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2022年芯片短缺、疫情封锁等不利因素叠加,但通过有利的定价、聚焦高利润车型等措施,多家豪华车企利润率均创下了历史新高。

据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奔驰营业额同比增长12%,息税前利润大幅增长28%,乘用车业务调整后销售利润率更是高达14.6%,不仅创下集团135年历史的新高,更是此前蔡澈时代3.6%销售利润率的约四倍;保时捷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6%;销售利润同比增长27.4%;全年总营收同比增长28.2%;宝马集团税前利润同比增长46.4%,净利润同比大幅度增长49.1%,税前利润率达到了16.5%,创下历史新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传统豪华车品牌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上述企业能取得这样的销售额增长确实很难得,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中国市场的火热。

宝马董事长齐普策表示,财务上积极的发展可归因于定价的改善和积极的产品组合效应,以及中国合资企业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 (BBA) 的全面整合。

增势明显

具体来看,2022年,奔驰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5%,达204万辆;纯电车型销量强劲增长67%,达14.9万辆。

得益于奔驰首席执行官康林松推行的聚焦豪华车型、提升单车利润率的战略,奔驰的各项财务指标表现明显优于销售数据,包括营业额同比增长12%,达1500亿欧元;息税前利润大幅增长28%,达205亿欧元。

保时捷2022年营业收入为376亿欧元,同比增长13.6%;实现销售利润6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99亿元),同比增长27.4%;销售回报率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至18%。

其中在中国市场,保时捷的销售收入为90.13亿欧元,较2021年的70.57亿欧元增长27.72%,中国市场也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

宝马方面,2022年总营收超1426亿欧元(约10525人民币),同比增长28.2%;宝马集团税前利润为235.09亿欧元,同比增长了46.4%,而该公司在2022年的净利润为185.82亿欧元(1371.5亿人民币),同比大幅度增长49.1%。

宝马税前利润率达到了16.5%,去年该指标为14.4%,由此这也创下了历史新高。

“宝马集团在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转型的同时保持了盈利能力。我们的产品,特别是电动车型和大型豪华车,使这一切成为可能。良好的现金流很好地支持了我们的研发和创新。宝马集团将一如既往地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笃定前行。”在3月15日举行的2023年财报年会上,宝马集团负责财务的董事彼得表示。

加码电动化

面向2023年,纯电动车型仍旧被豪华车企们寄予厚望,将成为其销量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传统豪华车企的电气化转型,保时捷无疑是动作最快的一家。早在2019 年,保时捷就推出纯电车型Taycan,也是第一款800V技术量产车型。未来,保时捷计划在2030年销售等80%新车是纯电车型。

过去一年里,Taycan交付了3.48万辆,同比下滑16%。根据官方的说法,去年供应链短缺等影响,让Taycan供不应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交付辆。

按照计划,今年Cayenne将全面升级,推出三款升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版衍生车型。与此同时,在纯电产品上,去年11月保时捷首次公布了全新 PPE 平台架构以及首款基于PPE平台打造出的纯电Macan。在2024年交付Macan 纯电版之后,也会在2025年左右推出718纯电版,以及Cayenne纯电版。未来,保时捷还将推出一款定位在 Cayenne 之上的纯电 SUV。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奔驰在“全面电动”的战略之下成果显著,目前已经覆盖了9款乘用车和4款轻型商务车,其中包括了全新EQS纯电 SUV和全新EQE纯电 SUV,以及全新凌特纯电(eSprinter)轻型商务车等。2022年,梅赛德斯-奔驰纯电车型大力发展,获得了全年累计销量14.9万辆(含smart)的成绩,同比增长67%。

奔驰方面预计,得益于全新EQS纯电SUV和全新迈巴赫EQS纯电SUV等产品的陆续推出,纯电车型销量预计将大致实现翻番。

按照宝马的计划,集团欲实现纯电动车型销量在集团总销量中的占比提升至15%。预计三年内(截至2026年),纯电动车型年销量将占到宝马集团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到2030年之前,宝马集团全球年度销量的50%以上将是纯电动车型;届时,宝马集团累计交付的纯电动车数量有望超过1000万辆。

产品层面,宝马集团接下来将发布创新纯电动BMW i5、创新纯电动BMW iX2,以及创新纯电动BMW i5旅行车。加上现有纯电动车型,宝马集团旗下纯电产品将几乎覆盖所有的主要细分市场。在中国市场,2023年,宝马集团的纯电动产品将扩充至11款,其中包括创新BMW iX1、劳斯莱斯SPECTRE、BMW Motorrad CE04等。

“强大的产品阵列以及较强的业务运营管理,使宝马集团能够完成现阶段的目标。同时,我们也专注于未来发展,通过新世代车型开启电动出行的新时代。”齐普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