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美国物理学年会正在拉斯维加斯举行,每一次的物理学年会都会引申出大量的新技术理论被验证或发现其他技术路线,这一次来自罗彻斯特大学的Ranga Dias团队给出了一个报告——

他们合成了一种新的材料,在不严苛的压力环境下,就能实现超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消息一出,平日里的微信群都画风突变,从不涉及物理学的人都开始热烈关注这一场在地球另一面的物理学术会议,只因为一个东西——

室温超导。

超导的发现

1911年荷兰的物理学家昂尼斯在做实验的时候发现,水银的电阻率并不像原来的理论中那样随温度逐渐降低而减小,而是在零下269.01℃的时候电阻突然降到了0。

当时这个发现衍生出了一个新的概念——超导体,而昂尼斯本人也因为这个发现获得了191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某些材料在特定的温度之下,电阻能够完全消失为0。

现在的生活当中,使用电的任何设备或者传输电力都难免存在一个问题——电力损耗。

电力损耗不仅会浪费能源,还会让电子仪器的精度、上限降低,极大地限制了现在电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工业规模化与自动化的推进,能源的成本越来越决定于运输成本的变化,在市场的连锁反应下,直接波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超导体的零电阻特性可以实现无耗散的能源运输,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如果超导能够应用在生活当中生活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例如——

数码产品基本不会坏,同时具有超长的待机时间;

现在使用的新能源汽车的速度和续航时间能够长到怀疑人生;

所有的工业变速装置,如变速箱、减速机将会成为历史,工业设备将会大大简化;

发电、运输成本极大降低,再也不会限电或者出现电能不够的情况;

超导材料从被发现之日起,诱人的应用前景就让科学家们不断地投入研究,可是现有的超导材料制造难度、成本都较高,都需要零下百度的温度和极高的气压下才能形成。

所以,现在只能应用于医学核磁共振、超导量子计算、航空航天等领域。

常温超导梦想

从超导被发现以来,人们一直有一种设想,有没有一种材料能够在“不那么难”的环境中实现超导。

为了这个梦想,世界各地的研究团队、实验室夜以继日地寻找。

2020年的时候,罗切斯特大学的Ranga P.Dias课题组发表了一篇论文,声称在267万个大气压下,某种化合物实现了在15℃常温下的超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研究当时引起了巨大的突破,并被评为2020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一。

随之而来就是质疑声,因为同样的条件下,其他课题组都没有重现出来这样的结果,最后只能把这个研究发现撤销。

也是这位Ranga P.Dias,在今年的美国物理学大会上重新发表了相关研究,并且给出了更多的数据。

这次是真的了吗?

真实性存疑的新超导材料

这次的论文发表引发了学术界的震动,在这一次发布会上,出现了一张照片——

坐着的正是这次有重大发现的斯里兰卡出生物理学家Ranga P.Dias,而手上缠着绷带站着的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物理学家乔治·赫希,他作为超导物理学家,对这项研究做出了质疑。

做出质疑的并不止这位美国的超导教授,远在中国的中科院物理所也同时具体分析了这篇研究疑点。

按照中科院物理所的解读,发表出来的研究有几个重大疑点没有解决:

  • Dias团队并不愿意公开这个材料的具体配比,也不愿意分享样品,就算这次实验需要的难度较小,其他团队的重复验证也具有很大的难度。
  • 我国物理所的研究员用差不多的材料重复试验后确实实现了超导,可是需要的温度和压强和论文中差别极大。
  • 报告中的样品制备条件极其反常,Dias团队所使用的材料一般来说需要650℃以上的高温,可是他们却在65℃的情况下制备了材料。

出现质疑的一个原因是研究的数据确实不充分,另一个原因就是这位Dias原来闹过几次“乌龙”,上一次的数据处理存在很大误差,这一次直接不愿意分享样品。

Dias真的对自己的结果自信,现在应该全世界免费提供样品做重复验证,其他实验室一旦重复出来,可以直接预订明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不过相对地,这次的数据看起来更加的翔实,同时前沿科学的探索确实没有那么的简单。

不管现阶段是真是假,这个研究的突破性会让全世界的各个研究所在半年之内完全验证结果的真实性,到时候就能见到分晓。

但是无论是真实还是虚假,按照现在的数据来判断(制备条件虽然是室温15℃,可是需求的气压条件为一万个大气压,相当于地球的岩层之中,无法在常规的工业下制备),常温超导的路还很长

结语

但凡骤然曝光所谓的“震撼物理学基石”“摘取科学明珠”“突破长久认知”“拉开百年差距”等达成了科学界苦苦探索,人人垂涎已久却毫无所获得“重大突破”,必须打个大大的问号。

就像建房子一般,任何东西都是不可能瞬间达成重大突破的,空中楼阁的事情不会出现在科学研究当中,任何重大的突破背后必然有一段前置的铺垫。

这一次的研究又是在美国发现,我们国家的研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0多年前中国还处于清朝的时候,欧美国家已经拥有了地铁、大学和完善的研究设施,这些差距不是能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来切实弥补的。

虽然我们国家已经在努力拉近差距,可妄自菲薄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