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是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确保党和国家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全党必须以干事创业、积极进取的担当和作为,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一个政党拥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能否始终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关乎这个政党的前途命运,关乎事业的兴衰成败。干事创业精神状态,本质上是基于实践的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是干事创业者内在奋斗状态、奋进姿态的集中体现。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战胜强大敌人,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克服物质困难,抑或是在改革开放后冲破束缚生产力发展障碍,在新时代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都始终保持干事创业、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也正因一以贯之具备这种积极的精神状态,我们党才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

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就是要始终昂扬向上、奋发有为。创业不易,守业更难。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目标越是宏伟,越要振奋精神;任务越是艰巨,越要保持状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挑战,越需要知重负重。全党同志都要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保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就是要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创新就是不墨守成规、故步自封,与时俱进、勇立潮头,主动作为、自觉而为,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确立新理念、明确新思路,掌握新方法、增强新本领,摆脱旧的路径依赖、走出新的通途坦途。新征程上,越是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越需要坚定信念信心,保持蓬勃朝气和浩然正气,越需要锐意进取、勇往直前,闯关突围、迎难而上甚至逆势发展,始终做到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

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就是要持续改进作风、久久为功。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这启迪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真抓实干,不搞形式主义、不摆花架子,以钉钉子精神干事创业,既有拼劲又有韧劲,钉得准、钉得深、钉得牢,确保干一事成一事、不断积小胜为大胜。同时,要增强全局意识,始终维护发展大局,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创造出经得起时间、历史检验的业绩,向人民交出一份份新的合格答卷。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应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箴言。

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就是要不断激励干部增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是更好促进事业发展。严管不是把干部管死,不是把干部队伍搞成一潭死水、暮气沉沉,而是要激励干部增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和激励担当作为有机统一起来,做到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形成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营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浓厚氛围。敢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善于发现、培养、使用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着力消除妨碍干部担当作为的各种因素,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

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就是要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敢于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是开创性事业、系统工程,都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然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甚至惊涛骇浪。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必须一贯保持战略清醒,对各种风险挑战做到胸中有数;保持战略自信,增强斗争的底气;保持战略主动,增强斗争本领,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