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这个词语,在传统文化中是温柔、婉约、诗意的代名词,江南的“城”,大多给人以温婉柔美,烟雨迷蒙的印象,江南的文化则是富有诗意和情感的文化。那么什么是江南?广义上的江南泛指长江之南,狭义上的江南一般多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

近百年前的江岸什么样子?下面的这组老照片拍摄于1930年,这些老照片大部分是江苏、上海等地的民间生活,有江南水乡的石桥,及两岸的百姓生活和田园百姓劳作的情景。通过这组老照片,我们可以了解近百年前的江南百姓的生活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0年,用水牛拉动的水车。我们以前在老照片中见到的水车一般都是靠人力踩踏来,当时的农人,如果家里有一头牛的话,用牛拉水车,可以大大提升效率,节省人力。

1930年,一个年轻的学徒正和他的老师傅在制作蜡烛。当时的城市里电力缺乏,农村里更是不必说了。蜡烛是当时人们主要的照明用品,除了照明,蜡烛还能用于各种节日和活动,蜡烛分白色和红色两种颜色,红色用于喜庆的节日,白色用于丧事。那时的蜡烛是纯手工制作,物美价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0年,两个男人正坐在家门前编制竹器。当时的百姓会利用农闲季节加工一些农具,如竹编、柳编、竹篮、竹椅、竹床、扫帚等日常生活用具,然后拿到附近的集市上售卖,以此换钱来补贴家用。也有许多的小作坊专门生产这些日常用具。

1930年,运河上的一座小石拱桥,乌篷船从桥下悠悠驶过。江南水乡的一大特色就是石拱桥,尤其是照片中的这种玉环似的石拱桥,曲线优美柔和,置身桥上,清流可掬。

1930年,当横跨一条小河的石拱桥。一条乌篷船缓缓驶过,桥上聚集了很多行人,似乎是在好奇地观看拍照的摄影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0年,一条小河岸边的民居,一个农人扛着锄头走在岸边的小路上。江南地区河汊纵横,这些小河大多河水清澈,岸边有堆砌的石阶延伸到水面,方便附近的居民洗衣洗菜和取水。

1930年,一条小船正穿过一座石拱桥。小船上坐了两个人,船上装满了稻草。江南的小船既是人们的出行交通工具,也是人们的运输工具,家家都有小船,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