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谈起孩子的学习,总能勾起无数家长的记忆,也能让很多的家长因为教育而发愁,如何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完美结合,成为新时代特色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难题,多年来的教育改革,其目的就是让教育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培养更多的国家栋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做贡献,平衡文明进程发展中产生的矛盾,铸就一个民众的腾飞和强大。
然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屡见不鲜,最为突出的还是幼教,小学的升学年龄目前控制在七岁左右,在这之前,要进行一个衔接,就是幼儿教育,而幼儿教育并未纳入到义务教育的范畴,更没有统一办学,只是一种监督和管理,其形式也是多样化和商业化,其教育的方式方法也是多样化,虽然幼教老师的执教水平有所提高,可更没有统一的教材和内容,孩子在幼儿园到底学到了什么?到底改变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或者说对将来有什么样的影响?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有说辞,参差不齐。
入园的标准是三岁起,有些地方年龄适当放宽,因为家长没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就出现了托儿所,字面理解就是把孩子托管在这里,让别人看着,这样就给父母腾出了更多的时间去工作,工作挣来的钱请了一个集体保姆,父母是省事了,自然是好事,可对于孩子来说,童年就被慢慢的锁住,家庭素养和亲感淡化,社会观念增强,人生观和价值观趋向于社会化,看似一种进步,其实淡化了很多,有的托儿所全托,是一周一接送,也就是父母和孩子的相处一周只有那么一两天,何来的时间交流和培养亲子感情。
有人这么说,如果提前入园,是不是意味着只要生就行?生下来可以不管?一出生就可以托管,那人口增长能力提升了,父母也就越来越轻松,无后顾之忧,这不就是一件好事么?反过来想一下,如果这样的话,人和人之间感情距离就拉大,教育的起源就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的重点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和以身作则,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氛围,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学历和不同的认知,对孩子的影响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把孩子过早的放在一个集体里面,也有人说这是不公平的,因为有的孩子比较优秀,家长也比较优秀,家庭教育远大于幼教,如果过早统一教育,就会扼杀孩子的这种创新的能力和家庭的教育培训能力,从而让孩子变得没有多大的区别,那就无法有更多的创造性,提前实行入园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可行但是不可靠,如今的幼儿园费用就已经很高了,如果再提前的话,对家庭都是一种负担,除非是免费的。
幼儿教育不规范,环境和教育性质不达标,商业化意味浓重,教材不统一,大多重在强硬化记忆,给父母做样子,看似全记住了,其实就是强加于孩子的一种负担,让孩子感知培养能力变弱,理解思维降低,其中饮食存在很大的不科学和不卫生,如果有一个教育的标准,有一个统一的办学,规定了在幼儿园期间应该学什么?应该如何和家庭互动?来培养孩子的正义价值观和社会主流仪式感,让孩子有一个完美的童年,也有一个幸福的家园,更有一个家园之外的乐园叫做幼儿园,任重而道远,这是教育的基建问题,也是未来教育的根基。
如果幼儿基础设施和幼儿园没有达到统一的标准,提前入园肯定是不太乐观,就现在的幼儿园存在的问题来看,大多数都是治本不治标,甚至有一些地方是家庭式的,谈不上教育和学习,更别说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收费昂贵对于很多的家庭来说,已经无法承担幼儿教育时期的支出,再提前入园,让很多人觉得教育本就是一大投资,谁还愿意去生孩子?生了孩子之后就送到幼儿园,家长几天见不到,匆匆来也匆匆去,岂不有一种孤儿的心声?
孩子在幼儿园小学所学的基础知识并不是特别的多,按照小学的内容来说,三年就可以将小学所有的内容学透,现在小学的教学都是五年制或者六年制,很多的学校,下午四点多就放学,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知识储备,去寻找童年的快乐,如果说要提前入园,还不如提前结束小学,四年就结束小学,提前进入幼儿园目前不可取,这样会打破人类繁衍生息的规律,会淡化父母和孩子交流和抚养的情感,降低孩子和家庭的交流和沟通无疑就是破坏情人之间的感情,如果一个人没有了情感,不去重视自己的家庭,不去爱自己的父母,那能谈得上爱这个集体爱这个祖国吗?把更多的时间留在父母对孩子爱的呵护上,等建立起一种素养和认知的时候,再让孩子进入到社会教育中,这是一种提升,也是一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