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角色并不完美,但每个人都有烟火气

《他是谁》里让人最有代入感的设定,是每个角色的立体性和多面性

市里的警局里除了有办案的争执,还有亲戚关系,有新制度年轻人和老警察经验办案的冲突,也有升职的烦恼和空降的领导。

警察同事不是一腔热血专门为主角服务的「背景板」,而是一个个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的真实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警局里年纪最大的刘顺奎,除了查案时配合主角之外,在生活中也是卫国平的好朋友,会在他陷入自我怀疑时安慰他,也会帮他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比如警官老宋为人圆滑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做争取,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坚持原则,把审讯的机会让给卫国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角卫国平的设定也是复杂的,开篇他就没有大男主的光环,没有完美的性格,在很多时候办案也会因为自己错误的判断导致案子进入僵局。

他是「执着」的,在队友陈山河在男主面前被杀后,卫国平心里就种下了抓到凶手的念头,甚至可以说是「报仇」的念头。

身边人对他的怀疑让他想要找到凶手的愿望更加迫切。

调查的警察说明明你离他更近!

陈山河的弟弟在墓前质问「为什么让我哥一个人去杀坏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这种迫切有时会让他在办案中失去了客观性。所以在另一个强奸案中,他执拗的认为找到了88碎尸案的凶手而进行了错误的审问,导致案件陷入了僵局。

但不难看出,卫国平这个角色是一直在成长的,虽然刚开始并不完美,但随着经验和年纪的增长,他变得更加坚定和客观。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和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加完美。

很显然,观众也更喜欢这种陪伴式成长

02 破案场景还原,没有万能天眼

因为案件背景设定在90年代,所以剧中的破案基本没有高科技,找碎尸都是靠几个警察在垃圾堆里不断的翻,部分网友直呼“好恶心”;拿到疑似证据时还需要立马送到省里检测DNA才可以。

警察之间联系都是用BB机,甚至给犯罪嫌疑人抽血的时候,明显能感觉到是真的在抽血,这种真实性让人直呼代入感好强。

当然最让人感同身受的一个剧情是警察在确定被害人是谁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电脑网络还没有普及,警察只能挨家挨户的排查,挨个找人录指纹比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位老警察在看完之后对这个细节给予了肯定,他说“在那个年代就算得到了受害人得尸体,也没办法立刻确认身份,只能通过不断的推测和实地排查确认,所以很多案子都延误了最佳破案时机”

这些对环境的还原度也让这部悬疑剧收获了不少好评,相比于某些流量演员,一开场就自带过目不忘的能力或者只靠思考就能找到案件线索的剧情,这部剧明显更符合实际情况。

03收获官媒好评,却意外引起争议

在《狂飙》之后,其实很多人都不看好张译又出演警察,网友觉得短时间内两部刑侦剧都出演相同的角色会让人串戏,但张译又一次用实力证明了自己。虽然角色职业相同,但是细微之处能看出来两个角色性格完全不同。

就连CCTV电视剧也亲自下场评论,称《他是谁》是悬疑剧里的火车头,做了一个好的开端和榜样。

但虽然这部剧制作精良而且案件还原,但这样的电视剧还是得到一部分网友的担心。有网友认为这样的惨案不应该大肆宣传,一是因为这样有宣扬暴力犯罪的嫌疑,二是因为他认为重拍重大犯罪案件会激发社会的阴暗面,引发社会心理问题。

这种重大案件是否应该翻拍?我认为这是有必要的

一方面这种影视形式不仅会被有心理疾病的坏人看到,更多的是会被「普通人」看到。真实案件改编的电影能让普通人更注意对自身的保护,了解人性之恶才会加强自我安全意识

另一方面很多案件发生后都因为社会影响力不够而导致更多同类案件发生。韩国电影《素媛》《熔炉》等电影通过真实案件改编,一经播出在社会引起广大关注。《熔炉》播出后更是使韩国修改法律条例。可以说这种影视化能够扩大影响力,在社会层面引起反响从而保护更多人免遭伤害。

你们喜欢张译的演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