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经常说,一座城市因为有了历史,才显得厚重。历史,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命脉。被誉为“东方巴黎”的上海,钟灵毓秀、历史悠久,一百多年前就令世界瞩目。

清朝末年,英国摄影师查尔斯·埃沃特·达文特,活跃在上海的每个角落,用照相机拍摄了这个大都市的城市和人文面貌。并出版了个人摄影集《上海:旅行者和居民手册》。通过这些老照片(黑白照片AI后期上色),我们可以感受到120年前上海的迷人风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02年,查尔斯·埃沃特·达文特乘坐小船,泛舟苏州河上。用相机拍摄下了河面与河岸上的风景。
一艘小船上装载了很多筐稻米,用帆布遮盖着,三名船工划着小船顺流而下。河对岸应该是个小码头,停泊着一些货船,沿岸建有中西式建筑。

这是一百二十多年前上海的南京路,已经相当繁华。街道很宽阔,街边建筑都是中式的两层楼,商铺门口都悬挂着广告旗子。街道上人来人往,有挑着担子的小商贩,还有一辆黄包车从街道上驶过。如今的南京路,两侧商厦鳞次栉比,更加繁华。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为这条百年老街增添了别样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张照片拍摄于上海外滩,黄浦江边停靠着大大小小的船只,数不清的船桅杆一眼望不到头。江堤上是一条大马路,行人如织。有的人要去乘船,有的人刚从船上下来,有的家长带着孩子游览外滩美景。这场景,不亚于现在热闹的外滩。

当时的上海外滩,有很多这样的小船,它们一般都是客船。有的靠人力划船,有的船挂的有风帆,能将乘客送到想要去的地方。照片中,一些乘客正在登船。近处这艘帆船已经把帆收起来了,竹竿上还晾晒着船工们的衣服。

这是1902年上海山东路上的情景。当时的街道并不很宽,但是很有特色。一边是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另一边也能看到一些欧式小楼的身影。照片中,一名男子雇用了一辆独轮车,让车夫将他的货物送到指定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座城门是上海的新北门,新北门原名障川门,位于今天的丽水路和人民路口。始建于咸丰十年(1860年)。当时新北门附近店铺林立,香烛、中药和豆粮为主,生意兴隆。照片中,行人从城门下走过。

1902年,春节期间,福州路沿街店铺都关门了。女人们带着孩子在路边上聊天、晒太阳。福州路,可以说是上海的一条老路了,是上海最早的也是最繁华的街道之一,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照片中,街角位置是一座规模不小的两层茶馆,面前这条街就是南京路。街上行人并不太多,马路上有黄包车驶过,还有一名警察正站在路口执勤。上海的南京路,是上海开埠后最早建立的一条商业街。

1902年,在上海一座赛马场的外面,几名江湖杂耍艺人正在表演蹬缸,精彩的表演吸引了很多人围观。当时赛马场正举行比赛,吸引了很多人围观。一些江湖艺人也会到附近,拉开场子表演助兴,一场表演下来,也能获得一些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浦江烟波浩渺,一眼望不到边。江面上几艘大型帆船,正扬帆起航。这些一般都是大型的运货船。当时,上海的大规模商品流通,是凭借海运的优势得以实现的,也就是说,海运业在上海的早期兴起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这张照片拍摄于苏州河附近。在一家酱菜店门口,堆放着很多只大酱菜缸。一名男子正在卖板栗,他面前的两个筛子里,放着已经炒好的甜板栗。一些赶集的人,胳膊上挎着篮子从他面前走过。

1902年,这条景色优美的路叫“静安寺路”,两侧绿树如荫,旁边是租界的房子。这是一条东西横贯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主干道。“静安寺路”这个名字解放前一直在使用。现在的路名叫“南京西路”。

一个下雨天,一名戴斗笠的男子,急匆匆从街中走过。背景是一间商铺,门口挂的牌子上写着“祥兴号”。旁边好像是一家小吃店。

这是一种古老的提灌水车,这种装置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了。通过这个装置,可以把河里的水提升到高处,流进稻田里。不得不佩服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才智。

绿油油的稻田里,一名女子正在忙碌着。她戴着草帽,使用的是一把长柄锄头,清除稻田里的杂草。在远处,还能看到一座高大的烟囱,那里应该有一座工厂。

1902年,上海街头。四名搬运工人,正拉着沉重的车子往前走。车子里装的货物是肥皂,非常沉重。四个人几乎把腰弯到了90度。路口中间,站着一名警察。

两名男子在做棉纱,细细的棉纱被拉得笔直。这是一种手艺活,需要高超的技术,两名男子看来是熟练工,对自己制作的棉纱非常自信,

这是上海郊区一个木材厂,两名工人正在拉大锯。他们要把整棵树锯成规整的板材。这种锯很大,需要两个人很好地配合使用,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这种工作需要出大力,虽然很辛苦,但是获得的报酬也能养家糊口。

这张照片拍摄于上海龙华寺内,照片中这座高大的建筑,就是龙华寺内的鼓楼。龙华寺是上海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古刹,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鼓楼前有一些商贩在摆摊,还有一名外国女子在参观鼓楼。

1902年,一名苦行僧站在码头边。他身穿破旧的僧袍,光着脚,没有穿鞋子。他出现在码头上,可能是要乘船去远方修行吧。

1902年,端午节。上海黄浦江上锣鼓喧天,原来一场龙舟赛正在紧张地进行。江面上,一艘龙舟正在向前飞驰,船头有人擂鼓助阵,船上旌旗招展。一百多年前,这种激烈的竞技比赛就让人热血沸腾。

1902年,上海赛马场外面,一个人热闹的露天集市。小贩们挑着担子,售卖各种美食和小商品,现场人山人海。

1900年夏,上海奎江路上,一名男子正在太阳下走路,他用一把扇子放在头顶,遮挡炽热的阳光。夏季的上海,还是比较炎热的,穿着长袍在逛街,的确很热。

1902年,上海宁波路口的景象。这是一家药房,门口装饰得很豪华。门楣上写着“采芝堂”三个大字,门口左右一副对联耐人寻味。一名黄包车师傅拉着车从门前走过。

1902年,浦东。江边上矗立着一座座冰屋,也就是冰库。里面贮存有大量的一年以上的天然冰,用于夏天的时候给鱼保鲜。史料记载“支木建厂,茨草其上,掘地为洼以贮冰。”冰库的兴盛,与当时上海渔业的发达密不可分。

黄浦江上,一艘巨型轮船正在驶过江面,高大的烟囱清晰可见。与大型汽船相比,近处,有一艘小船正在江面上游弋。这是一种比较小的客船,船上搭有棚子,可以遮风挡雨。船工划动木桨,将乘客送到想要去的地方。

这是上海街头一家店铺,主要对外出售热水。卖开水,过去是一种行当,叫开水铺或者水铺子、水炉铺子。稍微讲究的人家,在沏茶或需要喝热水时,就到街角的开水铺去打壶开水。卖开水的一般都是盘个多灶口的炉子,买口大水缸和几把座壶就能开张了。

这艘巨大的帆船,是专门运送木料的,船头描绘着精美的图案。为了装载更多的木材,船两侧都装上了大量的原木。

写在最后:时光如梭,如白驹过隙。上海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一百多年前的上海,与现在的上海相比,真是让人惊叹。如今的上海,是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更现代、更时尚,更富有活力。我们相信,上海的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