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提到“二熊”案的话,那么就不得不提到他们的父辈也就是开国少将熊应堂,作为遇到了农村人,熊应堂的家庭并不富裕,甚至还可以说是非常贫困,作为长子的他,6岁时便经历了父亲离世,9岁的时候母亲被卖,从小受尽委屈吃了数不清的苦。

而且失去双亲且年幼的熊应堂,根本无法照顾年幼的妹妹,所以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得将妹妹卖给他人做童养媳,自己也只能去地主家做长工混口饭吃,所以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之下,熊应堂从小便养成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优良品质,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7年,随着社会的动荡,以及我党在湖北的壮大,16岁的熊应堂参加了革命队伍,不久后加入红军,成了我党的一名战士,在战场上熊应堂仿佛一头猛兽一般,面对敌人总是一马当先,浴血奋战,所以我党对于熊应堂也是颇为地看重。

从参加革命开始,到后来的新中国成立,熊应堂参加过的战役数都数不过来,例如长征,皖南事变,望城岗等等,在此期间多次负伤,可以说是九死一生,据说身体上的枪伤不少于八处。

因此新中国成立授衔仪式上,熊应堂被授予少将军衔,同时任上海警备副司令。

然而身居高位的熊应堂,并没有因为权力而“膨胀”,反而是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特别是在纪律作风上更是如此,当时不少党内人员都非常认同熊应堂的为人,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德才兼备”的老党员干部,却因为两个不争气的儿子败坏了一世英名。

晚年得子

对一个家庭来说,儿子代表着可以继承家业,预防养老问题,这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所以对于老一辈而言,男孩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而老将军熊应堂则是老年得子,1952年,熊应堂的妻子诞下了双胞胎男孩,而此时的熊应堂已经41岁,所以内心是非常的高兴。

但是,由于熊应堂身居要职,外加当时新中国百废待兴,需要做的事情太多,导致熊应堂很少回家看望家人,对于孩子的教育以及成长问题,全部交由妻子颜露一人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俗话说得好“慈母多败儿”,身为母亲的颜露对于两个儿子是非常地溺爱,对于两个儿子的要求,做到有求必应,并且颜露还会时常在两个孩子面前灌输“高人一等”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