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有一户人家,六口人均患上艾滋,被称为"中国第一艾滋家庭"。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落得如此下场?

李孝清是四川人,他居住的小镇大部分人生活贫困。家里的长辈都靠种植几亩薄田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很多年轻人对这样的生活并不满意,李孝清也不例外。大家都想找个轻松又赚钱的活儿。不过,镇上的年轻人又学历低,很难找到他们理想的工作。

于是,卖血便成为了当地赚快钱的唯一方式。不过,在当地正规血站需要卖血者通过严格体检才可以卖血。

而这一规定给李孝清和弟弟李孝春造成很大的困扰。他们一下子没了收入来源,就在他们一筹莫展时,一位村民透露出一个好消息。

据说在河南卖血没有这样严格的要求,不需要体检还不用限次数特别方便。李孝清听了这个消息心动不已。

后来,他还了解到最早去卖血的那批人,身体上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很快,李孝清带领家族里的人一同前往河南卖血,他弟弟李孝春也在其中。

其实,李孝春家境比哥哥还要贫穷,他一直想要去卖血赚钱养家。不幸的是,他在正规血站体检被查出乙肝病毒。

无奈之下,河南那个不用体检的血站便成为他唯一的希望。在李孝清的带领下,他们到达了河南的黑作坊血站。

当时,李孝清发现这个血站环境极其简陋,血头租的是几间便宜房子,卖血者都拥挤地住在里头。等到需要抽血时,血头再一一把大伙叫来。

然而,让李孝清更加担忧的是,血站抽血用的针头和胶管都是共用的,甚至连离心机也只有几台。

李孝清深知,这样不经过消毒和杀菌的操作对于献血者来说非常危险。而卖一次血也只有50块钱。

此时,李孝清有些失望,因为自己是奔着挣大钱来的,区区50块并不能满足他的需求。

不过,手里并不宽裕的李孝清也没有更好的出路。为了挣更多的钱,他只能咬牙坚持。

每当身体好时,他一天还会卖两次血,100块钱的收入也让他心满意足了。

在河南两个月,李孝清记不清自己卖了多少次血,而弟弟李孝春却清楚地记得自己卖了24次血,收入1200元。

在这期间,兄弟俩目睹太多因为卖血频繁,导致身体虚弱猝死的卖血者。

李孝清曾看到,一个湖北人抽着血,突然晕倒在地再也起不来。而血头避免警察找上门,直接把尸体扔到水沟里了。

同样,李孝清的一个老乡,因为抽血时血管不通,血站工作人员竟然用铁丝乱捅。后来,导致老乡手臂发生感染,不得不截肢保命。

虽然卖血赚钱容易,但是除去生活开支,其实也所剩无几。

与此同时,李孝清感觉自己身体很快出现异常,他频繁发高烧,身体也虚弱不少。他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但因为经济不允许,没有去医院检查。

不过,他认为这肯定跟卖血有关。

后来,李孝春也出现了同样的症状。两人都没有去大医院检查,买了些退烧药吃好后,他们决定返回家乡再做打算。

回到老家后,兄弟俩像往常一样过日子,身体还没出现太大的问题,因此两人都没去医院检查。

直到第二年的7月份,那时是农忙季节。李孝春发现自己挑不起两箩筐谷子,还出现频繁拉肚子和四肢无力的症状,稍微活动下还会出一身虚汗。

后来,之前镇上一起去献血的两人确诊艾滋病,李家兄弟俩心里不禁害怕起来,才想到去医院检查身体。

为了安全起见,兄弟俩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带上家族一起卖血的十几个人一起去防疫站检查艾滋病。

果然,李孝清兄弟和李孝清的女婿,还有他两个儿子李本刚,李彬和妻子李薇都患上艾滋病。当年最早卖血的那批人也无一幸免。

此时,李孝清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为何自己努力生活,却活成了这般模样。

后来,李孝清因为经受不住艾滋病的折磨痛苦离世,年仅54岁。生前,他为了避免更多人像他一样遭遇不幸,将自己的经历公诸于世,警醒世人。

如果,当初李孝清不受卖血赚快钱的诱惑,踏踏实实地在当地做农活,用粮食换取微薄收入,也许就不会有如此悲惨的遭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绝不轻易在不正规的血站卖血换取身外之物。美好的生活应该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获得。贪念越多失去更多,大家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