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3日,参考消息援引一份德国媒体的报道,是德国对航天事业做反思的内容。

这篇内容是德国媒体《法兰克福汇报》3月6日发布的一篇文章,其中称:

四名宇航员乘坐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号运载火箭成功飞往国际空间站。与此同时,欧洲航天局却仍处于危机模式。

我国一直跟欧空局有合作,包括在载人航天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空间站

2023年1月29日,欧空局就公开表示,不再参与中国的空间站项目,当时给出的理由是:

目前欧空局忙着和“国际伙伴”合作国际空间站上的研究项目,因此“无暇顾及”另一个空间站。

欧洲的深空探测技术其实是顶流,我国的空间技术很多也来自跟欧空局的交流学习。但合作项目一再发生变故,现实逼迫我们自力更生,并且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然而欧空局却在走下坡路。

2022年12月份,欧空局“织女星-C”在首次商业发射后发动机出现问题,导致空客的两颗卫星丢失。这只是一款中型运载火箭。

随后,欧空局和火箭发射公司阿利亚纳公司,委托三方调查公司,经过仔细调查,发现问题出在乌克兰制造的火箭喷管部件,这个部件无法承受压力和高温,导致压降。

欧空局负责人阿施巴赫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问题呢?

因为“织女星”中型火箭、阿利亚纳5大型火箭已经停产。但是阿利亚纳5按计划停产了,阿利亚纳6却没有按计划完成,并不是时间紧迫的问题,而是技术难题。

阿利亚纳6计划于2023年进行发射,而原计划2020就进行发射。因此只有赶紧把“织女星-C”推出来。

本来欧洲对阿利亚纳6抱着很大的希望,要不然也不会同时停产两款火箭。在为难之下,只好先用“织女星-C”顶上。原本计划2024年发射2次“织女星-C”的计划,只能提前到2023年,但是技术问题是否解决,目前并没有通告。

“织女星”是意大利阿维奥公司的产品,2012年就开始应用了,10年之间,一共发射20次,失败3次,每年规划发射2次。

让欧洲难过的是,俄乌冲突实施的制裁,让俄方退出了太空合作,欧洲无法再用俄方联盟号运载火箭,因此欧洲才使用猎鹰-9上空间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的阿丽亚娜6型火箭

“织女星-C”的问题,如果只是出在喷管部件,那么替换就行,阿利亚纳公司局可以制造。

但是问题可能没有那么简单,法国一番表态耐人寻味。法国《回声报》表示:

法国国家航天研究中心对此并不满意,并要求欧洲航天局进行内部调查。我们面临的情况是,欧洲自主进入太空的能力在短期内受到威胁。

欧洲在运载火箭遇到的难题,就是欧空局发展困局的表现。欧空局当前甚至已经没有发射卫星的能力。

2022年,美国发射火箭78次,运送欧洲航天员的猎鹰-9发射了61次,俄方发射了22次,欧洲只发射了5次,哪怕是中国也发射了53次。

欧洲有媒体表示欧洲在空间技术已经开始落后中国这个后起之秀。

为此,欧空局发言人表示,中国的空间技术还落后欧洲很多,在中欧空间技术合作方面,中国一直是受益者,也可以说是窃取技术者。取消在空间站上和中国的合作,对欧洲无影响,反而是中国失去很多来自欧洲的技术支持。

同时发言人表示,欧洲很快就会调试好“织女星-C”、阿利亚纳6,未来还会推出迷你火箭卫星发射器。

对此,德国也表态了:

从中长期来看,我们必须重组发射器部门。

德国为什么这么表态呢?

其实欧空局一直是法国和意大利主导,德国参与度不高。德国正在支持本国新兴企业伊萨尔公司和奥格斯堡火箭工厂参与其中,以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