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4月30日中午,香港九如坊裕记俱乐部的楼梯间内连续传出三声枪响。

一位衣冠楚楚的中年男子应声倒在血泊之中,很快没了呼吸。

男子是赫赫有名的“香港烟王”利希慎,更是买下铜锣湾一半土地,一手创建“利希慎家族”的狠角色。

一代“烟王”被当街射杀,全香港都震惊不已,利氏家族也随着利希慎的死亡而发生地覆天翻的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利希慎

死去的利家家主,剩余的十七口利家人,一个大家族命运的齿轮开始旋转。

利希慎的四个妻子和十五孩子将会何去何从?

利氏家族又能否在失去支柱后抵抗时代的洪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血色生意

利希慎的长子利铭泽听闻父亲死讯后,以最快速度从英国赶回香港。

失去父亲那年,利铭泽只有23岁。

才刚刚拿到牛津大学的硕士学位不久,正在做一份工程师的工作。

作为大家族的嫡长子,利铭泽本该无忧无虑,在家族的支撑下从事喜欢的职业。

可他的新工作还没做多久,家族就到了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

遇害的利希慎是“利希慎家族”的灵魂人物,年幼时一直与父亲生活在美国旧金山。

直到17岁那年,利希慎才跟随淘金攒下第一桶金的父亲利良奕回归祖国的拥抱。

利铭泽

那一时期,美国的发展极快,而利希慎的家乡广东开平,却是一片贫瘠之地。

当初利良奕携妻儿远赴旧金山淘金,也是受父辈所托,想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

利良奕在国外漂泊多年,终于攒下了一笔款子。

可回归家乡,利良奕望着贫瘠的土地还是忍不住长吁短叹。

当时的广东开平既不适合做生意,也不适合开垦土地。

利良奕为了求发展,带着家人迁移到土地肥沃的双水镇,还在双水镇建立了新的利家宗祠。

利良奕在国外打拼了半辈子,对商机的把控十分敏锐,察觉到香港是华南对外贸易的重要基地。

为了分一杯羹,利良奕跑到香港做起了男士服装生意,还兼营了大烟生意。

男装生意如火如荼,大烟也卖的风生水起。

靠着大烟的巨额利润,利良奕赚了一大笔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港黄仁书院

而利希慎,则在利良奕的安排下在香港皇仁书院读书。

利希慎留洋多年,受大环境的熏陶,英文水平远超香港的其他同龄人。

借着英文好这一优势,利希慎在念书期间向学校申请兼任了实习教师。

毕业后,利希慎在文咸行的兆荣昌公司工作找到一份工作,负责南北行贸易的相关事宜。

工作一段时间后,利希慎又跳槽到新加坡一家船务公司做了一段时间经理。

有了贸易工作的相关经验后,利希慎开始跟随父亲经商,参与到了大烟这个风险小利润大的生意当中。

最早由荷兰人传入中国的大烟就像潘多拉的魔盒。

作为药物少剂量使用时,大烟对人体并没有太大伤害。

可这把双刃剑一旦滥用,就会让人体正常功能严重受损。

虎门销烟

大烟进入人体后会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增强供氧,从而极大提高身体的力量与兴奋度。

可停止吸食后,体内氧气量减少,又会铁质紊乱,导致人体的供氧机能被削弱。

人体开始依赖大烟来刺激体内氧气再生,一旦停止使用,就会供氧不足血液循环凝滞。

如此反反复复恶性循环,人的毒瘾越来越大,身体也被毒品腐蚀的残缺不堪。

大烟滥用轻则掏空身体散尽家财,重则家破人亡生不如死。

国际上有不少国家有意识地展开禁毒行动,可当时的香港政府明显是个例外。

比起人民的身心健康问题,当时的香港政府更注重利益。

并且,为了得到巨额税收,香港政府对于做大烟生意的商人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要商家能够以高价拍得政府发放的大烟牌,就能在香港售卖大烟。

利铭泽

利良奕的时代,利家的大烟生意已不容小觑。

到了利希慎接班,生意更是抵达新的高峰。

一些人对利家不忿,叱责利希慎靠“血色生意”发家致富,还有一些人眼红利希慎一家独大。

利希慎被不少人记恨,更被无数人忌惮。

1914年,利希慎与大烟公司的股东产生利益纠纷,被对方告上了法庭。

利希慎有权有势,聘请了最优秀的律师团队,在这场官司中取得了胜利。

可也因此得罪了不少势利,结下了更深的仇怨。

不过利希慎本人并没有把这类事情放在心上,他的事业如火如荼,家庭生活也一点没耽误。

1898年,利希慎娶到门当户对的黄兰芳。

又在之后陆陆续续纳了好几房妾侍,生下了十四个儿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一利孝和

其中,长子利铭泽出生于1905年,是利希慎与妾室张瑞莲所生。

傲慢与偏见

利希慎家庭和睦多子多福,可身在江湖,利希慎也意识到大烟生意不能作为长久之计。

于是,继续大烟生意的同时,利希慎还开始涉猎其他行业。

1923年11月,利希慎成立了利希慎置业有限公司。

次年,他又一掷千金。

以380万港元向怡和洋行买下铜锣湾一大块地皮,成为铜锣湾一带最大的地主。

地产到手后,利希慎并没有大面积开发。

当时的铜锣湾是一片山地,开发是个大工程。

一旦动工,要挖山还要填海。

政府虽然给予了利家铜锣湾的地产,却不给利家开发的权限,导致铜锣湾开发事宜一再搁置。

利希慎不想做亏本买卖,只能尽可能利用铜锣湾的土地建了“利园”。

利舞台

开发出游乐场和酒楼,还在山脚下的平地盖起大剧院。

1926年,一座富丽堂皇金碧辉煌又具备旋转舞台的剧院“利舞台”建成。

“利舞台”独树一帜,建成之初就成为了当时最受追捧的娱乐场所,利希慎也顺便大赚了一笔。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片当初价值三百多万的土地,在多年后价值翻了上千倍,涨到了数百亿。

不得不说,在经商方面,利希慎的确是天赋异禀又眼光独到。

自1914年公诉之后,利希慎就不再将重心放在大烟生意上,香港也颁布禁售大烟的法令。

利希慎将重心放在了其他生意上,却也不想完全放弃大烟这块“肥肉”。

为了继续保全大烟生意,利希慎转战还没禁大烟的澳门,想要在新地方闯出一片天。

铜锣湾一景

当时的澳门是葡萄牙殖民地,利希慎跟澳门的葡萄牙政府做起了大烟生意。

利希慎向葡萄牙政府购买了大烟牌,可生意刚起步,葡萄牙政府就单方面毁约。

利希慎栽了个大跟头,赔的血本无归。

一开始,利希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被人针对。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

利希慎从朋友处得知别家还在照常做着大烟生意,只有利家的大烟牌被取消了。

做了多年刀俎,想不到一朝成为砧板上的鱼,这等屈辱岂能姑息?

愤怒的利希慎为了挽回颜面,更为了大烟经营权,将竞争对手告上了法庭。

并在优秀律师团队的帮助下,第二次赢得官司的胜利。

利希慎赢下了官司,风光无限。

可这一举动为他招致了更多的仇恨,一时之间,利希慎收到了不少恐吓信。

利希慎一家

久经商场,利希慎自认为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了,并没有把这些所谓的口诛笔伐当回事。

毕竟他赢了官司,就是名副其实法律意义上的胜利者。

利希慎不顾家人劝诫,依旧自由出入各个场所,只是备了一把防身的小手枪。

1928年4月30日,49岁的利希慎回到香港,像往常一样步行至惠灵顿街。

穿过小巷裕到达裕记俱乐部,预备去吃午餐偷得浮生半日闲。

利希慎刚走进楼梯口,早已埋伏在暗处的杀手就对他连开了三枪。

利希慎右侧肩膀和左侧胸部均被子弹击中,他痛苦地“哎呀”了一声,直挺挺跌下楼梯。

饭店的侍役听到枪声和惨叫声后,赶忙夺门而出查看情况。

可持枪伤人的恶徒明显踩过点的,对附近环境很熟悉。

早已不见了踪影,只剩下利希慎一人倒窝在冷巷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铜锣湾远景

利希慎身为大老板,也不是没有保镖在侧。

只是对方早已摸透了他的行动轨迹,等到其他人反应过来的时候,利希慎早已没了气息。

青天白日发生这样的惨案,警方派出大量警力四处侦查,利家也也悬赏2万元缉拿凶手。

一时之间流言四起,坊间各种版本的谣传有鼻子有眼,对凶手的描绘也各个版本都有。

可是无论谣言传的再怎么凶,警方再怎么尽心尽力侦查案件,都没能将凶手绳之以法。

毁灭与重生

案情没有半点进展,各种谣传也得不到验证,最终利希慎被刺一案不了了之。

时间久了,大家也就淡忘了暗巷中那个连中三枪的“香港烟王”。

那一时期的香港,三教九流移民混杂,人浮于事,人心浮动。

社会治安本就恶劣,犯罪率极高。

利孝和与陆雁群

行凶者逍遥法外,居民的生活朝不保夕,法治难安人心,实在是一段艰难的岁月。

艰难的时光,没人会一直惦记一个人,哪怕那个人是“香港烟王”。

唯有利家,因为失去家族当家做主的灵魂人物陷入了绝境。

利希慎一死,外界纷纷猜测利家会就此没落。

毕竟,当时的利家才买下大半个铜锣湾不久,经济状况还没有完全恢复到巅峰时期。

一直以来,利家又都是利希慎一人做主。

他不在了,外界的人都不相信利家能有其他人接过利希慎的重任。

利家被无数双无形的眼睛盯着,可以说,只要生意上的事务处理稍有不慎,家族就会没落。

尤其利家情况特殊,孤儿寡母合起来有十多人,子女间年龄差距巨大。

在外人看来,利家四分五裂是早晚的事。

黄瑶璧

利希慎死时,长子利铭泽刚满二十三岁,刚刚从大学毕业,与黄瑶璧女士完婚不久。

其他利家孩子都还在上学,最小的甚至还怀在妾侍肚中。

利家是大家族,银行方面了解利家的特殊情况。

担忧利家会因为分多家产内部矛盾不断,从而导致无法追回借贷。

千钧一发之时,利铭泽被利希慎的结发妻子黄兰芳从英国叫回香港主持家中事务。

他的回归将利家拉回正途,更让利家的生意脱胎换骨焕然一新。

利铭泽于1905年出生在香港,是利希慎第一个孩子,也是为重视的一个。

利希慎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从小便教导利铭泽用功读书,请了不少教书先生。

利铭泽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自幼便饱读诗书,腹有诗书气自华。

到了上学的年纪,利希慎将利铭泽送入自己的母校,皇仁书院读书。

利德蕙

利铭泽12岁那年,跟弟弟利孝和一同被送到英国接受英式教育,毕业后考入了牛津大学。

在英国读书期间,利铭泽常年活跃于学生运动,一举当选了中国留学生的学生会总会长。

直到1928年父亲遇刺,利铭泽才返回香港做了利家的主心骨。

利家前不久刚刚花费巨款购入铜锣湾地产,导致元气大伤。

利铭泽担负照顾家人的重任,必须向银行借钱。

只是取得银行方的信任并不容易,利铭泽初出茅庐,谁都不相信他能有什么建树。

利铭泽也考虑了许多现实情况,卖掉了除铜锣湾地产之外的不少股份。

利家百废待兴,世界经济也处于萎靡状态。

那一时期,日本打响了侵略战争,1941年战火从内陆烧到香港。

香港的前景堪忧,利家的生意也很难做。

利德蕙

直到二战结束之后,香港经济慢慢回春,利家的地产才发展了起来。

利铭泽努力经营生意,同时,也积极参与爱国救亡运动。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之后,利铭泽深感身为中华儿女决不能又置身之外的想法。

为了报效祖国,利铭泽毅然辞别妻儿。

离开了香港,回到内地参加抗战工作,担任了中国红十字会海南岛大队队长。

那一时期,利铭泽有幸结识了包括周恩来总理在内的多位中共元老。

利铭泽广结善缘,积攒了不少人脉,做成了不少大事不说,还在无意中帮了周总理一个大忙。

一次,利铭泽无意中听说国民党要对周总理展开抓捕行动。

利铭泽小心避开了所有眼线,悄悄将消息传递给周总理,让周总理免于一难。

周总理

战争结束之后,完成救亡使命的利铭泽与英国政府共同乘一架飞机返回香港。

他继续开发铜锣湾地产,将利园阔大数倍,大发其财。

发家致富的同时,利铭泽也没有失去企业家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五六十年代,香港闹水荒,人民陷入水深火热,政府无力解决问题,焦急不已。

关键时刻,利铭泽伸出援助之手。

先前,利铭泽在内陆活动了很长一段时间,与大陆政府之间建立了良好关系。

苦难时期,利铭泽找到熟人,从内陆运来珍贵的水资源,缓解了香港的水荒之灾。

百年利家

除此之外,利铭泽回到香港之后还一直积极充当中港合作的桥梁,为两岸做了不少贡献。

利铭泽在家乡广东,以及国内其他多处地区捐资。

广州花园酒店

建设过不少道路、学校和医院,还买了不少旅游巴士送给广州。

就连享誉中外的五星级商务酒店广州花园酒店,也是利铭泽连同几位港商出资新建的。

利铭泽投资建设广州花园酒店的原因并不复杂,就是认为当时的中国还不富裕,急需发展。

利铭泽立志要在中国建一间最好的五星酒店,让世人看到东方巨狮不再沉睡,广州花园酒店随之应运而生。

除了兴建星级酒店,为了帮助内地发展,利铭泽还自掏腰包。

每年举办春茗,为内地搭建桥梁招商引资。

利铭泽在经济贸易方面做了不少贡献,被授予“太平绅士”的荣衔。

他塑造了良好的个人形象,家族的事业,也同样在他的运作下风生水起。

利铭泽很擅长抓住商机,他的涉猎颇为广泛。

陆雁群

地产、贸易、旅游、酒店、航运等等行业均有利家的痕迹,就连香港九龙海底隧道的大工程也被利铭泽争取到手。

尤其是利希慎留下的半个铜锣湾,在利铭泽的妥善经营下发展壮大。

目前,整条波斯富街、利源山道、恩平道、新会道等地的楼宇,都是开辟当初利园而来。

事业上,利铭泽无愧黄兰芳的托付。

振兴家族的同时,他也将民族大义放在首位,踏足十多个省会,做了不少慈善。

他一生与妻子生育了两儿两女,其中,小女儿利德蕙还成为了首位华裔加拿大国会上议院议员。

利铭泽无疑是利希慎子女中最耀眼的那一个,他的弟弟利孝和也追随着哥哥的步伐,取得了非凡成就。

早年间,利孝和随利铭泽一同出国学习。

利希慎后人利汉钊

利铭泽接管家族事务,利孝和也在一旁帮衬。

经营过汽水公司,还分别在烟草公司和航空公司担任过董事。

利铭泽投身爱国事业,在政府部门担任职务。

利孝和也积极从政,出任过中国外交部顾问、中国驻联合国常任代表等要职。

除了以上种种,利孝和最值得一提的便是在1965年,拿下香港政府公开招标的无线电视运营牌照。

当时的利孝和联合邵逸夫(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之一)以及英国独立电视台等机构,打造了香港电视集团。

在招标中打败其余5家财团,取得无线电视广播经营权。

拿下无线电视广播经营权后,利孝和苦心筹备两年的筹备,成立了香港首家无线电视台TVB。

TVB是香港第二家电视台,采用无线信号传播,不必安装线缆,也无须向电视观众收取月租费。

利蕴莲

在此优势上,TVB以本地新闻、娱乐节目为主,采用粤语配音播放,得到广泛好评。

在利孝和的运作下,TVB从200人的团队起家。

以黑白电视为起点,创立彩色电视的先河。

又在邵逸夫的“邵氏兄弟”协作下开办首期无线艺员训练班,掀起培养本土影视人才的序幕。

建立了稳固的观众基础,收视率直线飙升,利氏家族获得丰厚收益。

利孝和事业风光无限,与香港第一名媛的陆雁群的婚礼也空前绝后。

这位无线电视缔造者活了71年,最终心脏病突发,在家中溘然长逝。

利孝和死后,陆雁群继承了他的遗产,还加入TVB董事,替利孝和继续打点了TVB的生意。

陆雁群主持大局期间,靠着炒股狠赚了一笔,又卖掉了不太看好的汽水厂房,获得数亿港元收益。

陆雁群

陆雁群一直坚持到2012年才退出TVB董事,让儿子利宪彬接班,女儿利蕴莲也成为了希慎兴业的执行主席。

利家经历百年风雨飘摇屹立不倒,富过了三代又完成了转型,确实有许多过人之处。

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和探讨,他们的故事广为流传。

观众朋友们如何看待利氏家族的崛起之路?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您的认可是我们继续创作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