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3月,刚从矿路学堂毕业的周树人远赴日本公费留学。这一年他21岁,还没写出《狂人日记》,还不是作家,还不叫“鲁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彼时的中国,正处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人民生活异常痛苦的年代,风雨飘摇之中,腐朽的大清王朝已然走到了穷途末路。年轻的周树人对这古老的国度有着非常复杂的情感——他满怀爱国热忱,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蓬勃发展,爱国留学生纷纷举旗响应,周树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刚到日本,就投入反清爱国革命运动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03年,热血男儿周树人毅然剪掉了留了22年的辫子,公开宣示与清政府决裂。清朝尚未覆灭,此举无疑是非常危险的。但是,周树人非但毫无畏惧,还特地跑到照相馆拍了一张剪辫子后的照片,寄给了好友许寿裳,并在照片背面题了一首小诗: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诗文大意是:我的心没有办法逃开爱神之箭,我仍深爱着饱受外敌侵略与封建压迫的祖国。我把这份感情说给天上的星星听,祖国人民却并不理解。我发誓要将我的一腔热血奉献给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诗虽然只有短短4句28个字,却做到了结构完整、感情激荡,既抒发了对“同胞未醒”的苦闷忧虑,又表达了作者为国捐躯、矢志不移的决心,堪称中国近代史上的名篇佳作,尤其最后一句“我以我血荐轩辕”,更是喊出了无数中华儿女的爱国心声,成为风靡百年的经典名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首诗原本并无题目,《自题小像》是许寿裳在发表《怀旧》一文时加上的,笔者认为这个题目一语双关,包含两层意思:浅层意思是“鲁迅题在照片后面的诗”,深层意思是“鲁迅的自我写照诗”,也就是“自况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代著名文学家张岱也写过同名诗作:“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类似的诗作还有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同的是,张岱和苏轼的自况诗均写于晚年历尽千帆后,而鲁迅的《自题小像》却写于22岁青春年少时。这首诗也成为他一生的明灯,指引他一步步成为伟大的民族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