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唐吉

编辑 | 张成

没有人注意到厨房门口的那滩油迹。小小的一片褐色,可能是随手洒落的,太不起眼。直到68岁的李书华踩上去,脚底一滑——不寻常的触感让她心里一惊,但来不及作出反应,人就失去控制,重重摔在了地板上。

生活中的一切都在提醒她“年纪大了”,熟悉的食物可能突然变得危险。卫生间里的一滩水、一次上厕所的起身、一次摔跤或是忘记了沸腾的锅子和炉灶的火,都可能成为一场“灾难”。这很常见,时间同样正在带走她的记忆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女儿一家共同生活解决了一些麻烦,厨房门口很快铺上了防滑垫。但最大的难题并未消失:从吃饭、服药到入睡,她需要越来越多的照料。钱很难解决所有问题,请一位保姆或者送去养老机构,子女很难放心,但留她独自在家也不可行。反复地想,是否只剩一个艰难的选择,女儿必须辞去工作,整日地、长久地困守母亲身旁?

这是个人烦恼,也是社会难题。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养老”出现了8次,长者的养老问题也成为全社会关注所在。全国人大代表周云杰建议强化适老服务体系,全国政协委员张文宏认为未来老年人都需要身边的家庭医生,全国政协委员曹菲带着“居家养老提案”上会,她提出,在城市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大背景下,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体系搭建尤为重要。

普遍的关注背后是共同的焦虑。如何面对衰老,关乎父母、伴侣、自己和儿女,是每个人终将到来、必须作答的命题。步入老年后,人生是否还有更宽阔、更轻盈的可能性?在满足基本生活外,人们需要也渴望体面、有尊严、幸福的养老生活。

衰老的真相

感受衰老是件残酷的事情。它不是突然降临,而是慢慢发生的。李书华意识到,对生活的掌控感一点一点地消失了。

日常生活成为一场漫长的、旷日持久的对抗。对手是逐渐退步的身体机能、消散的记忆力和平静流动的时间,人们总是落败。

首先是变得越来越不自由。活动范围开始缩小,原来常去的公园很久没再去,闲暇时,只到楼下的草坪转转。老伴去世后,李书华出门的频率越来越低,她感觉自己的骨骼变得脆弱,手脚和神经都不够灵敏,步子要迈得更慢、更小,要时刻注意周围,车辆、行人或是突然出现的孩童,都可能成为意外。

意外是可怕的。她得尽可能减少生活中的风险,降低不确定性,就必须压缩对生活的欲望。她喜欢小狗,觉得小猫也可爱,但不敢养宠物。它们需要遛,需要照顾,她顾及不来,照顾自己已经是任务,包括一日三餐、按时吃药。也有忘记的时候,对付过去就是了。

很难想象对行动不那么自如的长者来说,洗澡是件多艰难的事情。最好的情况是,自己可以保持站立,但沾上水后更湿滑的地板、萦绕的雾气,都是危险的因素。

还有那漫无边际的孤独。儿女不在身边,屋子变得空旷,她开始养越来越多的花,侍弄些好养活的,在阳台上开得花团锦簇,看着是热闹些。但花不会讲话,很少人来访,大多数时候,一整天没有任何声响,白天被抻得好像更长了。

坐在阳台上,李书华会打开电视,无所谓播什么,广告、不认识的电视剧都可以,她只要点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多老人或许就这样落寞度日。2021年5月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全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2.6亿人。人口预测结果揭示,到203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将增加到3.7亿,其中独居老人的数量将超过2亿。老伴离去,儿女远在外地,独居正在成为常态。

孤独或许是可以忍受的,忍受日复一日的寂寞,因为有更现实、更切肤的困难。

老来常见病痛,但许多长者很难独自去医院,他们不太熟练网上挂号,也不太会操作智能设备。“孩子有工作的事情,有自己的家庭,他们都很忙,能不打扰我就尽量不打扰”。马阿姨很理解儿女,但眼睛有了病症,需要时时复查,跑医院就成了麻烦事。

平时大多都是老伴陪她过来,从挂号、叫号,到缴费、取药,两位长者不敢到远处坐,怕听不到叫号,只能在门口等着。还要小心翼翼捏着单子,楼上楼下到处跑,总怕自己没处理好哪一项,耽误了事情。而腿脚不太灵便的长者,光是来回跑这几趟,就够为难了。独居养老,似乎变得困难重重。

站在同一边

把长者送去养老机构是一种简单的解法。儿女们愿意支付高昂的费用,相信一家养老院可以解决所有生活问题。但现实往往是双方都难以安心,长者被迫适应新的环境,学习新的规则,墙外的儿女也担忧父母无法得到最适宜的照护。

居家养老是大多数长者的选择,他们需要熟悉的环境给予安全感。在国内,养老体系已经形成了“9073”格局,约90%的长者决定把家作为最主要的养老场景。

问题是,谁来担负起照料的任务。一场病痛中,守在母亲的病床边,陈女士决定,要为母亲请一位保姆。找到合适的人选是个难题,母亲在冲凉时摔倒,基本失去自理能力,行动要靠轮椅。洗漱、吃饭、上厕所、复健,日常种种都需要专门有人帮助。

她要上班,无法日日在身旁。找一位保姆似乎是最优解,但筛选了许多轮,也请过几位,效果都不尽如人意。母亲的照护任务重,保姆有时攒了埋怨,她还得承受对方的脾气。

人在公司,心却揪在母亲身上。一次。她陪母亲去医院,对面床的陪护是一名保姆,随意说起之前照顾老人时,喂老人吃安眠药,自己出去打麻将。这或许是极少的情况,但她忍不住担忧如果母亲被如此对待。

但当子女自己照顾时,才意识到这是项繁杂、沉重的工作。辞去工作回家照顾父母,失去自己的事业,圈子也随即缩窄。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事情日日重复,压力慢慢积攒,耐心会被稀释,衰老像一道鸿沟分开了亲密的父母和子女,父母觉得子女总是说不准、不许,子女也疲倦于父母似乎总不配合。亲情像是困住了双方的绑带。

他们本应该迈过鸿沟,站在同一边,共同面对衰老。这道桥梁是,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

家需要是一个放心的地方。尝试过多种办法后,去年底,陈女士选择中国平安的居家养老项目。经过适老化改造,厨房里有烟感报警器、卫生间里有毫米波雷达,时刻关注着母亲情况。卫生间和客厅还安放了紧急报警按钮,一旦出现烟雾或母亲摔倒等意外,全天24小时在线的生活管家立刻会接到消息、联络老人、安排应对,一分钟内,家人即会接到通知,哪怕身在外地,也会马上知晓。闲暇时,母亲常和智能管家聊聊天,”有人说说话,唠唠嗑,心情也好了许多”。

同时,每位长者也拥有一位身边的“家庭医生”,医生管家全天候提供音视频问诊,三餐该如何吃、体检怎么查,了解得足够详细,才会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方案。

对陈女士来说,帮母亲洗澡以往有点困难。母亲行动不便,难以支撑久坐,她自己完成也力不从心。在专业的护理人员的帮助下,她总算卸了心头石头。洗澡前,护理人员们先测血压,评估老人身体状况,再充气垫,让老人平躺着洗澡,减轻身体压力,护理人员小心又细心,不忘时时询问水温是否适合。看着母亲舒服、放松的神情,她也觉得轻快。

要自己出门去医院不放心、儿女又抽不开身的难题有了新的解法。马阿姨到医院时,一位陪诊员已经提前挂号、取号,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安排得清楚明白。马阿姨放下了担心,安心等候,陪诊员正帮她盯着排号进度呢。没花多长时间,就完成了复查,“省了不少事,孩子们也放心了”。

更广阔的可能性

居家养老的目标不止停留在满足日常照护、洗澡就医等基本需求上,它所指向的是体面的、有尊严、有乐趣的老年生活。

将专业服务引入居家场景,不是仅仅为了给儿女松绑,更重要的是让父母和子女实现一种幸福的平衡:有陪伴,有空间。子女们不需要被照护任务填满生活,可以照顾好自己的事业、个人生活和家庭。而父母们不必压缩自由、闭锁家中,他们终于得以拥有更广阔的可能性。

这意味着,养老服务必须是多样化、针对性的。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身体情况的长者,提供个性化的养老服务。

一些长者可以在这里发现新的乐趣。人人或许都曾在人生中留下过遗憾。年轻时忙着拼搏,忙着养家,匆匆向前赶路,至于兴趣爱好,能分给的时间和精力都不多。熬到了退休后,离开打拼过的事业,终于拥有大把时间,当三位一体的养老管家、上门护理、医院陪诊等中国平安居家养老的多项服务解决了现实问题,长者们也随即卸下负担,可以想想那些曾遗憾舍弃或渴望尝试的可能性。

“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当时文艺娱乐发展得不是很好,现在我就想从这些方面来弥补一下自己的人生遗憾吧”。在平安居家养老的一次线下活动上,李阿姨整理了一下衣服,站在人群中央,她抬起头,“我来给大家讲个段子”。话到精彩处,初见的老友们笑出了声。时下年轻人最爱的脱口秀,她也毫不逊色。

生活更简单时,快乐才有机会生发出来。有人喜欢围棋、茶道,常听中国平安设置的线上老年大学特色课程,有人爱交朋友、出门转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线下活动。

在这种模式中,没有人必须要妥协、要退让,父母和子女的意愿才能充分被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父母探索、寻找养老解法时,子女们也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面对衰老的孤独、无助和茫然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位老人身上,也可能发生在你我的将来。

在豆瓣养老小组中,盛满了许多儿女们的苦恼和担忧,他们有的为父母购买了养老保险,也开始规划自己的养老安排,有人希望和子女生活在一起,也有人讨论着“抱团养老”的可能性。

但愿望都是相似的,尽管步入老年,人们依然希望自己自由、幸福、有尊严。

个人的探索或许是微弱、零碎的,这需要平台的力量。在中国平安居家养老项目这个完备、强大的系统支持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能力和专业的医生团队、护理人员凝聚在一起,各显所长,共同交托出专业、个性化的养老服务。

场景仍在不断丰富,边界还在不断探索,挑战当然是有的,但是对中国平安居家养老项目的团队而言,这是道必答题,“是我们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不仅关乎当下,更关乎未来,关乎每一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当父母老去,寻找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姓名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