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2023年全国两会之际,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围绕健康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不断加强眼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全民眼健康水平,首先要有一支合格的眼科人才队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范先群表示,近年来,我国眼科诊疗水平不断提高,专业人才数量持续提升。但也要看到,眼科的预治水平和能力,与百姓眼健康的需求还存在不适应。

对此,范先群提出建议:抓基层。抓好县级医院眼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县级医院诊治眼科疾病的能力,提高对县域眼病患者的医疗服务质量。抓基础。严把眼科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入口关和出口关,加强对培训质量的考核。抓关键。提高我国眼科的整体水平,需要建立高水平的研究队伍、成果转化队伍和诊疗队伍。抓好人才队伍的培养,才能引领带动我国整体眼科水平的提高。

在范先群看来,医学生不单要学习医学知识,还要有人文素养、综合能力。“要做一个好医生首先要善良。医生面对的是患者最宝贵的生命,容不得半点马虎。”

持续加强危重症救治体系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表示,近年来,我国危重症救治体系得到快速发展,但依然存在重症医学专业医护人员缺乏、基层危重症救治能力有待提升、危重症救治技术核心竞争力不足等问题。

对此,乔杰建议,在现有重症医生培训和认证体系之外,增加面对专科医师转岗需要的专科重症医生培训方案和资质认证标准。建设专科重症医学培训基地。继续加强重症医学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持续支持三甲医院危重症医疗能力建设。同时,调整危重救治从业人员薪资标准,增加重症医学专业医护人员数量。

乔杰还建议,加强重症医学专科医联体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危重症救治能力。建立基层医疗机构危重症救治评价考核体系,并作为专科医联体建设的考核内容。另外,继续加大对于危重症诊疗核心技术研发的支持,通过科研项目带动高质量重症医学人才培养。

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乡村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是筑牢亿万农民群众健康‘第一道防线’的必然要求。”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医药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孙阳表示,农村是我国卫生健康工作的重点。

近年来,我国乡村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确保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孙阳在参与致公党中央《关于促进乡村医疗卫生健康发展的提案》的相关调研中发现,目前仍存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不健全、中医药服务发挥作用不显著、保障机制和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完善等问题。

“不调研就不发言。致公党中央经过深入的调研和充分的论证,凝聚集体智慧对此提出建议。”孙阳说,建议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议充分发挥中医药服务在乡村医疗卫生健康事业中的作用;建议强化保障机制,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建议提升农村社区传染病疫情防控能力和精细化水平。

建议对中小学生进行定期心理健康“体检”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尚未达到普遍健康的程度。”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教授张其成建议,把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治疗纳入医保,以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同时,由相关部门牵头设立国家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该中心从心理科普、专业筛查与评估、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危机干预、专业技能认证、人才培养与人才库建设等方面整合资源、统筹管理、统一标准,建构面向中小学生的心理服务体系框架。另外,加大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培养,打造一支服务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需要的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常态化、制度化。

张其成还建议,对中小学生进行定期心理健康“体检”。用规范量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一旦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有效跟踪。延长对儿童青少年心灵成长支持战线,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将家长学校建设纳入中小学教育工作总体部署。同时,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格教育。

建议设立中国现代医学博物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俊建议在北京设立中国现代医学博物馆,传承和弘扬中国现代医学,促进健康文化传播,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健康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王俊介绍,博物馆在展示人类文明、促进文化交流、提高文化素养等方面意义重大,是传承和弘扬健康文化的重要场所。但目前存在医学相关博物馆整体规模小、数量少、开放程度低;陈列内容简单,代表性不强;建筑缺乏历史厚重感,不足以作为中国现代医学发展的国家级地标,难以在世界医学博物馆中拥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等问题。

王俊说,在北京设立中国现代医学博物馆,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引领带动全民健康素养提升。既能以健康文化完善全国文化中心内涵,又可以借助北京文化资源底蕴繁荣发展健康文化。同时,授牌全国健康教育科普基地,推进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倡导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全国范围形成示范效应。

积极推进慈善医疗健康发展

为促进慈善医疗这项有益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建议:一方面,要提高对慈善医疗的认识程度与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慈善医疗在目前我国慈善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并将网络个人大病求助纳入中国特色慈善医疗范畴,通过促进慈善医疗的健康发展来带动整个慈善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明确网络大病个人求助平台的法律地位、监管主体及一般行为规范,为这项有益事业提供基本规范。同时,各地医保部门可与民政部门共同牵头,联动相关部门、慈善组织和医疗机构,形成联动机制,统筹促进慈善医疗发展。

此外,郑功成认为,在安全合规的条件下推动患者信息共享,由各地医保机构、救助机构主动发现需求和应当救助的人群,开辟慈善医疗机构对申请者的信息与救助或医保机构的验证渠道,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确保慈善医疗资源供求有效匹配。

编辑 | 李志鸣

校对 | 耿 静

审核 | 叶 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