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余光中与母亲逃难时,躲到了1间寺庙香案下。怎料,刚钻到下面放好围帘,门就“啪”的一声,被日寇踹开。

那一年,余光中才9岁,就已经加入了,逃难的大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战火纷飞,父亲调任到武汉,他和母亲为了寻找依靠,便离开南京的家,启程赶往常州去投靠外婆。

然而,一路上并不太平,到处都在打仗,到处都有逃难的人。

突然,后面逃难的人群中,有人疯跑起来,高喊:“小日本来啦!快跑啊!”

一时之间,逃难的人扶老携幼,四散奔逃。

此时,娘俩已经跑得精疲力竭,抖着腿跑到了一间寺庙中,心中存了万分侥幸,希望能够得到佛祖的庇佑。

可是,还未等坐下歇一歇,就听外面一片嘈杂,母亲不知哪里来的力气,一把拽起余光中,弓身猫到了香案下。

刚刚放下围帘,门就“砰”的一声,被日寇从外面踹开。

母亲死命的搂住儿子,心提到了嗓子眼儿,即使心颤抖的厉害,身体却不敢发出一丝声响。

余光中瞪着惊恐的大眼睛,偷瞄帷帘缝隙下,那一双双游走的皮靴。

好在,日已西斜,日寇也困倦得厉害,竟没有发现娘俩的存在。

不多久,竟然三三两两,依靠在大殿内,鼾声四起。

娘俩既不敢入睡,也不敢乱动,僵直的身子一动不敢动。

好在,有惊无险,天未亮日寇就开拔了。

等到日寇散尽,娘俩已如木雕般,虚脱到不能活动,缓了好半晌,才从香案下爬了出来。

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多年后,余光中回忆当时情景,还心有余悸。

他常跟人说:“大难不死,就是福。”

也正是这次主动出走,才让他躲过了更大的灾难——南京大屠杀。

余光中真真切切,体会到了羊落虎口,侵略者践踏祖国大地,待宰羔羊的悲哀。

抗日胜利后,他先后辗转到台湾、香港、美国求学,母亲也随他一道,最后定居到了台湾。

在那里,他与远方表妹范我存,在杂志社久别重逢,两人同在四川逃过难。

两人四目相遇,用四川方言亲切的交谈着,给远在异乡为异客的两人,带来了莫大的慰藉。

后来,两人成了既亲且近的恋人,在一湾浅浅的海峡上,共同怀念着那遥远的故乡。

1958年,余光中母亲的病逝,临终前心心念念道:“我要回家”,余光中潸然泪下,母亲终究没能叶落归根。

这成了余光中,心中永远的痛。

1972年,余光中漫步在台北的厦门街,他触景生情想起当年,他从厦门鼓浪屿离开的海浪。

他心潮澎湃,情难自已,挥笔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小诗《乡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一首《乡愁》,凝结的是游子,一晃数十年的心酸和无奈。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昌盛!愿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血脉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