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样的历史瞬间!
2009年12月30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其官网上公布了一则求助消息。在这则消息中,联合国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急需为塔吉克斯坦的寡妇们征集一批粮食。
在这则消息的留言区,来自世界各地的热心网友纷纷表达了他们对于这个弱势群体的祝福。一些人也慷慨解囊,为这项公益事业捐了款。
最后,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的这个项目起到了远超预期的效果。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甚至还引来了美联社、路透社等多家媒体的关注。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志)
当时人们都将镜头对准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负责人,却极少有人真正的关注在这个项目当中最需要帮助的那个“弱势群体”——来自塔吉克斯坦的寡妇们。
要知道,塔吉克斯坦位于中亚地区的“战略要冲”,自古以来就是各路商旅和军队的必经之地。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此地的人口也一直非常兴旺。

(塔吉克斯坦的妇女)
可为什么到了今天,塔吉克斯坦的境内居然会出现如此之多的寡妇呢?这个庞大的“寡妇群体”与塔吉克斯坦的历史又有着怎样的关联呢?未来这些寡妇的命运又将走向何方呢?

(塔吉克斯坦的风光)
一 闻名世界的“特殊群体”
塔吉克斯坦的寡妇群体虽然在中文互联网上名不见经传,但其在中亚地区的闻名程度却丝毫不亚于该国的领导人。
甚至时至今日,在很多中亚人看来,塔吉克斯坦这个国家就已经跟寡妇这个词“深度绑定”了。
美联社的记者曾经深度走访过塔吉克斯坦的“寡妇群体”。她们大多聚集在城市的郊区,而且生活状态非常糟糕。

(塔吉克斯坦的妇女)
一位名叫奥尔多娃的塔吉克女性在2004年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因此她不得不带着两个孩子艰难地求生。
当记者来到村里采访时,奥尔多娃家的奶牛正好病了。因为奶牛生病,奥尔多娃的家庭连续好几天都会失去收入来源。
为此他不得不一边寻找兽医,一边又进城去探寻,希望找到一些足以糊口的工作。

(塔吉克斯坦的风光)
奥尔多瓦告诉记者,村子里像他这样靠着挤奶为生的寡妇还有很多。她们的丈夫至今音讯全无,为了生存她们才不得不聚集在了一起,彼此之间也好有个照应。
其实“寡妇问题”早就成为了塔吉克斯坦的一大社会顽疾。这个仅有900多万人口的国家,寡妇的人数甚至一度超过了80万,占到了本地人口的将近十分之一。
面对如此大的“寡妇群体”和他们的生存问题,塔吉克斯坦的政府官员显然也是一群“装糊涂的高手”。
每当有记者问到关于“寡妇群体”的问题时,吉克斯坦的内政部官僚们便会闪烁其词、顾左右而言他。

(塔吉克斯坦的“街景”)
在记者们的一再追问下,他们才留下一句“一定会解决”的承诺草草离场。其实,他们做出这样的回复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事实证明,如果他们有精力且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那些寡妇断然不会像如今这样生活清苦无依。
也许有人会觉得,“寡妇群体”似乎也并没有什么困难的。毕竟如今大多数国家都已经实现了婚姻自由,他们大可以再找个男人组成新的家庭。

(来自塔吉克斯坦的“妇女”)
可是塔吉克斯坦所在的中亚地区,一直都以保守和封建而闻名。这里超过百分之98的居民都信仰伊斯兰教,他们的孩子也是天生的“穆斯林”。
当初许多妇女也并不是自愿与现在的丈夫结婚的。她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甚至都是被如今的丈夫硬生生“抢”来的。
所谓的“抢”,指的便是中亚地区颇为流行的一种婚姻习俗。在我国古代的草原部落中,也有过这样的习俗。在我国的各种文献中,这种习俗通常会被称为“抢婚”。

(塔吉克斯坦的“街景”)
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强壮的男人看上了某家的姑娘甚至是新娘子,他们便直接策马而去,将那个女人抢过来做自己的妻子。
被抢的那一家人要么找到足够的“壮丁”来与抢婚者较量。要么就只能够自认倒霉。很难想象,即便到了今天,这样落后的习俗在塔吉克斯坦的农村和郊区地带还是广泛存在的。
这种抢婚的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纪的中亚地区。当时中亚一带大都是一些游牧民族。后来这些游牧民族皈依了伊斯兰教,这才形成了如今这种男尊女卑的社会格局。

(身着“民族服饰”的塔吉克斯坦女性)
在当地的教法当中,如果一个男子“抢婚”成功便可以与这个女子举行婚礼。而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祸,女子根本没有拒绝的权利。
否则那名女子便会遭到所有人的唾骂甚至是殴打。这样的封建习俗在沙俄吞并塔吉克斯坦后达到了极盛的状态。
因为沙皇俄国虽然非常乐于扩张自己所管辖的土地,但俄罗斯沙皇显然对于如何治理地方社会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来自塔吉克斯坦的“妇女”)
只有当地的伊斯兰教长们暗示会向沙皇缴纳税收和贡品。沙皇俄国的中央政府大概率也不会干涉当地的社会事务。
所以当时本地名义上的统治者是沙皇,但实际上的统治者仍然是那些伊斯兰教长。
在苏联时期,为了解放妇女,苏联的中央政府曾经直接派遣军队进入塔吉克斯坦地区镇压反动的宗教势力。

(描绘“中亚民众”的油画)
自此以后,塔吉克斯坦地区的男女平权运动终于得到了一种“前进式的发展”。
但后来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一系列政治事件的发生,塔吉克斯坦妇女的地位又回到了之前的状态当中。
在苏联解体之后,塔吉克斯坦境内的各种宗教势力便失去了管控。曾经野蛮落后的“抢婚习俗”又堂而皇之地回来了。

(沙俄时期的“封建军官”)
在2002年的塔吉克斯坦农村,曾经有一个女大学生不愿意嫁给将自己抢走的男人,而被当地的民众用石头活活砸死。
随后这些恶徒们还将女孩的遗体送回她的家中,并在遗体前放上了一张布条,布条上面写着:这就是追求自由的下场。
由于曾经的反抗失败,在绝大多数的“被抢婚”妇女看来,他们除了接受命运的不公,几乎没有第二种选择。因为不管怎么样,生活还是要过下去的。

(苏联解体后的“街头”)
另外,在当地浓重的宗教文化中,人们对于“死过丈夫的女性”是存在偏见与歧视的。这也直接导致了那些寡妇们没办法选择再嫁。
即便是有人幸运地和其他人组建了家庭,他们的孩子甚至是他们本人都会被对方视作是家庭的累赘和麻烦。在这样一种家庭环境中生活,人们的心态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由于塔吉克斯坦的“寡妇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处在国际贫困线以下。所以她们也是各大国际组织关注的对象。

(塔吉克斯坦的民众)
对于这个特殊而又庞大的社会群体,塔吉克斯坦政府倒是没有做过多的隐瞒。因为国际社会的关注,确实能给这个中亚小国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关注度甚至是利益。
在塔吉克斯坦就不止一次地发生过“国际援助物资被贪污甚至是倒卖”的事情。但这在如今的塔吉克斯坦,根本就算不上是一件新闻。

(塔吉克斯坦的“清真寺”)
可是放眼全世界,像塔吉克斯坦这样政治腐败、社会风气保守的国家比比皆是。为什么只有塔吉克斯坦产生了数量庞大的“寡妇群体”呢?
要想弄清楚这件事情的原因,我们还需要将视线拉回到苏联解体之后的中亚地区。

(塔吉克斯坦的“清真寺”)
二 战争:使女人失去家庭
1992年,塔吉克斯坦境内爆发了旷日持久的内战。这场战争几乎波及了所有中亚地区的政治势力,参战人数一度超过了二十万人。
在塔吉克斯坦独立之后,由拉赫蒙·纳比耶夫带领的塔吉克斯坦共产党在政治权力的更迭中获得胜利。这样的结果也很快招致了国内伊斯兰政治势力的不满。
当时,“塔吉克斯坦伊斯兰复兴党”联合“塔吉克斯坦民主党”等多个反对党,共同向时任国家领导人纳比耶夫发难。

(俄罗斯境内的“穆斯林人口”)
此刻的纳比耶夫已经觉察到了一丝不对劲的气氛。他一面尽可能地与反对派进行和平谈判,一面又希望派出军队来彻底控制局面。
但是塔吉克斯坦境内这种糟糕的政治局势最终还是演变为了内战。这场本是属于塔吉克斯坦人的内战,最终却将邻近的俄罗斯人和乌兹别克人也卷了进来。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在这个不到15万平方公里的国家里反复激战。无数的底层平民被迫逃离家园,奔向邻国俄罗斯和乌兹别克斯坦。

(“苏联解体”后的社会暴乱)
这场战争最终导致了超过10万人死亡,致伤致残者更是不计其数。虽然最终通过这场战争纳比耶夫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可这个国家已经被战争打得满目疮痍。
在战争之后,无数的塔吉克斯坦女人成为了“寡妇”。他们当中的许多人甚至还在战争当中受伤成为了残疾人,只能够靠着坚强的意志维持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曾经希望通过将这些寡妇们再嫁给军人的方式来实现社会的稳定。但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根本没有多少军人愿意娶寡妇,而那些寡妇们也不愿意改嫁。

(中亚地区的“穆斯林”)
无奈之下,这件事情就被一直耽搁了下来。直到今天,“寡妇群体”已经成为了塔吉克斯坦境内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在塔吉克斯坦内战结束之后,政府曾经花大力气在各地普及“男女平等”的思想。这样做是为了将来能够使本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受益,但最终所起到的效果仍然是不明显的。
因为相比起“男女平等”的思想而言,各种封建思想在本地已经传承了上千年的时间。

(塔吉克斯坦境内的妇女)
一些地方的伊斯兰教长甚至公然站出来与政府作对,扬言谁要是敢接受男女平等的思想就会丧命。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塔吉克斯坦政府的举措再一次失败了。而人们的思想得不到解放,塔吉克斯坦寡妇们的悲惨境遇也根本不可能得到改善。

(身着“民族服饰”的塔吉克斯坦女性)
近年来,随着塔吉克斯坦国内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塔吉克斯坦人的生活似乎迎来了一点改善。
但令人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经济上的改善却并没有带来思想上的变革。不断发展的经济形势甚至又给塔吉克斯坦的已婚妇女,带来了一次更加严重的伤害。

(美丽的塔吉克斯坦女孩)
三是 经济发展了 家庭破裂了
由于塔吉克斯坦本地的自然条件实在是太过恶劣。当地的农业人口在整个社会当中的占比非常小,在沙俄时代大多数人甚至都只能靠游牧为生。
到了近代以后,虽然塔吉克斯坦地区在苏联中央政府的帮助下建起了一套脆弱的工业体系。但这套工业体系是高度依赖苏联内部体制来运行的。
在苏联解体之后,塔吉克斯坦国内的这些工业设施瞬间就成为了废铁。在这种情况下,塔吉克斯坦人都陷入了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

(塔吉克斯坦的“乡村风光”)
他们既不可能回到农村地区继续游牧,又无法在城市里获得足以养家糊口的工作。万般无奈之下,许多人只能选择逃往邻国俄罗斯甚至是更远一点的中国。
塔吉克斯坦政府看到这样畸形的社会情况,不得不开始考虑发展经济的事宜了。他们干脆与中国、俄罗斯等国达成了劳务输出协议。
在这些协议当中,塔吉克斯坦人可以进入邻国自主谋生,而作为交换,塔吉克斯坦也将对这些国家开放其内部的市场,来促进双方贸易的发展。

(街头的“塔吉克斯坦女性”)
在这些协议签订之后,不少塔吉克斯坦人欢呼雀跃。有一些人甚至走上街头,通过游行的方式来庆祝这个来之不易的“政策大转型”。
在越来越多的男人离开家庭奔赴邻国去打工谋生的时候,塔吉克斯坦的女人们便自然而然地承担起了家中的重担。
虽然按理来说那些男人们在外面打工赚了钱,要将自己收入的一部分寄回家中来养活妻子和孩子。

但许多在外务工的青年家属则对美联社的记者表示,她们根本没有收到过丈夫从国外寄来的钱。而许多人在丈夫去国外打工后不久,便收到了他们的“离婚短信”。
由于这些妇女的丈夫身在外国,就算是塔吉克斯坦政府也一时联系不上他们,无力改变的这些妇女最后就只能够默默地接受“失去丈夫,成为寡妇”这个事实。

(身着“民族服饰”的塔吉克斯坦女性)
也有一些勇敢的塔吉克斯坦妇女主动站出来,向国际媒体求助。因此他们也成为了许多欧美新闻媒体上的常客,这使得塔吉克斯坦政府的官员们非常恼火。
政府只能通过立法的方式来尽可能地禁止这种“借打工逃出国”的行为。在2004年,塔吉克斯坦议会就通过了一份法案,规定出国务工的男人不允许与其国内的妻子离婚。
但这项法律对于那些想要潜逃出国的塔吉克斯坦男人来说是根本无效的。他们既然都已经计划着要逃出国了,又怎么会在乎本国的法令呢?

(身着“民族服饰”的塔吉克斯坦青年男女)
多年以来,人们对于塔吉克斯坦政府的行政效率早就已经失望透顶。指望那些昏庸无能的塔吉克斯坦警察来帮助民众解决难题,无异于是在白日做梦。
而且就算塔吉克斯坦政府能够严格执法,对于那些已经逃到国外去的男人们,他们也是鞭长莫及的。
所以塔吉克斯坦制定的这项法律,除了应对国际上对自己不利的舆论之外,对于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女人们而言无济于事!

(塔吉克斯坦的“自然风光”)
今天的塔吉克斯坦在经济上仍然面临着穷困的境地。多年以来的“对外劳务输出”也只不过是让其国内的几个大城市摆脱了贫困。更多的人还是只能在国际贫困线以下挣扎生活。
塔吉克斯坦妇女的遭遇是无数发展中国家民众的一个缩影。在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制定的一系列贸易规则中,那些没有自主发展能力的第三世界国家只能被剥削得“永世不得超生”。
而腐败的政治制度、混乱的社会环境、保守的文化思想在禁锢他们的同时,也成了他们悲剧生活的主要原因。

(塔吉克斯坦民众的“婚礼”)
其实一个国家的民众要想过上真正幸福安宁的生活,就必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崛起和社会解放。但纵观整个人类历史,真正做到了这两点的国家却少之又少。
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当中。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靠着先辈们的忘我牺牲和不懈奋斗得来的。
但这也仅仅只是百里之行的第一步。一个民族实现复兴的道路必然十分漫长。而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总结了无数的历史经验之后,我们一定会走出一条自己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Scrap Metal For Food Scraps: A Tajik Widow's Struggle To Survive》 RFE
《Tajik IS Widows Say They're Paying For Their Husbands' Actions, But Courts Aren't Convinced 》RFE
《Tajik Widow Gunned Down at Grave》AP News
《Ashurakhon Obidova, Tajikistan "I am a poor widow, having lost my husband in the Tajik civil war"》The New Humanitarian
《UN food distribution brings New Year cheer to Tajik widow》 UN News
编辑:糖葫芦
责编:风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