这玩?她要求女儿一边压腿一边看书,这样能提高时间利用率。
女儿回房间写作业,她坐在旁边看着女儿的一举一动,时时纠正一下子。
女儿表现出不耐烦,她就开始情感轰炸,妈妈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就希望你能出人头地。我不希望你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就希望你能把自己的生活改变……

妈妈的初衷或许是好的,希望女儿能更上一层楼,稳稳占据第一名,而不是保持前三名。毕竟,第一名会有更多选择。
但是啊,一个寸步不离严格要求孩子的妈妈,显然不是孩子想要的。妈妈一厢情愿地牺牲,换来的是女儿的反感。
说实话,看到视频里女儿怼妈妈的时候,我心里竟然有一丝丝欣慰。
对女儿来说,妈妈的高压政策让她难过,但外婆和爸爸是支持她的。
外婆和爸爸会给她准备好水果,会喂到她嘴里,帮她捏腿按摩;在妈妈高压政策时候替她发声,她能感受到家人的关爱,所以才有跟妈妈顶嘴的勇气。
如果,妈妈实施高压政策,爸爸和外婆也无条件拥护妈妈,没人看到她,没人倾听她,她感受不到家的温度,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她也成了书里的案例。
有网友评论说,妈妈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是因为自己没有希望了。自己都没有希望了,又凭什么要求孩子呢?
父母这么爱孩子,孩子凭啥抑郁?就凭他是个人,就凭他有脑子,仅此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