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忒咪妈妈(原创文章,欢迎个人分享转发)

朋友小颖向我抱怨说:现在上三年级的女儿越来越叛逆,两个人经常吵架不说,而且孩子越来越抗拒跟她沟通。

问清缘由才发现,原来导致这一切发生的源头,是因为小颖瞒着女儿给她报了一个钢琴班,直到开课的第一天才告诉孩子。

让人没想到的是,女儿听到这件事情后,表达了十足的抗拒,亲子关系也开始降入冰点。

小颖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自己明明是为了女儿好,到最后却换回来女儿的大呼小叫和抗拒呢?

发现没,作为父母的我们,很多时候会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下意识的忽略了孩子自己本身的想法。

而到最后,就会换回来孩子的抗拒,其实说到底,这不是爱,更多的是一种“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控制心理,就像是没有墨水的画笔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的未来充满光明和希望,所以在很多时候,我们会用自己手里的画笔,去替孩子勾勒他们的人生,事无巨细的为他们安排好一切。

但显然,这种掌控的心理,就像是没有墨水的画笔,我们看似给孩子提供着优质条件,但是在画纸上却并没有显现出美丽的景色。

这一切都源于掌控画笔的人并非是孩子,而是我们。

心理学家王国荣曾说:心越大的父母,孩子的心理越健康,未来也会更加优秀。

但实际上,当我们自己去养育孩子的时候,却总是试图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规划孩子的一切,而最终势必会引起孩子的反抗和斗争。

所以说,想要养出优秀的孩子,有时候并不见得一定要给他们规划好一切,而是需要在他们的三个成长期里,表现的“心大一点”。

02.孩子未来是否优秀,取决于父母在他3个成长期的养育态度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复杂心理:

如果不让孩子提前去掌握一些技能、知识、特长,那么他赶不上趟了怎么办?

但如果让他进入提前学习的过程中,剥夺他的童年和自由,又该怎么办?

实际上,当我们认真去审视这个问题,就能发现漏洞,因为每个孩子在每一个成长期里,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内在天赋。

只要我们能够利用好这些本身就具备的闪光点,把握好孩子每个成长阶段内的优势,再加以辅佐,孩子想不优秀都难。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①3—6岁,让孩子在玩乐中获取创造力

神经学领域的洪兰教授曾做过一项实验:

她挑选了两组老鼠,其中一组只有一只老鼠,被孤零零的关在黑房子里,而另一组有十只老鼠,并且在房间里准备了很多有趣的玩具。

经过三个月的跟踪研究发现:没有玩伴的老鼠神经链接很少,而有玩伴,处于玩耍中的老鼠链接却很多。

通过这个实验,洪兰教授得出结论:

会玩的孩子,往往智商情商更高,他们在团体游戏里,会进行社会化的演变,神经连接也会更紧密,创造力会更强。

所以说,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大脑处于迅猛的发育期,他们对于外界的环境有着十足的兴趣,也喜欢去探索。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在这个阶段去释放天性,在玩耍和探索的过程中,促进大脑发育,建立最初的认识体系,塑造性格和社交等各方面能力。

心理学家斯图尔特曾用42年的时间,对6000个名人进行过童年生活的了解,结果发现:

那些在童年时期可以自由自在玩耍的孩子,长大后会更加积极乐观,而那些无法自主决定童年生活的孩子,往往长大后会变得木讷、内敛和自卑。

所以说,在3—6岁的阶段,父母应该心大一些,尽可能去让孩子探索这个世界的事物,让孩子在“玩耍”中建立自己人生最初的底色。

②6—12岁,让孩子在宽松的氛围里找到自我

从6岁开始,就要进入孩子自我依靠的阶段了,这个阶段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孩子自我掌控的意识逐渐加强,而对父母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低。

此时,如果我们以一种控制的姿态去约束孩子,反而会激起孩子的抗争,所以说这个时候,父母要学会“放权”,让孩子拥有体验权、选择权,以及可能会犯错误的权利。

但现实是,作为父母,我们常常会用“你还小”、“我们都是为你好”这些措辞来主导和控制孩子的人生。

到最后孩子的自我意识被扼杀在摇篮里,只会逐渐演变成听父母话的听话懂事的样子。

但事实上,听话懂事,放在一个年纪尚小的孩子身上,可能并非真的就是一件好事。

要知道,在孩子听话懂事的背后,可能是对父母控制下的一种无力妥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前看过一个韩国节目,其中有一位妈妈就把控制孩子做到了极致。

她会每天定时定点去查看女儿的手机,包括决定孩子今天可以见哪位同学和朋友,以及给她安排各种兴趣班。

到最后在节目上这个女生终于发泄出来了自己积攒多年的情绪,甚至声称很多次会有轻生的念头。

所以说,与其去掌控孩子的人生,不如给他营造宽松的氛围。让他在找我自我的情况下,我们再去润色,而不是我们去决定这幅画究竟该画成什么模样。

父母要学会松绑,孩子才能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路上越走越好,才能变得更加优秀。

③12岁以后,父母把节奏放慢,孩子才能成长更快

当孩子进入12岁以后,父母的管教者的角色会开始淡化,而开始变成一个影响者。

这个时候,父母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节奏放慢,用自己的榜样作用,去影响孩子。

就像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就常用榜样这两个字进行“自我约束”。

他在每天晚上七点之后,就会进入自我学习时间,这个时间里不允许任何人打扰。

也正是这个好习惯,让他的儿子钱永刚把父亲当作榜样,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直言不讳的说道:如果我家里有什么教育良方的话,那一定不是言传,而是身教。

所以说,优秀的孩子背后,往往站着的不是一个会管教的父母,而是一个会亲身示范的影响者。

原来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你父母在哪些方面影响了你?

有一位网友回答说:自我记事起,我的爸爸每天坚持六点起床看书,妈妈也是只要有空闲时间就会读书,吃完晚饭他们会出去慢跑、运动,回家之后乐此不疲的分享和交流。

而这些,就变成了这位网友后来日复一日坚持去这些的根源。

因此,教育孩子,不妨让自己“慢一点”,与其把时间花费在孩子身上,不如好好塑造自己。

要知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而且社会学的研究发现,50%的孩子有自己模仿认同的对象,而其中78%的孩子以自己父母为认同模仿的偶像。

所以,在这种榜样作用的耳濡目染下,孩子才能更好更主动的去接受父母身上的好的习惯,这一切水到渠成,没有抗拒。

03.教育孩子,有时候要讲究“宽、松、慢”

现在很多家长都很焦虑,都试图用自己的见识、认知让孩子少走一些弯路。

但实际上,无论我们怎么努力,孩子终究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想要变得优秀,就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去承载“变优秀”的代价。

而我们要做的,不是控制,而是去爱他们,去支持他们,去让他们有的选择。

正如心理学家曾奇峰所说的那样:

作为父母,我们不该拔苗助长,让孩子成为我们希望的那样,而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平台和机会,让他们成为,他们想要成为的人。

所以,不妨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掌握“宽、松、慢”的三字方针,让孩子找寻自我,看见自己世界里的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