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简介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坐落于美丽的南海之滨,素有南粤明珠美称的广东省湛江市,医院前身为湛江医学院附属医院,于1992年易名为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4月16日正式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院先后获得广东省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全国青年文明号、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120多项。2018年成功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首批重点建设单位,2022年9月获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有霞山院区和海东院区两个院区。霞山院区为正在运营的院区,医院开放床位2277张,年门急诊量超过177万人次,年出院近10.8万人次,医疗服务范围辐射粤桂琼三省交汇地区约3000万人口。医院设有临床机构48个、医技科室12个、教研室42个、研究院1个、研究所6个、研究室20个。拥有粤西地区最先进、最齐全的医疗设备,包括粤西首台临床研究型128排PET-CT、320排640层螺旋CT、3.0TMRI、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每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数十项,完成了如十指断指再植、原位肝移植、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等里程碑式尖端医疗技术,在区域内首屈一指。并于2020年6月30日动工建设海东院区一期,预计于2023年竣工。

医院“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为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ESI排名已进入5‰,是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设有广东省科技专家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后工作站、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等,承担了医学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以及住院医师、全科医师培训等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任务。

招聘条件及报名方式

基本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思想端正,无犯罪记录。涉嫌违法违纪,正在接受审查尚未做出结论的,或有其它不符合事业单位招聘条件的人员,不接受其报名。应届博士毕业生在校期间无记过处分及不良记录。

2.身体健康,具备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3.全职,具有博士学历/学位,原则上要求45岁以下,临床医学、中医学、基础医学等相关专业,为各个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和研究机构专业技术人员。

常年受理博士生报名材料,并组织考核面试。

硕士及以下学历者按医院政策另行招聘,不在本招聘启事范畴。

高层次人才待遇

1.提供年薪、购房补贴和科研启动经费,各高层次人才待遇参考下表,具体面谈。

2.提供新引进高层次人才三年过渡性人才公寓。

3.考量新引进人才配偶的学历、专业和资历,按医院人事管理制度以及医院工作需要落实配偶安置,并协助子女入学。

4.享受医院科研奖励、培训、进修、单位公派出国、晋升职务等权利。

高层次人才岗位要求

一、顶尖人才(第一层次)

两院院士或经医院学术委员会讨论认为达到同等层级的人才,岗位职责、待遇面议。

二、杰出人才(第二层次)

A类:临床双栖型人才

(一)新引进人才原则上不超过55周岁。

(二)获得以下称号或承担下面学术职务之一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或相当层级国家级项目获得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2.现任(或前一任)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或现任(或前一任)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或现任(或前一任)所在专业中华医学会各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或中国医师协会各专科分会的主任委员。

(三)具有国内正高级职称或国(境)外世界排名一百名以内大学终身教职和副教授及以上职称。

(四)院外引进的临床双栖型人才入职三个月后,由聘用科室核心小组组织临床能力考核,对其临床能力、临床工作态度等做试用期评价。

(五)近5年业绩要求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1.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或以上层次类项目共计3项。

2.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或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

3.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Science,Cell,Lancet,NEJM,JAMA期刊(不含子刊)发表论著论文(article,下同)1篇。

4.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影响因子≥15的高水平论著论文3篇。

5.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影响因子≥10的高水平论著论文5篇。

6.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著论文累计影响因子≥80,且其中发表在中科院SCI期刊分区-I/Ⅱ区论著论文的篇数或影响因子≥50%(署名含并列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篇数≤50%,且并列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分数的70%)。

7.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1完成人或一等奖前3完成人或特等奖前5完成人。

B类:科研型人才

(一)新引进人才原则上不超过55周岁。

(二)获得以下称号或承担下面学术职务之一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或相当层级国家级项目获得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2.现任(或前一任)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或现任(或前一任)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

(三)具有国内正高级职称或国(境)外世界排名一百名以内大学终身教职和副教授及以上职称。

(四)近5年业绩要求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1.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

2.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共计3项。

3.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Science,Cell,Lancet,NEJM)JAMA期刊(不含子刊)发表论著论文2篇。

4.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影响因子≥20的高水平论著论文3篇。

5.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影响因子≥10的高水平论著论文7篇。

6.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著论文累计影响因子≥100,且其中发表在中科院SCI期刊分区-I/Ⅱ区(大区)论文的篇数或影响因子≥50%(署名含并列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篇数≤40%,且并列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分数的70%)。

7.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1完成人或一等奖前3完成人或特等奖前5完成人。

三、领军人才(第三层次)

A类:临床双栖型人才

(一)新引进人才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

(二)获得以下称号或担任以下学术职务之一

1.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相当层次国家级项目获得者及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2.前一任或现任省级重点学科负责人,或现任省级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或现任(且首任)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或现任(或前一任)中华医学会各专科分会常务委员或中国医师协会各专科分会主任/副主任委员或省级医学会主任委员或承担相近学术职务者。

(三)国内引进须具有主任医师或教授(或研究员)+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或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境外排名100名以内大学终身教职和助理教授及以上职称。

(四)院外引进的临床双栖型人才入职三个月后 ,由聘用科室核心小组组织临床能力考核,对其临床能力、临床工作态度等做试用期评价。

(五)近5年业绩要求达到以下基本条件之一

1.承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相当类别科研项目累计3项。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含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

2.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Science,Cell,Lancet,NEJM,JAMA,PNAS期刊发表论著论文1篇(不含子刊)。

3.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影响因子≥15和≥10的论著论文各1篇。

4.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影响因子≥10的高水平论著论文3篇。

5.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著论文累计影响因子≥60,且其中发表在中科院SCI期刊分区-I/Ⅱ(大区)≥50%(署名含并列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篇数≤50%,且并列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分数的70%)。

6.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前3完成人或一等奖前5完成人或特等奖前8完成人或省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1完成人。

B类:科研型人才

(一)新引进人才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

(二)获得以下称号或担任以下学术职务之一

1.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相当层次国家级项目获得者及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2.现任(或前一任)省级重点学科负责人(不包括省临床重点专科),或现任(或前一任)省级重点实验室负责人。

(三)具有国内副高以上职称(45岁以上须具有正高职称)或境外排名100名以内大学终身教职和助理教授及以上职称。

(四)近5年业绩要求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1.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或其他相当层次科研项目累计2项。

2.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Science,Cell,Lancet,NEJM,JAMA,PNAS期刊发表论著论文1篇(不含子刊)。

3.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影响因子≥20和≥15的论著论文各1篇。

4.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影响因子≥10的高水平论著论文5篇。

5.发表论著论文累计影响因子≥80,且其中发表在中科院SCI期刊分区-I/Ⅱ区(大区)论著论文的篇数或影响因子≥50%(署名含并列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篇数≤40%,且并列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分数的70%)。

6.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前3完成人或一等奖前5完成人或特等奖前8完成人或省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1完成人。

四、优秀人才(第四层次)

A类:临床双栖型人才

(一)新引进人才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

(二)获得下例称号之一

1.国家级项目获得者或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专家。

2.现任(且首任)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或现任中华医学会各专科分会委员或中国医师协会各专科分会常委,或省医学会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或国家名中医等相近学术任职者。

(三)新引进须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其他卫生系列人员按同级别职称要求执行。

(四)在国(境)内外知名大学或科研院所获博士学位或从事博士后研究,在所在研究及临床技术领域有较深的造诣。

(五)院外引进的临床双栖型人才入职三个月后 ,由聘用科室核心小组组织临床能力考核,对其临床理论及能力、临床工作态度等作试用期评价。

(六)近5年业绩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1.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其他相当层次科研项目,共计2项,或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或优秀青年基金或其他相当层次科研项目1项。

2.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影响因子≥15的论著论文1篇。

3.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影响因子≥10论著论文2篇。

4.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著论文累计影响因子≥40,且其中发表在中科院SCI期刊分区-I/Ⅱ区(大区)≥50%(署名含并列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篇数≤50%,且并列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分数的70%。

5.获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1完成人,或二等奖前2完成人或一等奖前3完成人及特等奖前5完成人。或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前2。

B类:科研型人才

(一)新引进人才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

(二)获得下例称号

1.国家级项目获得者或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专家。

(三)新引进须有高级职称。

(四)在国(境)内外知名大学或科研院所获博士学位或从事博士后研究,在所在研究领域有较深的造诣。

(五)近5年业绩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1.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其他相当层次科研项目,共计3项。或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或优秀青年基金1项。

2.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影响因子≥20的论著论文1篇及≥10论著论文1篇。

3.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影响因子≥10论著论文3篇。

4.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著论文累计影响因子≥60,且其中发表在中科院SCI期刊分区-I/Ⅱ区(大区)≥50%(署名含并列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篇数≤40%,且并列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分数的70%)。

5.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前6完成人或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前4完成人或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1完成人,或一等奖前2完成人或特等奖前3完成人。或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前3)。

五、骨干人才(第五层次)

A类:临床双栖型人才

(一)新引进人才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

(二)获得下例称号之一

1.省部级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或相当层级省部级项目获得者、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具有所在专业国家级两大学会(医学会和医师协会)委员或青年委员以上学术任职,或省级两大学会常务委员以上学术任职。

(三)新引进须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其他卫生系列人员按同级别职称要求执行。

(四)在国(境)内外知名大学或科研院所获博士学位或从事博士后研究。从国(境)外归国且在国内无工作单位或归国后工作不满2年人员,入选条件第(二)项不做硬性要求。

(五)院外引进的临床双栖型人才入职三个月后 ,由聘用科室核心小组组织临床能力考核,对其临床能力、临床工作态度等做试用期评价。

(六)近5年业绩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1.个人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以下之一:

(1)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

(2)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

2.个人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达到下列条件之一:

(1)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影响因子≥5的论著论文1篇+影响因子≥3的论著论文2篇,且其中发表在中科院SCI期刊分区-I/Ⅱ区(大区)论文的篇数或影响因子≥50%。

(2)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影响因子累计≥20,且其中发表在中科院SCI期刊分区-I/Ⅱ区(大区)论文的篇数或影响因子≥50%(署名含并列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篇数≤50%,且并列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分数的70%)。

3.获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前3完成人,或二等奖前5完成人,或一等奖和特等奖前7名。

(七)无法达到(二)或(三)中职称要求,则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同时满足第(六)项第1-3项业绩中的两项。

2.第(六)项中第2项业绩要求(1)中学术论文篇数×2或(2)中学术论文影响因子×2。

(八)无法达到(二)和(三)中职称要求,则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同时满足第(六)项第1-3项业绩。

2.第(六)项中第1项业绩要求中项目数×2。

3.第(六)项中第2项业绩要求(1)中学术论文篇数×3,或(2)中学术论文影响因子×3。

B类:科研型人才

(一)新引进人才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

(二)获得下例称号

1.省部级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或相当层级省部级项目获得者、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三)新引进者须有副高技术职称。

(四)在国(境)内外知名大学或科研院所获博士学位或从事博士后研究。从国(境)外归国且在国内无工作单位或归国后工作不满2年人员,入选条件第(二)项不做硬性要求。

(五)近5年业绩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1.个人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以下之一:

(1)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

(2)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

2.个人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达到下列条件之一:

(1)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影响因子≥10论著论文1篇。

(2)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影响因子≥5的论著论文3篇,且其中发表在中科院SCI期刊分区-I/Ⅱ区(大区)论文的篇数或影响因子≥50%。

(3)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累计影响因子≥30的论著论文,且其中发表在中科院SCI期刊分区-I/Ⅱ区(大区)论文的篇数或影响因子≥50%(署名含并列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篇数≤40%,且并列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分数的70%)。

3.获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1完成人,或二等奖前3完成人,或一等奖和特等奖前5名。

(六)无法达到(二)或(三)中职称要求,则需同时满足(五)中的第1和2项业绩要求。

(七)无法达到(二)和(三)中职称要求,则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第(五)项中第1项业绩要求中项目数×2且项目均为国自然面上项目。

2.第(五)项中第2项业绩要求(1)或(2)中学术论文篇数×2,或(3)中学术论文影响因子×2。

六、后备人才(第六层次)

A类:临床双栖型人才

(一)新引进人才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

(二)现任(且首任)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或具有所在专业省级两大学会(医学会和医师协会)委员或青年委员以上,或市级两学会常务委员以上学术任职。

(三)新引进须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其他卫生系列人员按同级别职称要求执行。

(四)在国内外知名大学或科研院所取得博士学位或从事过博士后研究工作,有良好的研究经历和业绩研究方向明确,或掌握本院所欠缺的临床技术专长并有望在我院开展。临床或(和)科研能力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或经医院学术委员会讨论,认为能作为第五类别等省部级人才计划的培养人选。从国(境)外归国且在国内无工作单位或归国后工作不满2年人员,入选条件第(二)项不做硬性要求。

(五)院外引进的临床双栖型人才入职三个月后 ,由聘用科室核心小组组织临床能力考核,对其临床能力、临床工作态度等做试用期评价。

(六)近5年业绩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1.个人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以下之一:

(1)承担省级(含)及以上级别自然科学或其他相当层次科研项目基金1项。

(2)市厅级科研项目或其他相当层次科研项目共计2项,且下达研究经费累计达10万元或以上。

2.个人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达到下列条件之一:

(1)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中科院SCI期刊分区-I/Ⅱ区(大区)发表影响因子≥4的论著论文1篇。

(2)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著论文影响因子累计≥10,且其中发表在中科院SCI期刊分区-I/Ⅱ区(大区)论文的篇数或影响因子≥50%(署名含并列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篇数≤50%,且并列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分数的70%)。

(七)无法达到(二)或(三)中职称要求,则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六)中的第1和第2项业绩

2.(六)中第2项业绩要求(1)中学术论文篇数×2或(2)中学术论文影响因子×2。

B类:科研型人才

(一)新引进人才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

(二)在国内外知名大学或科研院所取得博士学位或从事过博士后研究工作,有良好的研究经历和业绩研究方向明确,科研能力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或经医院学术委员会讨论,认为能作为第五类别等省部级人才计划的培养人选或达到上述人才相当学术地位和影响的专家学者。

(三)新引进者须有副高技术职称。从国(境)外归国且在国内无工作单位或归国后工作不满2年人员,入选条件第(二)项不做硬性要求。

(四)近5年业绩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1.个人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以下之一:

(1)承担省级(含)及以上级别自然科学或其他相当层次科研项目基金共计2项。

(2)市厅级科研项目或其他相当层次科研项目,共计3项,且下达研究经费累计达20万元以上。

2.个人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达到下列条件之一:

(1)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影响因子≥8论著论文1篇。

(2)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中科院SCI期刊分区-I/Ⅱ区(大区)发表影响因子≥5的论著论文2篇。

(3)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著论文影响因子累计≥15,且其中发表在中科院SCI期刊分区-I/Ⅱ区(大区)论文的篇数或影响因子≥50%(署名含并列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篇数≤40%,且并列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分数的70%)。

(五)无法达到第(三)项中职称要求,则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第(四)项中的第1和第2项业绩。

2.第(四)项中以下条件之一:

①第1项业绩要求(1)中项目数×2或(1)中项目均为国自然项目。

②第1项业绩要求(2)中项目数×2或该类项目下达经费×2。

3.第(四)项中第2项业绩要求(1)中学术论文篇数×2,或(2)中学术论文篇数×2,或(3)中学术论文影响因子×2。

七、优秀博士人才(第七层次)

(一)新引进人才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二)具有博士学历或学位。

八、高端医疗技术人才

(一)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岁,紧缺专业人才原则上不超过53岁。

(二)一般须具有博士学历或(和)学位,紧缺专业人才须具有硕士学位和学历。

(三)国内引进:45岁以上人才具有主任医师职称。45岁以下人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

(四)新引进人才经科室核心小组对其临床能力进行答辩考核。

九、高端非医疗紧缺人才

(一)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

(二)一般须具有与所从事工作相一致或至少密切相关的硕士以上学历和学位,特殊情况下可放宽到全日制本科学历。

(三)50周岁以上人才一般具有所从事专业的正高技术职称,40周岁以上人才一般具有所在专业副高技术职称。

(四)需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1.作为主要成员具体实施本学科相关研究方向建设和发展工作,促进所在学科相关研究方向发展,并得到学术委员会评价通过。

2.个人需掌握对解决医院某一非医疗技术难题或管理难题所必须能力。

高层次人才招聘岗位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