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杨禹的事情我一头雾水,雾水的原因不是因为他的状况,而是不明白为什么还要评论员这样的职位。

已经许久不看电视节目,所以印象中对于这类评论员的侃侃而谈,是很久远的事了。那时候的画面通常是,两个人坐在一边,你一言我一语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往往被称为评论员的那一个,有着比较高的地位,主持人也要高看对方。

郎咸平也曾担任过评论员,有一段时间痴迷金融知识的我,也听他的话听得津津有味。一个有能力的评论员,后来却被人不齿,实在不知应该说些什么。

或许从郎咸平的身上,大众领会到私德和学识不是正向关系的道理。但是杨禹到底怎么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配图均源自网络)

我想起自己的经历,先不说杨禹的事,听一听我的经历,你或许就会明白年轻人到底在反对什么。

一个评论员的身份,需要让年轻人尊重。可一个评论员说的话,才是让年轻人尊重的关键。这届年轻人真的不太好糊弄,长远来说,这是优点,短期来看,势必对某些摇头晃脑的专家形成强烈的冲击。

年轻人有了自己的思想,不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是为创建美好生活的资本。然而,有思想的年轻人,毕竟不容易被带路,俗话说高山仰止,若是前头的山并不高,只不过被一片乌云遮了顶,那么有些见识的人肯定不会任由自己被欺骗。

因为曾经从事过编辑的工作,我接触到不少的文化人。有些文化人不仅仅有着优美的辞藻,在社会面上的身份他们也能得到大众认可,甚至会被一部分人捧着去夸赞。

这样的人,按道理应该是让人仰望的,让人钦佩的。然而在更近一步的接触过程中,我才发现我与他们不是也永远不可能成为同一类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回邀请一个大咖来主持面试工作,他本人毕业于名校,文采了得,人看上去也彬彬有礼,跟其他以文人自居的文化人不同,他身上没什么傲气,平易近人。

然而在通知对方结果的时候,我实在是没有料到他会说那样多的话。倘若一个电话通话是10分钟,那么他用9分钟告诉你你的能力很强,希望你能越来越好,再用最后一分钟或者半分钟给你结果,没错,结果就是不行,不录用。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样说话没问题,也是很细心地为对方考虑,不让对方伤心。但实际上这前面大多时候的电话都是无意义的。对方既然能来有一定门槛的地方参加面试,他又怎么会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如何。

与其高高捧着让他开心和期待,不如直接给到对方一个结果。用甜言蜜语麻痹对方思考,却在被吹上天的时候把他从悬崖往下拉,这不是细心贴心,而是让自己置身事外的妥帖。对我来说,那百般修辞的言语就是虚伪二字的代名。

假大空的话连这样迟钝的我都听得出,那些年轻人会不知道吗?如果这就是年轻人步入社会接触到的第一类人,那么还不如永远活在自己的乌托邦。

这个世上说实话的人不是不多,只不过被更多的浮夸人士遮掩,显得世上很多东西都做作。

我想许多年轻人之所以反对和不喜欢杨禹的言论,跟我当时对那位大咖的印象应该是一样的吧。

我们会因为对方的身份尊重他,是因为我们被培训和教育过身份有高低,但是我们不因对方的身份而去做直接不经思考的判断,那是我们生而为人基于人性的价值所在。

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自己的思考,那跟机器人没什么两样。对杨禹的批判,不是年轻人在无事生非,一件事不能永远只偏向其中一方,而应该批判性地看待矛盾,只有这样才会有进步的可能。

究竟是年轻人在挑事儿,还是评论员说空话,其实人心自有定论。一个人说有老虎可能不是真的有老虎,三个人说有老虎也可能真的只是人云亦云被欺骗了,但是如果一千个一万个人都说有老虎,你还在蒙着眼睛说不可能有老虎,到底是谁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