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日本1年吃的苦比国内20年都多,但收获也颇丰。”2017年吉林90后小伙袁安怀揣3万人民币只身来到了日本,为了生存,小伙在中餐馆刷盘子,凌晨2、3点跑步2个半小时回住的地方,发现日本卷得更狠。

1992年袁安出生在吉林的一个小镇上,身为家里独生子的他,虽然家里拮据,但是父母花钱的地方只有一个,所以袁安的童年可以说要什么都行。
而对袁安一生贯彻到底的还是初中数学老师的那句——错就是错了,不要找别人的原因,多找自己的原因。
简单的一句话却是贯彻袁安的一生,遇事多为难自己不推卸,是个老板都会喜欢这样的人。
2015年刚出大学的袁安很迷茫,加上大学四年学的财务管理,忙于恋爱,只能去亲戚介绍的体力活,卖力的干活,却仍然在实习期结束后被辞退了。

不懂人情世故的他只知道卖力干活,却不想领导只关心迟到没。
受挫的经历直到2017年才出现了人生的转机,做海产品出口贸易的时候,亲戚的朋友看袁安干活实在,想拉他一把,让袁安去日本和他一起做生意,还免费让袁安去日本学日语。
那时袁安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乖乖宝的他第一次反抗了自己的父母。
揣着3万块钱来到了日本,可现实很骨感,3万块钱2个月就花完了,想起之前伤害父母的话,少年人要没有脸找父母,一边努力学习日语一边打工。
语音不通的他最后还是被一家中餐馆收留,那时1小时挣1250日元,是日本最低的夜班工资,可袁安没有别的选择。
白天上课,晚上上夜班,每天睡3.4个小时再加上每天为了省车费每天21公里的路程是袁安学习日语的标配,每月的收入也才刚过活。
以为熬到日语学会会好很多,但是在2018年,亲戚的朋友在日本的公司跑路了。
来日本一年啥也没干好的他本想放弃回国,但是想到了初中老师的教诲,还是低头向父母借了10万块,买了一辆7座车干起了旅游,每天在车上的时间最少也要14~15个小时。
就这样干了一年,还了父母的钱,那段时间简直是袁安的末日。

本来想大干一场的袁安,可是19年疫情彻底断了袁安的财路,在消费高的日本没工作是真的没法活,那时谁要帮不了袁安,在日本邻居基本很少串门,邻居都不认识,更不会成为朋友。
最后袁安破而后立瞧见短视频的红利,大约研究了半年终于看到了玩法,赚了短视频的第一桶金。

回顾来日本的5年,袁安一直在夹缝中求生存,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国外的钱不好挣,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生活的不容易。消费也高,想存下钱是真的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