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代表提建议,要引导高校毕业生入职高素质农民队伍,为乡村发展提供更多人才支撑,满足乡村振兴发展需求。过去城市发展的很快,村里培养的做题家,最后都润城市了,搞得农村里大学生特别稀有,和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不匹配。另外一方面呢,大学生毕业以后好多找不到工作的,天天在网上嚷嚷毕业就失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不匹配。所以一边是农村缺大学生,一边是大学生缺工作,那把两边一结合,大学生都去农村做农民,理论自洽,逻辑合理,是不是很完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起就业,2021届高校毕业生900万,史上最多。到了2022届1076万,还是史上最多。就业率方面2021届56.9%,史上最低,2022届50.4%,史上最低Plus。如今对于大多数毕业生来说工作只有三种:要么累、要么没前途、要么又累又没前途。业务增长越来越慢,加班时间越来越长,同事关系越来越压抑,要应付的杂事儿还越来越多。工作的成就感很低,压迫感却超强。于是好多人觉得肝了也没前途,不如躺平。但是躺平发现也不行!在高度分工的工业社会,躺平就和社会断了联系。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从第三层往上的需求全部放弃。人格贬损,社交疏离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搞的年轻人进亦忧、退亦忧,人均抑郁。实际上,代表提议无非是专家建议的翻版。这背后有三重矛盾,为此我做了系列视频,跳到大气层,带大家一起俯瞰社会机器如何运转,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才能给自己带来最大的价值。

1、 是心高气傲,还是分配不公?

矛盾1:年轻人应该进厂做工人,回村做农民,但是自己的孩子不能干这些没出息的活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行业这些年都在劝退后来人。比如机械、土木、建筑等等。不论学历、不论出身,哪怕你是成绩满分,名校出身,博士毕业,国企录用,一旦进入这些行业,也是吃灰、搬砖、拧螺丝的命。行业规模已封顶,存活企业互相卷;低端工作没人去落差感十足。所以大家都在吐槽:寒窗苦读两甲子,不如家里拆个迁!知识改变命运,小学老师诚不欺吾。

这时候有专家站出来了:“人才需求和供给错配了。高校毕业生高分低能,所以找不到工作!这是过度教育的恶果!建议五五分流!刷一半去读职高。然后就有很多人附和:“年轻人就该从基础干起,就该进厂,想当年我们条件那么艰苦,也是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你看现在的年轻人,读了个大学,心高气傲的,本事没多大,脾气还不小,一天到晚总想些不切实际的。所以大学就应该缩招,就该断了舒舒服服当白领的念头,老老实实进厂搬砖。这样不仅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解决工厂招不到工人的问题,理论自洽,逻辑合理,一举两得,是不是也很完美?对于这样的说法,不管你信不信,反正他们自家的孩子是不信。为什么?因为根本不解决问题!

年轻人不愿意进厂,并不是因为心气高,也不是因为不能吃苦,而是因为不划算。人家知识变现做自媒体不行么?跑腿送外卖不行么?直播带货不行么?985都读出来了,为什么一定要进厂拧螺丝?当你跳出专家的逻辑圈,跳到大气层来俯瞰这件事:专家说制造业是国家的根基,但是专家的孩子不进厂打工;专家说农业是立国之本,但是专家的孩子不下地耕田。专家说互联网都是泡沫,金融都是骗子,网红都是戏子,但是巧了,专家的孩子都削尖了脑袋往这些行业钻。所以说到底,这是个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如果制造业是国家的根基,那就全力扶持制造业提高产业工人的收入;觉得农业是是立国之本,那就减轻农民赋税,想办法提高农民收入。待遇好了,收入高了,工作价值体现出来了,从业人员自然就增加了。这是正常人的思路对吧?但是我们的专家是怎么说的呢?不能提高劳动工资,低工资是我们的优势!还有专家说,提高劳动收入是西方国家的阴谋,是为了削弱中国制造的竞争力。说这话的都是有头有脸的经济学专家,留点面子就不点名了。但是说真的,当年那些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经济学人都哪儿去了?如今怎么只剩下些这种货色?所以总结一句,工厂招不到工人,农村缺少大学生,本质上是收入低,工作价值得不到体现。这是财富分配的问题,绝不是大学生心高气傲的问题。

2、 高素质农民,能破就业难题?

矛盾2: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大学要扩招。同样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大学要缩招。

薪酬是什么?大多数人给出的答案是劳动价值的货币体现。我们习惯用薪酬来衡量一份工作的好坏。但是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薪酬是是维持打工人打工所必需的成本。它包含了打工人的生活开支、以及养育后代创造下一代打工人的成本,一旦工资过低,打工人就会青黄不接,剥削体系就维持不下去了。反过来说,如果没有维持打工这条红线兜着,会发生什么?拎不清的专家已经说了:“建议付费打工!”从目前生育率快速下跌看,当前的工资水平,已经突破了底线,社会机器正在走向崩溃。

所以无论是五五分流,还是引导大学生入职高素质农民,大概率都解决不了就业难的问题。因为都回避了分配不公。很多专家在网上喊,就业要靠自己,政府不是保姆。但是事实上,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就业都是政府最关注的事情。失举个离我们最近的例子,1993年国企改革掀起下岗潮,3年后严打,又过了3年高校扩招。你以为这些是孤立事件吗?错,他们一脉相承,今天的就业难,正是当年埋下的根。

1993年国企改革,引发了下岗潮。很多人断了生计,一部分人选择釜沉舟,成了初代民营企业家。另一部分人选择徘徊街头,成了社会不稳定因素。不稳定因素多了,社会治安就差了,社会治安差了,警察叔叔的KPI就难看了,警察叔叔的KPI难看了,就有人不高兴了:“这么多街溜子,成天在大街上飞车抢劫,这是社会治理的失败!必须出重拳!”于是就有了1996年的严打。严打是典型的运动式治理,抓一批,关一批,枪毙一批,社会治安稳定了。但是从根上讲,除了拘留所、监狱和殡仪馆业务激增之外,街溜子还是街溜子,没钱花还是没钱花。大家都没钱花,经济就不活跃,经济不活跃,企业就盘不活,企业盘不活,就提供不了就业,提供不了就业,大家就没钱花。面对这样一个完美死循环,有高人指出了破局之道,高校扩招。

从结果上说,高校扩招解决了当年的就业压力。原来初中生毕业,进入职高技校,快则1年慢则5年,不到18岁就可以就业了。一旦社会提供不了岗位,年轻的学生马上就会变成年轻的不稳定因素。可是高校扩招之后,初中读完读高中,高中读完读大学,大学读完读硕士,硕士读完读博士,博士之后博士后。这就业年龄直接就延后了。22岁起步,40不封顶,就业压力瞬间轻了。我强烈怀疑提出这个办法的高人是凯恩斯的信徒,把美债的那一套原封不动搬到就业市场,效果还出奇的好。1982生育大潮,本来是就业领域最大的灰犀牛,可是1999年前,高校扩招横空出世,灰犀牛烟消云散。作为82年的苦逼,我没赶上分配就业,没赶上股市大潮,没赶上房价起飞。但是我赶上了了老师的敦敦教诲:读书破万卷,毕业继续学!

正是因为我是亲历者,所以我知道,分流这事儿大概率是搞不动的。凯恩斯拉长了债务周期,如今美债还是濒临上限。同样的,高校扩招拉长了就业周期,如今就业同样接近饱和。2020 年,研究生大量扩招,专升本也在大量扩招。为啥呢?受疫情影响,对未来就业形势不看好呗。所以矛盾来了:从1999年至今,我们都在用高校扩招来解决就业问题。然后专家杀出来说要用高校缩招解决就业问题。请问,高校是扩招,还是缩招呢?

3、 目标要务实,但你挣得少就是Loser

矛盾3:年轻人要有远大的目标和抱负,但年轻人应该去搬砖、种地、拧螺丝。

说到这里有小伙伴开始问了,那我听老一辈的,就把书读到底,卷过同龄人行不行呢?很遗憾,也不行。大名鼎鼎的米其林指南,是全球公认的美食指南。但是到了中国,却被业内戏称为米其林关店指南,原因无它,餐厅上榜,房东就涨租,然后餐厅承担不起就关店。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毕业生身上。我们学校每逢毕业季校招,就有一位大妈跑来问大厂的HR,今年待遇怎么样。开始HR还以为是替家里孩子问的,很详细地做说明。后来发现不对,这个大妈年年都来问。于是就问大妈打听这个干嘛?大妈说,她在大厂旁边有房出租,打听一下今年的待遇,好决定涨多少房租。按照马克思的说法,资产阶级和打工人天生对立,阶级矛盾不可调和。为了更好的剥削打工人,资产阶级会不断推高资产价格,剥削打工人。你多挣多少钱,资产阶级就会相应的涨价多少,让你永远买不起资产,跨越阶层。那打工人不会反抗吗?别急,往下看。

243年以前,英国工业饱和,生产力溢出,流向殖民地。当资本开始在北美建厂时,发现劳动力非常缺乏,工资比英国高很多。当时的北美,到处都是未开发的土地,大家都忙着开荒,工厂高薪也很难招到工人。于是资本想出了一招:利用公权力对土地征税,迫使想要靠开荒当自耕农新移民,在攒够土地税之前,必须先在工厂老老实实的做个打工人。为了把他们更长久的留在工厂里,政府把税定的极高,极大的延长了打工的时间。然后再拿这个钱引进更多的劳动力,直至平衡。从解决问题的方式上来看,这个思路确实厉害。而如果你换一个视角,在现代社会,为了让大多数人好好工作,不瞎折腾,高房价应运而生。当房价处于大多数人需要努力工作很多年才能买得起的水平时,大多数人就会非常认真、自愿、快乐地工作和加班了。你品,你细品,这和当年美国的土地税是不是有点异曲同工的味道?

为了维持不公平的财富分配规则,他们要制造岗位稀缺。为了制造岗位稀缺,他们要抬高就业门槛。抬高了就业门槛,年轻人就要接受更多的教育,获取更高学历。君不见,快递员里多少大学生?他们甘心么?一定不甘心。所以为了让他们安心、快乐的干活加班,不瞎琢磨不闹事,就必须给他们营造一个洗脑的社会环境。你说你想学扎克伯格辍学创业?会告诉你:学而优则仕,名牌大学公务员才是你应该走的路。你说你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要搞发明创造?会告诉你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你说你不是读书的苗子,不想努力了?会告诉你没有梦想的人生和咸鱼有什么区别?他们给你定目标,定身份,定路线,用周围人的唾沫星子规制你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你不走他们认定的路,你就是没出息,就是 loser!就这样一套既没有逻辑,又单一蛮横的评价体系,居然成了如今的普遍价值。搞得年轻人既反感,又压抑。为了让年轻人延迟就业,就要让他们多上学。为了让他们多上学,就要要求他们有宏大的人生目标。但是有了宏大目标的年轻人心气儿都高了,都不愿意进厂打工了怎么办?派专家出来再打压他们的心气,教育他们不要好高骛远,年轻人就该脚踏实地,进厂搬砖。什么?你们不愿意进厂搬砖?没事,代表替专家给大家指了条明路:去村里种地,想必你们应该不会反对吧?

君不见,北大学子开煎饼摊,看似荒谬,其实何尝不是走入炊烟街景的渺茫希望,挣脱了什么身份什么时间段做什么事的枷锁。今天知识依然是最大的产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获取信息越来越容易。同时,我们被洗脑的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大量的专家在网上大放厥词,而其本质却是用信息私货偷偷绑架我们的思考和分析。所以在信息时代,知识的价值不仅没有缩水,反而变得更为重要。就业、人口、生育和gdp属于国家,而未来属于自己!

下一期,我们一起聊一聊,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还能做些什么,让自己的处境变得有利一些。点个关注,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