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月来,动力电池回收赛道不断升温,各路玩家不断涌入,其中不乏终端车企、电池供应商、材料企业以及第三方回收公司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材料企业布局回收是想打造一个闭环产业链,通过电池回收来获得所需原料,降低采购成本;车企一般会采用跟电池回收厂合作的方式来布局业务,车企端有大量退役电池资源,有供应渠道优势;电池制造商一般主要回收以前自己生产制造的电池,现在很多电池制造商在设计开发阶段就会考虑到后面的回收环节,所以后续电池的拆解处理也会相对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能盈利的低成本废旧电池材料提取技术还没有出现,材料循环利用的价格基本上与矿山开采原材料形成价格倒挂。另外,巨量废旧电池造成的污染也与日俱增。多重因素影响下,电池回收市场迎来了布局热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助力。2022年下半年起,不少资本将目光投向回收市场,频频完成大额融资,相关企业经济价值逐渐凸显。

“电池回收做到成熟阶段,大部分也是赚加工费,谈不上高利润。如果出现一些新商业模式,比如做到梯次利用阶段,利润会稍微高一些。”吴辉表示。

有业内人士提醒,虽然动力电池“退役潮”已经来临,但真正的“爆发期”仍未到来。“我们认为所谓的爆发是指集中报废期,预计在2025年左右出现。目前政策方面一直在推动换电模式的发展,换电模式的推广将有利于汽车制造商和动力电池制造商作为回收主体提前锁定废旧电池来源,实现批量回收,从而提高回收效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