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提起灾难,人人都怕。人类很有智慧,常想着利用各种办法来规避灾难,比如利用高科技,来发明一些药品,解决人肉体上的病痛,但对于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时,却毫无抵抗力。
在浩瀚的大自然的面前,当大自然发怒的时候,骄傲的人类犹如蚂蚁一样的渺小,更像刀板上的肉,任其宰割。
1970年在秘鲁发生了一场地震,这场灾难带来的雪泥石流,从而引发的灭绝性的破坏,不仅当地的百姓无一生还,而且还让一座城市彻底的消失了,这就是荣加依城的地震。

(可怕的雪崩)
一、白色死神,雪崩风暴
为什么人们把雪崩称为白色死神?因为雪崩的杀伤力极大,不仅可以毁坏山上的植被,还会将沿途的建筑、交通路线、通讯设施全都破坏。
雪崩是由山上大量的积雪造成的。虽然当大雪洋洋洒洒的从空中飘零时,可以带来迤逦的风景,但也可以带来致命的危机。在常年积雪的山上,轻微的震动都可以引起雪崩。
造成雪崩的原因也很多,当积雪层的结构发生变化,比如内部晶体化,或者是因湿雪而影响到雪层的稳定性,或者当狂风把积雪迁移到山脊上形成雪檐,这个时候只要外界给予一点的震动,比如地震,动物走动的声音,或者大声喊叫的声音,都可以引发雪崩。

(时常出现“白色死神”的瓦斯卡兰山峰)
雪崩时的速度相当的快,几乎是以每秒20—30秒的速度前进,而且可以借着山体高处的重力作用一滑到底。
二、荣加依城,雪葬山下
荣加依城曾经是南美洲的秘鲁国家的一个城市,景色秀丽风光宜人,尤其是滑雪爱好者的天堂。在秘鲁有50%的区域都是山区,山上终年被雪覆盖,是人们度假的好去处。
位于安第斯山脉上的瓦斯卡兰山峰的雪景,堪称是世界上雪景风光的天花板。瓦斯卡兰山峰海拔6768米,是秘鲁境内最高的山峰。

(瓦斯卡兰山)
瓦斯卡兰山峰虽然很美,但却是个危机四伏的山峰,常常发生雪崩,当地的居民都见怪不怪的,把“雪崩”戏称为白色死神。美丽的荣加依城就建在安提斯山脉上。
西临太平洋的秘鲁位于安德烈地震环上,这个地震环属于科迪拉山系,总长1.5万公里,横穿南美洲西侧,整个安第斯山脉,也正好在这个地震带上。
1970年5月31日的下午。在15点23分的时候,钦博特海湾以东的太平洋近海海底发生了地震。海底的断层突然发生了位移,剧烈的错动持续了50秒,秘鲁国家约有10.4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感觉到了震动,在秘鲁国家光房屋建筑被地震波震塌的,就有29多万幢之多。

(地震后的街道)
经历过地震的幸存者说,当时房屋倒塌时就像豆腐渣一样,顷刻倒在了地上。地震先从钦博特及其东部地区的瓦廉卡、楚基卡拉开始,居民都说在白天听见了轰鸣声,从地下发出,好像千百台汽车一起发动,但人们根本就没有想到会是地震。
当人们看到楼房开始摇晃,才意识到是地震,想要逃离时,已经来不及了,地面已经裂开了大大的口子和裂缝,房屋和街上的汽车直接掉入了深不见底的洞里。居民们陷入了惶恐和绝望,因为无处可逃,不知道哪个地方才是安全的,可以躲藏。

(地震的威力)
到了晚上,地震波已经辐射到了瓦斯兰。晚上8点30分的时候,住在荣加依城的居民,忽然听到屋外传来了轰隆隆的声音。
伴随着一声巨大的闷响后,大地突然开始晃动,房间里的家具也开始摇动,桌上的物品都开始往下掉。
习以为常的居民还以为又是雪崩了,但如此大的动静还是头一次,异常的动静让居民感觉到不安。有些动作快的人跑出了屋外 想看看是怎么回事。

(灾后的房屋)
但屋外的景象极其恐怖。山上的雪伴随着呼啸声,以极快的速度向山脚下冲来。山腰的参天大树如朽木一般,被山上倾斜而下的暴雪拦腰砍断。
邻居的房子开始一个接一个的坍塌,来不及跑出来的人都被压在的房梁下。屋内外哭喊声一片,大家都在拼命地往外跑。这时大家都意识到,这不是雪崩,这是地震!
可是大自然根本就没有给大家时间去应对这突发的事件,就在大家慌忙逃生的同时,又从远处又传来了轰隆隆的声音,如打雷一般,声音是从高处的瓦斯兰山峰传出。

(坍塌的容加依城房屋)
原来强大的地震冲击波震裂的瓦斯卡兰主峰的冰冠,一块约一千立方的超级冰块从山上滚落。在下降了900多米后,撞击在海拔3700米的冰上和冰湖中。
这相当一次陨石和地球的碰撞。因为剧烈的碰撞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涡流气旋,将周围溅起的物体带起。这个涡流气旋是一个相当于14级风量的风暴,风暴裹着周围大约有一亿吨的冰块、岩石、泥土和雪花,从高空中向下倾盆而下,形成一股超级雪泥石流。

(雪崩动态图)
雪泥石流在往山下前进的途中,又再次将途中遇到的冰块岩石卷起,在被雪泥石流的撞击下,沿途的岩石也开始被粉碎、崩裂,被裹在其中,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
据科学家事后测算,这股泥石流的速度达到了每小时320公里的时速,即一分钟前进5.4公里。

(雪崩图片)
总体积约有5000万立方米的雪泥石流,就像十米多厚的墙,向着山下倾塌,铺天盖地仿佛一床被子一样,从上而下,把荣加依城严严实实的包裹在了里边,荣加依城就这样在短短的十几秒就被毁灭了,大约20000人的荣加依城就这样彻底从世界上消失了。

(灾后场景)
而荣加依城周围的村庄和山丘,更像被推土机推过一样,好像平原一般,地面上看不到一棵树,周围一片死寂,仿佛这里从来就没有人类在此活动过。
后来根据秘鲁官方的公布,除了荣加依城被全部毁灭外,钦博特城也基本被毁灭,楚基卡拉、瓦廉卡被半毁灭。这次地震引起的雪泥石流,包括荣加依城在内,共有66794人死亡,10多万人受伤,100多万人失去了家园。

(灾后的城市)
这是南美洲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最猛烈的、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特大雪泥石流地震。创了被雪泥石流冲埋死亡人数之最。
而荣加依城被毁灭后,强大的冲击惯性还把雪泥石流往前继续推进了好几公里。这个雪泥石流的最终流程长达160公里。这也是20世纪南美洲地震历史上的特大灾难性地震。
三、震后的荣加依城
当救援的部队赶到时,在原址上已经看不到城市的模样,只有山坡上偶见几个露在雪中的门窗和碎瓦,还在努力证明这里曾经有过一个城市。救援的军队用各种搜索器搜寻,希望可以得到一些有生命迹象的反馈,但都是徒然。
救援的人员费力的翻开厚厚的积雪,期望可以看到活的人,但看到的都是逝去的人。

(救援人员)
他们有的人张着大嘴,双目圆睁而死,眼里充满了恐惧;有的人则抱着头,蜷缩着身子而死;有的怀里还抱着孩子,期望可以把生存的机会留给孩子;有些半个身子露在外边的,都张大嘴巴,他们的脸都扭曲了,被雪生生活埋的人,被窒息的痛苦样子让人落泪。
周围的荒凉凄惨的景象,让人无法想象出这里曾经是一个旅游胜地,曾经风景如画。

(可怕的雪崩)
四、雪崩后的自救
虽然雪灾很恐怖,但也挡不住人们旅游的热情。那么如何才能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呢?
只要出门前做好功课,就可以避开危险。
首先要了解,雪崩的发生是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产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就可以规避危险,保护自己的生命。
根据科学研究,雪崩易发于山坡角度为28°~50°的地方,这样的山坡最容易发生雪崩,而且在37度的斜坡或者沟槽处概率最高。

(易引起雪崩的山坡角度示意图)
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发生雪崩的时间也不同,因此登山爱好者或是驴友事前一定要做好功课。
其次是看天气。雪后天晴,温度上升的暖和的日子,雪崩容易爆发,这时候不要出行。在上坡时,先要观察坡度,要避开前边提到过的角度。
其次可以通过观察雪的酥松程度来判断积雪的稳定性。在雪地里挖一个坑,观察坑底的积雪,如果坑下的积雪比较松软,就说明这个地方积雪的稳定性比较差。或者直接用手拍山坡上积雪,如果出现塌陷,说明这个山坡积雪的稳定性也差,要避开这个地方。

(雪层稳定性示意图)
再者,就是登山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在树木和植被生长茂盛的地方,这样才更安全。刚发生过雪崩的地方一定要避开走。
如果登山途中遇到雪崩,首先就是要保持冷静,然后做到如下四个步骤:
- 以最快的速度扔掉随身的行李。
- 朝着雪崩的方向垂直的跑去。
- 找一块石头或者大树抱住。
- 保持游泳的姿势防止被雪淹没。
学会这样的方法,可以让自己有80%的生存概率。

(遭遇雪崩时的自救方法)
但是如果不幸遇到雪崩,被雪崩掩埋,请牢记以下几点:
如果被埋在了雪中,要做好以下步骤:
首先,继续保持冷静,保持呼吸顺畅。在救援到达之前,可以在自己的前面挖一个洞,留出一定的空间,避免吸入雪末。
再者就是可以吐出少量的唾液,根据唾液的流向,来判断自己在雪中的位置,看看自己是被倒埋在雪中的还是站立在雪中的,并且进行位置的调整。
最后就是,在调整好位置后尝试从雪中伸出一只手,这样可以帮助救援人员找到你。在救援人员找到你之前,如果可以看到头顶的上方有亮光,就顺着亮光挖,如果看不到亮光,就呼一口气,根据气息的流动来判断上下位置,然后向上方挖一个洞,让空气流通,避免在洞中窒息。

(雪崩被埋后的自救方法)
虽然地质灾害无法避免,但我们却可以用我们的双手减少人为的破坏,可以用我们的双手维护美丽的家园,多一份关心和爱护,世界将会更加的和谐和美丽。
参考资料
触目惊心 盘点全球百年大地震[OL].中国国家地理网,2011-03-27
雪崩时最高秒速达90米,远超四级飓风!如何自救?[OL].科普中国,2020-0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