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人有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跟什么人在一起,自己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人与人之间的影响,那是巨大的。因为

福气和祸患,会相互传递。

跟福气的传递不同,祸患的传递,不仅会影响人之心态,还会拉低人之生活的质量。早年的时候还好,至少有试错的机会。而到了晚年,一旦走错一步,那就后悔莫及了。

有一位国学大师说过,

交善者,择善地,做善事,享善福。

一个真正有远见的人,会跟有德行的人往来,选择不错的环境居住。同时,他们也会积德行善,最后享受到巨大的福气。

与“做善事,享善福”相比,交善者以及择善地,其实显得更加重要。

个人积累的福报再多,如果遇人不淑,受到某些是非矛盾的影响,终究还是白忙一场。

生活讲究的,不仅是个人“积累福气”的能力,还是“趋吉避凶”的本事。

同居三人,晚景不顺。人到晚年,如果还跟这些人住在一起,也许晚年的苦就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跟“兄弟姐妹”住在一起,问题会特别多。

在大城市当中,由于房子的面积小了很多,人们更加重视一家人的生活,所以人们的身边,都只有至亲之人,没有其他的外人,包括兄弟姐妹。

而在一些小城市,或者农村当中,

人们的“家族观念”依旧特别浓厚,而且自建的房子比较大,所以很多人都会跟“兄弟姐妹”住在一起。

这里谈到的住在一起,不是住在同一层,而是他住这一层,你住那一层,各自分居在不同的楼层当中。只是,在日常生活当中,还是会经常见面。

从亲缘关系的角度来说,跟兄弟姐妹住在一起,那是很正常的,没必要说什么。可是,从

现实的角度来说,越是亲近之人,关系越是比较“微妙”。

这微妙的关系,看似亲近,又看似有矛盾,反正特别复杂。如果可以的话,别跟兄弟姐妹住在一起,或者减少与之往来,不然会“反目成仇”,成为“冤家”。

在父母离开之后,其实兄弟姐妹之间就该少点见面,一来不会闹矛盾,二来不会产生厌恶的心理,至少可以保持平淡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跟“成家的儿女”住在一起,晚年会很苦。

在网络上,有人提出过这么一个观点,

父母和孩子最好不要住在一起,保持“一碗鸡汤”的距离就好。

到底什么是“一碗鸡汤”的距离呢?那就是“不远也不近”的距离。不跟儿女住在一起,但可以和儿女保持联系,不让关系过分疏远。

这个时候,人们的疑惑就来了,既然不想让关系疏远,为什么就不住在一起呢?

因为

孩子有自己的生活要过,也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顾,跟父母的生活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既然两代人存在隔阂,那住在一起,不就只能加大隔阂吗?

更何况,孩子的小家庭,不由他自己说了算,他的伴侣还会有意见。古往今来,

儿媳妇和公婆的关系,多半是处不好的。这双方会经常闹矛盾。

相处一段时间,要么是孩子一家抛弃了父母,要么是父母忍受不了被人指指点点的生活,只会弄得家庭不安宁,搞得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根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跟“亲戚”住在一起,迟早家宅不宁。

跟其他的关系相比,亲戚关系是最让人揪心的。说它没意义,它又跟我们有血缘关系。而说它有意义,它又显得特别陌生。

所谓的“亲戚关系”,就如同曹操所说的“鸡肋”一般,食之无肉,弃之可惜。

当然,很多人都重情重义,就会在乎跟亲戚的关系。

不仅如此,还有些人选择跟亲戚住在一起,两三个家庭混杂在一起生活。

说得好听一点,这叫感情好。而说得不好听一点,这关系底下早已“暗流涌动”。

为什么跟亲戚住在一起,会家宅不宁呢?因为每个人都存在“就近攀比”的心理。没有人希望你过得好,别人只希望你越过越差。

你跟他们住在一起,那你的一举一动,就被别人知道了。如果亲戚心善,那就算了。

可如果亲戚不心善,那他就会到处“为难”你,甚至做些让你难堪的事儿。

没必要把“亲戚”想得太好,也不要低估了人性,高估了感情。人心之变化,不是我们可以想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写到最后

人到晚年,最好跟老伴过点“二人世界”,享受简简单单的“独处”生活。既不受到别人的影响,也能过得安稳清静一点。

之所以要跟老伴过二人世界,就是因为

“年少夫妻老来伴”

。结婚的目的,不是为了一时的快感,而是为了往后余生的相伴。

别跟其他人住在一起了,人老了,该“清静”一点过日子了。如此,才能活得幸福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