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经常听到儿童呕吐、腹泻,感染了诺如病毒的消息,学校发出了防范通知,多地疾控部门也纷纷表示“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已进入发病高峰期!”。那么诺如病毒到底是什么,为何一出手就能“撂倒”一大片,还能让大家这么紧张呢?欢迎一同关注。

嘉宾简介

梁健女
省妇幼保健院儿科主治医师,广州市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委员,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多年。擅长领域:儿童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如急慢性腹泻、消化性溃疡、便秘及便失禁等;熟练掌握消化内镜操作、胃肠动力检查及治疗。
怎么诊断诺如病毒感染

是否感染上诺如病毒是需要科学诊断的。诺如病毒感染可以分为临床诊断与实验室诊断。
临床诊断首先是进行疑似病例的诊断:
大便≥3次/日,伴有性状改变比如呈稀便、水样便等;
大便<3 次/日,但伴有大便性状改变和呕吐症状,因为小儿以呕吐为主要表现;
呕吐≥ 2 次/日为主要症状。这些都是疑似病例的诊断(依据)。
在符合疑似病例的基础上,符合以下任一项的即为临床诊断病例:
潜伏期 12~48个 小时;
大便常规检查可见镜检大便里的白细胞 < 15,且未见红细胞;
排除其他常见致病菌、寄生虫及其他病原感染,即为诊断临床病例。
实验室确诊病例,就是对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患者的粪便或呕吐物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或抗原检测呈阳性,这就是实验室的诊断病例。
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的传染性非常强。诺如病毒感染患者每克排泄物中有高达1000亿个诺如病毒颗粒,而只需十几个诺如病毒粒子就可以使人感染发病。就是说只要一丁点的病毒颗粒就能让人中招,能快速推倒一片,不放过任何年龄段的人,尤其爱攻击免疫力低下的老人、幼童。在我国5岁以下的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检出率高达15%。
诺如病毒传播途径一般分为三类,包括“食源性传播”、“人传人”传播和“水源性传播”。
食源性传播:病毒可以存在于贝壳类海鲜中,尤其是牡蛎,如果生食了携带诺如病毒的海鲜等食物,受污染的食物就会成为病毒载体,从而导致感染。
人传人传播:是大部分诺如病毒暴发流行的主要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后不洗净双手就吃东西、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和患者同处一个不通风的室内,吸入被污染的空气等等,都会造成传播。
水源性传播:就是以水为病毒载体,若水源被污染,容易造成暴发流行。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日常生活中我们首先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手卫生,这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诺如病毒传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
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应按照7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
注意个人饮食卫生,不吃生食,食物必须煮熟煮透,特别是牡蛎等贝壳类海产品,因为诺如病毒抵抗力较强,在60℃高温或经快速汽蒸后仍可存活;
认真清洗水果和蔬菜,水果和可生吃的蔬菜在食用前要认真清洗干净,瓜果最好削皮后才吃;
不喝生水,饮用水要煮沸后方可饮用。
尽量避免或少去公众场合,如商场、游乐园、大医院门诊等。如果必须要去,出门前一定要做好防护,出门后不要到处乱摸,诺如病毒感染的患者排毒期较长,症状消退后可能还在排出病毒,而且有些人被诺如病毒感染以后没有明显症状,仍有可能传播病毒。所以家里经常和孩子接触的大人一定要有防范意识,出门回家以后记得先洗手换衣服再接触孩子。
家中要注意加强通风,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儿童常用的餐具、小玩具也要做好消毒,除了含氯消毒剂之外,高温煮沸、暴晒、紫外线灯消毒等多种途径都可以。
还要多让小朋友进行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抵抗病毒。

“潮安区融媒体中心”编辑部
编 审:洪灿阳
责任编辑:王晓丹
本期编辑:王钥圻
出 品:潮安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