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60年1月,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宋代周。

此时摆在新帝面前的是一个裂变的藩镇割据混乱局面,如何统一中原,将政权统治于大宋之下,成了宋太祖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由于赵匡胤对藩镇割据和军将对皇权造成的威胁感同身受,因此他认为当务之急的做法就是必须消灭藩镇作乱现象,使社会重获安宁,不至于再次成为一个短命的政权。

那么,终结五代乱世的宋朝,采取哪些措施避免藩镇重蹈覆辙,而稳固政权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 加大力度集中皇权

自朱温灭唐后,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五代十国的分裂动荡时代。

藩镇割据、武夫专权,统治者来回更替,随之而来的战争与暴政,使得百姓流离失所,政治严重破坏、经济加剧下滑,到处是凋敝凄惨景象。

尤其在五代藩镇的辖区,百姓承担了沉重的的赋税、兵役、劳役及剥削,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进一步加深了社会危机。

赵匡胤建宋代周后,为了统一天下,在前任统治者的基业上,励精图治,进一步鼎新革弊,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政局,基本避免了藩镇乱局现象。

1、 将政权集中于皇权

赵匡胤治国,有个基本的理念就是“防弊之政”。由此,他对中央政治的权力构架进行了重新设置。

首先,在政事堂设置副宰相,宰相与副宰相合称为“宰执”,共同执掌朝廷政务。

其次,设置“枢密院”,由枢密使负责军队调配,但没有统领权。

再次,设置“三司”,主要负责全国的财政。

最后,削弱节度使统辖领地。

节度使最开始仅作为军事统帅,起到掌管军事、防御外敌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随着战争需要,逐渐掌握了军事指挥权、财政管理权、行政处置权,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因此必须收回其管辖的支郡,归属中央。

另外,中央又设置一个通判职位,用以制衡监督地方官,从而弱化知州府地方长官的权力

史籍载:“诏设通判于诸州,凡军民之政皆统治之,事得专达,与长吏均礼。”(《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

如此种种,政权归于皇权,中央得到了高度的集中统一。

2、 将军权集中于皇权

俗话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古代帝王对于有功之臣基本遵守这样的法则。

然而宋太祖赵匡胤却另辟蹊径,通过“杯酒释兵权”的和平的方式,以及丰厚的物质诱惑,解除了石守信、高怀德等高级将领的兵权。

由此,使君臣之间,两相无猜疑,上下相安。”(《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此外,赵匡胤又大刀阔斧的改革军队权力架构,以“强干弱枝”的办法,扩充队伍,加强整顿,使京师禁军成为全军的“精锐之师”。

据记载,地方“诸镇皆自知兵力精锐非京师之敌,莫敢有异心者。”(《司马光·涑水纪闻》)

除了以上措施,北宋王朝还撤消了禁军统领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等重要禁军职位。

新设置“三衙”,分掌禁军领兵权,实行将兵分离,彼此相互监督与制衡。

还规定武将不能参与最高军事机密,以此削弱武将权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将财权归拢于皇权

自从有了藩镇割据,许多地方统治头目在自己的小地盘横敛暴征,除中饱私囊外,剩下钱财留为军费,很少上交朝廷纳贡。

鉴于此,赵匡胤将税赋汇聚中央的渠道重新梳理,分别设置主抓全国的财政工作的户部、度支、盐铁三司。

此外,朝廷又建立了由皇帝亲自掌控、财力雄厚的“内库”,用以全面控制国家财政,成为提高并巩固皇权的物质基础。

与此同时,在地方上也专设官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从而监督和征收各种税目,上缴中央财政机构。

由此可见,北宋在加强对财权的控制方面,可谓面面俱到,严谨周全。

二、 重文轻武统治现象

1、 加强文人地位

赵匡胤当政后,深知前朝之所以政权频繁变更,主要是文武关系畸形导致政局混乱。

于是,为了扩大统治基础,赵匡胤实行乱世用武治世用文政策,他下令修复孔庙,开设儒馆,修复国子监学舍,对这些文臣人尽其才,切实发挥他们的作用,从此士大夫的地位真正的确立起来。

赵匡胤虽然是一介武夫,但他自幼酷爱读书,极其欣赏和钟爱那些饱读诗书之人。

据史料记载宋太祖:“独喜观书,虽在军中,手不释卷。”

就这样,在北宋初期,全朝上下掀起一股读书风,文人武将都利用点滴时间读书学习,为北宋文治的大政进一步夯实了根基。

宋太祖秉承重文抑武思想,颁布法令上到宰相,下到政事堂和枢密院的长官都由文臣担任,就连地方官员也被一些有文才的干将所取代。

不仅如此,对地方统军屯驻的禁军也派遣文臣担任经略史、安抚使等军事长官,由此开启了文人政治的统治时期。

2、 改革科举考试制度

在宋朝以前的历代王朝,其朝廷对参加科举考试的选拔制度极其严苛,只有士族官僚子弟才有资格参加考试,那些寒门弟子只能望洋兴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到了宋朝时期,一改先前科举制度,无论富绅门庭还是卑贱地位,无论三教九流还是贩夫走卒,只要有能力都可进行应试竞争。

而且为了鼓励大量读书人有机会进入朝廷或者地方任职,对于那些家境贫寒、偏远地区的应试举人,朝廷还发给一定的食宿补贴。

此外,北宋又加强了复试和殿试制度,试卷也必须由3位不同的考官分别批阅,皇帝亲临主持殿试,绝对体现了科举考试中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北宋的科举选拔制度如此严格,彻底根除了考试中徇私舞弊和偏袒包庇现象,而最终被考取的才子绝对都是人中之龙。

据说,当时19世纪时的英国就曾经效仿北宋采取了类似的人才考试和选拔制度。

北宋科举制度的改革卓有成效,坚决杜绝了官场的暗箱操作和裙带关系的腐败现象。

三、削弱藩镇作乱的影响

1、 对社会政局的优势

赵匡胤代周建宋,既顺应了时代潮流,也促成了民众渴望统一的要求,可谓两全其美。

赵匡胤登基后非常重视对社会的重建与秩序的整治,坚决摒弃五代时期颓废的社会风气,开始崇尚文明、弘扬道德,并逐步推动整个社会由乱到稳。

作为一个有着雄心壮志的帝君,赵匡胤继承了后周未竟的大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对唐末及五代以来混乱局面加以拨乱反正,可以说其历史地位和建树也为后人所瞩目和敬仰。

除此之外,宋太祖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为了减轻农民的徭役,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对于新开垦的土地一律不交税。

在商业方面,宋太祖也绝对推崇,从各方面促进商业经济流通,使得王朝出现经济繁荣局面。

北宋由于大力推行“权力制衡”和“重文轻武”的政体,使得二百余年的藩镇割据混乱的局面得以终结,基本上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这不仅解除了黎民百姓饱受的战争苦难,也建立了一个相对清明和谐的社会,为大宋王朝的三百多年统治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2、 改革后的弊端

尽管北宋结束了藩镇割据带来的分裂纷争局面,对国家统一加强了维护和巩固,但也由此出现了一些弊端。

从表面看,各种政权都集中于皇权成了加稳固皇室的力量,但由于地方各级官员权力分散且相互牵制现象,导致机构里的人员设置重复,办事的效率只能有减无增,而且很多官职职责分不清,管理极为混乱。

此外,在各方面制约下,地方武装战斗力被削弱,这不仅束缚了军事官员的指挥才能,还使得一些强大的武装力量不复存在,如果与北境的一些凶悍的异族发动战争,无法与之抗衡。

此外,赵匡胤的重文政策,尽管使统治集团内部畸形的文武关系得到了调整,但也带来了官僚机构过于庞大现象。

财政的入不敷出,又导致冗官、冗兵、冗费的问题出现,这样就影响影响了宋朝的国力,导致国力积弱过重,无法与外族政权进行争夺,尤其到宋朝中期就出现了积重难返的局面。

据史料记载,宋太宗时,兵力仅有30万,而到宋真宗初年,兵力猛增至60万,等到宋仁宗时,兵额已达到140万。

数量如此多的兵力,中央不仅要支付他们每个人的“月钱”,还有其他明目赏钱,再加上驻屯费用,负担之重可想而知。

总结

五代动乱期间,战争频繁,民不聊生,使得社会动荡不安,处于混沌与黑暗之中。

尽管各朝对五代藩镇的军事武装力量进行大力削弱,但却没能解决主要的军需体制。

赵匡胤当政后,进行的大刀阔斧的各项改革,终使得藩镇作乱现象彻底根治,这一伟大壮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匡胤之“得天下”与“治天下”》

2、《不防学学赵匡胤》

3、《藩镇与节度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