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8年,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高层的住宅受到了国内人民的青睐,具体有多少呢?

到现在的20多年间,我国建设的35万座楼房建筑里面,24万都超过了8层的,而15层以上的住宅在2015年后占据了71%。

如果以后房屋年限到了,城市中这么多的高楼大厦该怎么办呢?难道只能爆破处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使用年限

房产相关的年限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设计使用年限,第二个是土地使用年限。

注意,设计使用年限并不是“保质期”,到期了就不能使用了。

设计年限更多取决于设计的条件或要求,设计的时候考虑到材料的耐久性等等,如房屋墙壁使用的保温材料年限要求是25年,那么25年后就会存在保温脱落等情况,需要翻修。

这个房屋设计使用年限更类似于车的免检期,过了免检期车辆就要去每年检车,如果存在不合格的部件就要维修,而不是整车报废。

这个设计使用年限一般来说是——50年。

在我们国家土地使用年限一般来说是70年,一般情况下来说,住宅用地的使用年限期满以后,如果没有报废,按规定是自动延期的,业主只要重新签订土地使用合同和缴纳土地使用费就可以。

也就意味着,现行拆除的房屋的原因并不是房屋年限到达,而是因为安全因素或者土地升值等因素,拆除重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层建筑的拆除办法

高层建筑的拆除相对于建造来说并不是一个难事,拆除要比建造容易得多。

国外的高层建筑从1900年就开始建造,也拆除了很多,对于拆除的技术手段都相对比较成熟。

如果周围的环境允许,如没人或宽阔,那直接可以使用爆破的方式“暴力”拆除。

但是爆破拆除建筑会带来极大的风险,纷飞的石头、灰尘等,很多时候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在城市里,那么拆除的困难度将会变大,不过也不是难事。

比如QB切割施工法,就是先稳定住建筑的上层,从上往下或者下往上一层一层地拆除,各个国家都有足够的手段和技术来拆除高层建筑。

拆除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例如7层以下的住宅拆楼是免费的,而高层建筑拆下来的材料包括并不限于——结构钢筋、破旧门窗、砖块、混凝土等。

现在普遍高层一层楼的钢筋大概有35—40吨,拆一层的材料光钢筋就能卖4万块左右,拆楼甚至是一个很赚钱的生意。

可是世界各地都有很多的破旧的高层建筑树立,可见,不拆的原因并不是拆除的困难,而是更深层次的问题。

高层建筑的未来

高层建筑要拆除其实只有一个很简单的理由——剩余价值利用完毕了。

假设这栋楼已经成为危楼,没有人居住,同时这块地有房地产开发商看上,那么将会马上拆除。

可是现在的高层建筑,虽然说使用年限50年,可是20—30年之后就会普遍出现一个情况——建筑地基础设施损坏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梯不能用、水管加压上不去、建筑的内部(防水、抗高温)材料出现问题,当这些问题出现的时候,住宅就需要维护,不然一个不小心就是数条人命。可是维护的钱从哪儿来呢?

商品房本质上是一件商品,当这个商品已经经过了合理的使用寿命,需要修缮的时候的钱谁来出呢?

这个钱开发商肯定是不会出的,就像买了辆车零件的正常损坏是要自己出钱的。

买房子的时候会出一个公共维修基金,可是这个基金是按照是10年甚至20年前的物价水平,完全不能够满足现在的维修花费。而全体住户集资修缮的价值可能很高,不如重新卖一套房子。

想要重新开发,房屋的产权还在,算上土地转让、安置赔偿、重新建设等费用极其地不划算,重建也不太可能,这房子只能空下来,也没人修但是也拆不掉。

那难道这些房子就成了土地上的“钉子户”,拆也不得,修也不得?

这样的情况,其实在发达国家多年之前就已经出现。我们来看看国外是怎么做的。

英国和法国在1960年的时候,经历了战后重建出现了大量的人口增长,同时大量的移民潮出现。

为了缓解人口压力带来的住宅压力,欧洲国家的修建房屋标准开始向高层建筑倾斜,建设巅峰时期修建的住宅高层数量超过了80%。

由于技术原因,最初的建筑在排水、照明、供暖等设施上使用的设备较为老旧且耐久度差。虽然配套有物业管理机构,可数年之后各种问题开始层出不穷的出现,令居民难以忍受,纷纷搬走。

物业虽然对这些建筑经过多年后进行了重修(1990年左右),可是修缮的时候,缺乏足够的资金,花了一大笔钱,效果还十分不好。

最终这些高层建筑区域的原住民会把房子以极其低价的租价出租出去。

最终,国外一线城市超过20年房龄的住宅楼都有了同样的特点,都是小户型损坏较为严重,但没有达到不能住的标准。

同时以三教九流的租户为主,而且租户的收入都比较低。

小区也不存在物业,租户也没有主人翁意识,对于小区的东西也都不在乎,卫生、环境无所谓,涉及维修协调的事情找不到人。

这些地方离城区不算远,可是周围的基础配套设施,连基本的医疗、教育都无法满足,形成了一个新的小型自治区域。

当时的政府想过拆除或者重新改造,例如政府出钱维护墙体保温、撤换老旧线网管道,防渗水等措施。

可是因为房屋的普遍老旧,居民也没钱。陷入一个“政府修了坏,居民是租住不出钱修缮,接着坏,政府没钱修了,回归原状”的死循环。

如果离城市比较远的地区则完全沦为废城,完全没有人问津、沦为动物的住所。

结语

战后的欧洲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为了安置大量进城的劳动力,建造了大量的高层建筑,虽然社会体制和分布模式都不尽相同,可是出发点其实都是相同的。

欧洲在经历了大面积的荒废之后如今还是选择了兴建高层建筑,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爱德华·格莱泽的《城市的胜利》和哈库斯的《疯狂纽约》中描述了一种城市——田园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城市中并不只具有高楼大厦,反而关注城市的环境,避免大量的人群累积,可这样的想法终究是一种理想。

从经济学上来说,高容积率的规划有很大的发展优势,在资本的运作下如何解决高层建筑带来的城市难题会是未来的一个恒久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