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千亿大白马市值缩水严重,尚未全面集采之际,长春高新股价多次被“吓崩”。如今来看,虽市场一度担忧集采会影响长春高新的业绩走势,但在集采降临之前,长春高新已显疲态。

短暂回调两个月后,长春高新再度盘中闪崩跌停。

3月17日,长春高新放量跳水跌停,截至晚间收盘报166.33元/股,成交额创逾7个月新高,半日内公司市值蒸发75亿元。

盘后数据显示,四机构合计卖出4.43亿元。尽管二级市场如此震动,但公司仍回应暂无异常,不少投资者一度猜测或与生长激素集采及2022年财报业绩有关。

回顾2022年至今公司股价走势,长春高新可谓是“妖”。细数三次跌停和四次涨停,多与公司业绩及集采消息有关,从2021年股价高点计算,长春高新已经跌去近七成,市值蒸发约1400亿元。当前,公司尚未披露2022年财报,长春高新方表示年报尚在审核并未提交,但市场已流传出子公司金赛药业出现负增长的传闻。

实则,自2019年金磊拿下金赛药业剩余29.5%股份后,金赛药业便成了长春高新业绩的“生长激素”,在2021年百克生物拆分上市后,该板块业务估值已接近明牌,因此金赛药业成了最大的变数。

长春高新闪崩跌停,

四机构合计卖出4.43亿

3月17日早间开盘,生长激素龙头长春高新年内首度跌停,截至收盘,报166.33元,全天成交额超37亿元。

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四机构合计卖出4.43亿元,深通股卖出2.75亿元并买入4.53亿元,两机构买入7943万元。

对于公司股价波动,环球老虎财经以投资者身份致电长春高新方,得到的回应是公司经营一切正常,也无集采相关任何消息。此外,当前公司尚未披露财报,相关数据尚在审核未递交。

而毫无征兆的跌停一度让投资者摸不着头脑。长春高新的跌停也顺势带崩了一众医药股,对此有业内人士猜测表示,或许与近期基金调仓中字头和AIGC概念股有关。

作为医药行业的大白马,长春高新是众多公募基金青睐的标的,一直以来该股基金持仓比较重,然而从长春高新最新机构持仓情况来看,其持股总数与基金家数数据也反映出,机构对于长春高新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截至2022年四季末,共116家公募基金持仓长春高新,然而该数据在2022年三季度则是150家,其规模也从2022年三季度的5566万股减仓至去年四季度的4087万股。

其中,最偏爱长春高新的是交银“三剑客”之一何帅,2022年四季度,其掌管的多只基金重仓长春高新,合计持有市值达13.794亿元。

何帅向来偏爱医药股,在2022年底在管的产品规模有209.19亿元。其中,掌管的多只产品前十大重仓股依次为:宁德时代、爱美客、药明康德、泰格医药、长春高新、恩捷股份、迈瑞医疗、爱尔眼科、爱博医疗、药明生物。

而当前来看暂不得知何帅是否调仓长春高新,但一众机构减仓的背后也折射了长春高新的“隐疾”。

高成长背后的“隐疾”不断

从此前公司披露的三季报数据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长春高新实现营收96.46亿元,同比增长17.09%,净利润34.65亿元,同比增长10.09%。

虽然实现营收与净利润的双增长,但两者增速均低于上一年同期。在长春高新优异业绩的背后,也隐藏着几个财务指标的异常。

从业绩贡献度看,2021年,金赛药业占长春高新总营收、净利润比例分别超过76%、98%。2022年前三季度,金赛药业占长春高新总营收、净利润比例分别超过81%、100%。

其中二季度营收28.57亿,归母净利9.82亿,呈现首次环比下降。此外,中报显示,长春高新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分别同比增长29.84%、52.07%和52.62%,远高于营收增速。

这也意味着长春高新的业绩依赖于单一产品,金赛药业作为长春高新的业绩命脉,净利润增速有所下滑。

对于金赛药业而言,生长激素存在集采及降价风险,而长春高新为了抓住医院渠道随之而来的高营销投入也是一大支出。

从近五年数据看,长春高新的销售费用占营收比重一直高于28%,而在同期内,其研发费用则占营收比重低于10%。

反观公司的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却从2018年的0.68亿元涨到2021年的2.08亿元,占研发支出总额的18%左右激增到30%左右。

虽研发资本化对一众创新药企来说是趋势,但将部分研发费用资本化后,可以让财务报表“好看”些亦是事实。

直观的结果便是从财务报表来看,长春高新净利润“好看”了,但此举亦被市场认为有“粉饰”业绩嫌疑。

此外,公司的应收账款从2019年的8.95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3.55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应收账款更是增加近11亿,增幅达 77.3%。

作为评估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的有力辅助证据,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对净利润的比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的真实现金盈利能力及经营成果回款情况。

此前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金赛药业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20.57亿元,净利润为19.76亿元,净现比超过了1,2020年,金赛药业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增至26.04亿元,但净利润却增长至27.6亿元,导致净现比跌至小于1。

而从2022年中报数据来看,金赛药业的净现比下跌至0.65。

集采色变,

长春高新能否重回千亿市值

作为东北地区最早一批上市的公司之一,长春高新其业务涉及生物制药、基因工程和房地产等多个领域。

当前来看,公司的利润主要来自于旗下两家子公司——金赛药业和百克生物,其中,金赛药业的九成以上营收来自于生长激素业务。

而随着百克生物业务在去年被拆分上市,长春高新的估值变数主要取决于金赛药业。对于投资者而言,生长激素集采的进行可能会直接影响到生长激素业务的好坏,从而进一步影响长春高新的估值。

医药采集也意味着此后的生长激素市场必定是竞争激烈,如若放弃采集,价格战中必定是同行进入采集项目的企业具有优势,而如果顺势跟进采集,金赛的利润则受损。

当前,生长激素市场中存在3种不同的规格:粉针、水针、长效水针。虽然粉针售价最低,但需要先进行粉剂溶解,增加了药物二次污染的风险,并降低了患者意愿,而且长期使用会产生抗体,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疗效。

水针应用蛋白水相稳定技术,解决了生长激素在水溶液中空间结构不稳定的问题,并且具有更强的生物活性、更高的稳定性和更好的疗效。长效水针相当于水针的升级版,体内半衰期得到大幅延长,患者使用的频率也从每日一针改为每周一针,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但与普通水针每年5万的用药成本相比,长效水针的价格大约在13万左右。对比三种不同规格的针剂,它们主要差异点不在于疗效而在于依从性,患者用药体验越好的针剂售价越贵。

集采的目的是降低药价,长春高新的生长激素业务正是集采范围之一,这意味着公司将不得不面对价格战,进一步压缩其利润空间。

近些年金赛药业不断积极拓展边界,如进入辅助生殖、阿尔兹海默症等全新领域,但这些想象力并不足以彻底改变投资者的预期,若集采价格正式施行,无疑将对全国生物激素市场产生较大影响,而长春高新的辉煌时刻或将定格在过去。

责任编辑 | 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