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来讲一讲老北京的历史小细节。大家现在每天打开水龙头都会觉得自来水司空见惯,打电话送上门的桶装水也是习以为常的,今天我们来看一下旧时代普通人是怎么解决生活用水的。

在老北京过去有个说法叫做“南茶北水”。这指的是北京的地理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边有玉泉山等处的泉水,水质好;过去多为皇家使用。南边交通便利、人口密集,但水质偏硬多为“苦水”,沏茶并不好喝。

帝王家是剥削阶级的金字塔尖,其他略有条件的官宦人家并不能和皇帝一样享受玉泉山水,他们也都是在北京城内各甜水井买水吃。例如北京东城区现在还有大甜水井胡同这样的地名留存,这条胡同里还有曾经的爱新觉罗溥伦贝子府旧址。

根据清代留存的史料记载,在王府井附近一个规模较大的甜水井的井主有时每日居然可以仅卖水就收入53两白银。

普通百姓没有这个条件,经常会使用地表的水或者私自打井,经济条件较好一点的人则会同时买甜水一起使用。由于过去八旗兵发的钱粮都是仓里的陈米,也就是俗称的“吃老米的”,因老米煮饭并不好吃,市面上流传着一种说法,要用碱性大的苦水井的水煮这种老米。

由于技术制约,当时普通的水井多为苦水,清代这样的普通的井叫做“官井”。这种官井就是供周边普通百姓汲水用的。官井当中也有苦水井和“二性子水井”之区别,“二性子水”指的就是不那么苦的水,水质相对软一点的意思。

据清朝资料显示,当时北京城内有701口井,城外有557口井,共计1258口井,供全城使用,但是这些井当中的甜水井非常稀少,就连“二性子水”都非常稀缺。

八旗兵营当中雇佣有专门管理水井的人,这些人大多数是来自山东的失去土地的流民。在清朝灭亡之后,这些水井的管理者摇身一变成为民国政府的水井承包者,仍然会雇佣自己家乡来的亲友,进而把这个行业把持住,形成一种类似行会的制度。在过去掌握某处水井和周边街巷用水的人叫做“井窝子”。因为这些人要把水井周围搭起窝棚,不让普通人随便用辘轳大量打水,并且催生了新的行业,也就是“送水上门”——卖水。由于普通百姓每天生活离不开水,这是一个垄断性很强的行业。这个行业把井水资源攥在手里,以前公用的苦水都能拿来卖钱,就别说甜水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末的“井窝子”。)

(民国时期北京公用自来水井,铺设的自来水管道当时只是极少数非富即贵的家庭才可以享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在取水的水伕。)

(这是老北京“井窝子”送水的情景。)

“井窝子”送水是用独轮车,车上安放两个木质水柜,如果柜装满的时候水重量大约等于现在的0.5吨,走街串巷推着水车卖水是个非常辛苦的力气活。在有些井主形成气候以后,他们也会像送快递一样雇人推车按既定路线每天卖水。天还不亮的时候,这些人就在路上了,一般在六七点钟之前,水车就会送到胡同里。有一些用户是零买,还有一些按月记账交钱,由于过去人受教育程度比较低,多数是由水伕画记号来记账的,还有的直接买水牌,水送到家以后再把水牌还回去,这种方式和现在的桶装水卡有点相似。到了过年的时候,送完水以后,住户为了表示吉利,不能让空水桶出门,就要打赏几个铜子儿叫做“压筲底钱”。

在那个不平等的剥削社会里,这个行当也有着森严的等级区别,在水费里,井窝子的主人拿七成或以上的大头。

(资料:1908年,清政府成立了“京师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袁世凯幕僚周学熙任公司“总理”,开始筹建北京首座水厂——东直门水厂。水厂设备均为德国产品,1910年东直门水厂正式向市区供水。当时采用了三种售水方式:一是在街头巷内安装公用水龙头,凭水票取水;二是雇用水伕送水到户;三是直接把自来水管引入家中,安装专用水表计量销售。但是,自来水从水管流出时,会常伴有水泡,因此京城百姓认为自来水是“洋胰子水”,不能喝。)

像这种当时来说非常高端的自来水是北京市绝大多数居民无法想到的,直到民国初始,当时北京买这种自来水的人只有3000多人。例如,如果在家中安装水龙头要30多个银元,所以绝大多数人还是倾向于从水车购买饮用水。这个时期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机井,老百姓俗称马神洋井,就是Machine well的音译。机井比手工打的井要深,水质也要好一些,作为昂贵的自来水和并不方便的水车的补充,受到大家的欢迎。

随着生产力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走街串巷的水车也就消失在了历史当中。当您打开自来水龙头的时候,请想一下我们每天随处可见的自来水却是一个世纪以前千金难买的东西。感谢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同时也要注意节约身边的资源。

(参考资料:

《老北京的生活》山东画报出版社

《老北京有意思》北京日报出版社

《京味食记》北京日报出版社)

(本公众号医疗健康相关系列永远免费,欢迎点击参考,关注公众号还有更多精彩!原创不易请多支持,非营销号,一切资料均自己搜集和学习,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请联系,拒绝抄袭。医疗健康科普类免费阅读,欢迎转发,打赏随意,永远不带货,没有广告。大家一定要点个在看,微信系统才能推送给更多的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