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安徽六安,一场特殊的模拟高考走红,引起了网友热议,视频中,一高中举行全真模拟考,学校让相应学科的老师也参与考试,70多名老师在一起考试,场面非常地壮观。

视频显示,在一间大教室里坐满了老师,他们像学生一样向后传递试卷,随后开始埋头解题,周围还有人监考。据悉,这场特殊的考试,是为高三教师所举办的“师生同考”,老师和学生一起考试,试卷内容和考试时间,都和学生的要求相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估计教育局长或学校领导是想显示自己独树一帜的管理理念,安排老师和学生一起考试,通过这场考试,让老师看到自己的真实水平,学生也想知道老师到底能打多少分数,从而促使老师加强学习。安排师生同考,这种做法看起来很新颖别致,须不知这种做法是极其不专业的。

如果按照教育局长或学校领导的逻辑,他们是否也应该代表地方、学校参加中考、高考等相关的统一考试(做题),也“同考”一下,彰显他们所代表的地方、学校的水平呢?校长、教育局长敢跟老师同考吗?我看教师们无所谓,估计校长局长会先被吓尿。

我估计很多人关注的是老师考得过学生吗?我相信作为一个合格的老师,是可以考过大多数学生的,但是好多老师肯定是考不过学校的学霸,特别是数学,物理等学科。因为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优秀学生的思维速度能超过老师的。

我认为这种思维要改一改了,老师为什么一定要考的过所有学生呢?教练如果干得过运动员,自己上台拿奖金不更香吗?脑袋是用来装道理的!所以我是不支持或者排斥这类形式的,因为它起不到激励教师进步的作用,除了引起教师的反感外,基本没有任何意义。

真正懂教育的人都知道,教师的工作重点,是教会学生解题思路,锻炼学生解题效率,而不再是像学生时代那样会刷题拿满分。然而这个道理学生并不明白,在学生眼里,老师考试就应该拿满分,一旦发现教师也拿不到满分,就等于丢掉了教师在他们心中的 “权威”,对教师也就缺乏了信任。

当老师的都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的部分教育管理者为什么总希望学生“不如”老师呢?为什么认为老师考不过部分学生,就是老师“不合格"呢?围棋高手输给机器人,这不是人类的悲哀,恰恰相反,应该是人类的骄傲。

对于考试,教师的作用是:考前研究判断预测试题,考后分析试卷、反思教学、分析学生情况,为今后提高教学成绩制定改进方案。只要是正规院校出来的老师,当年也都是通过考试才能上大学的。因此相同时间与学生同考试,正常考上大学的老师不会太差。

教师能站在讲台上,已经证明有资格从事教学工作,根本没有必要通过这种近乎侮辱的方式强迫全体教师参与这种考试,而且考试成绩其实也说明不了什么,能考高分未必能把学生教好,能把学生教好的教师也未必能拿到高分。还有,教师之间年龄差距较大,老教师与年轻教师更是无法相比。

对于教师,难点不在于自己能不能考个好成绩,而是对各级各类测评的难度、重点、方向的把握,制定应考方案。我认为,与其让教师与学生同考,不如让教师自己出一份试卷,培养锻炼教师正确把握考纲、大纲及各类教学目标测试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很多教育管理者都不带课,长期脱离实践,再加上经常参与社会活动,把社会上一些乱七八糟的理论也带到校园管理中;有的校长或局长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显摆自己的才能,经常搞一些整人、治人、折腾人的校规校纪来,还美其名曰教育创新,其实就是在耍官威。

让师生同考,其实又陷入应试教育的误区。应试教育像一个"场",如果不彻底打破陈旧僵化的教育观、人才观,就很难抗拒应试教育效应。深受应试教育之苦之害的,不仅是学生,还有教师。在给学生关心关爱的同时,也应当多给教师一些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