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一辆车外站满了围观的群众,正带着手铐坐在车里的胡建学竟然没有一丝慌乱,或许在他看来,百姓对他的谩骂和指责相较于他已经断掉的前程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那他到底是何许人也,为何会激起民愤呢?

生于山东菏泽的胡建学从小就对学业十分注重,原因就在于其父母认为在那个年代,想要出人头地,是需要有足够的学识的,可惜的是,其父母努力工作供他读书,却在1965年的时候因大环境的原因被迫中断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路线。

一番思索下,父母觉得参军入伍对于穷苦人家的孩子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便劝说他到部队服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年的时间里,他经受了不少的磨炼,他的思维和眼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退伍后他因在部队期间表现不错获得了到东明县水利局工作的机会。

在没有更好的选择下,胡建学只能将东明县水利局作为自己的起点,但工作了几年后,他还是觉得这不是他想要的职场之路。

他渴望的是能够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的单位,所以当他得知高考恢复后,立刻就着手准备复习计划并顺利成为了南京大学的一名学生。毕业后,他带着含金足够的毕业证书敲开了山东省计委工业处的大门。

对于一般人而言,若是有升迁的机会必会努力争取,只不过这升迁可不是说升就能升的,但落在胡建学身上却成了“意外”,年仅41岁的时候他就能担任山东泰安任市委副书记一职,让很多人都十分羡慕,还给他贴上了年轻有为的标签。

在长期的夸赞声中,胡建学有些“飘飘然”。他总以为别人说的都是事实,但其实里面有很多夸大的成分,彼时骄傲自大的胡建学早已失去了判断力,在别人的吹捧下觉得自己就是当地的“皇帝”,话语权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谁敢不从就要对其发火谩骂。

工作职责在他眼中等同于无,权力在他手中被无限放大,因为当时监督力度不够大,卖官鬻爵成为了他获得巨额赃款的手段之一。

此外,莫名的诸多项目从他嘴里创建起来,本应公平竞争的项目竟成为了他的敛财之物,只要别人求他办事,大礼物高贿赂款都会源源不断地出现在他的眼前,对此,胡建学没有一丝愧疚和害怕,收的时候那叫一个理所当然,好像那些钱财本就是他家的财产一样。

但等到组织开始调查他的时候,他才想起来在法律面前,在国家面前,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自己不过只是某地的一个官员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他主持泰安工作期间,作为人民公仆的他,本应以百姓为主,为当地的发展建设做出努力,可事实是,他眼中早就没有了百姓,又怎会去体察民情,为百姓谋福利呢?

结果,当百姓都在为生计发愁的时候,胡建学却在想着怎么从别人的身上获得更多的“好处费”。所以当1955年,泰安的百姓得知就是他贪墨诸多钱财,就是他,弃百姓于不顾,就是他,损害了百姓利益的时候,一片谩骂声就是他们送给这位大贪官的最好的礼物。

以下内容为付费内容29%

其实在被调查期间,胡建学依然没有悔改之意,他会害怕,但是他不会坦白自首,因为在他的世界里,他就是权力的中心,只要检察机关证据不足,那就还有回寰的余地。

但他却忘了并不是所有官员都像他一样利欲熏心,也不像他一样将所在的单位弄得乌烟瘴气,因此当他得知自己无法通过不正当手段更改自己的结局的时候,一条毒计在他脑海中形成了。

他对当时负责他案子的检察长公丕汉起了杀意,他觉得只要自己能除掉公丕汉,就可以争取到一点时间来销毁对自己不利的证据,庆幸的是,拥有多年办案经验的公丕汉警觉很高,他及时察觉到了不对劲,才机智地躲过了一劫。

面对毫无悔意,还行事狂妄的胡建学,得知他有意杀害检察长之后,大家觉得唯一能讨回公道的办法就是抓紧时间调查清楚关于胡建学在职期间的种种事迹,让他最不想被大家知道的事情通通都暴露于阳光下。

后来随着完整证据链的出现,胡建学再也没有可以狡辩的理由,他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从原先的拒不配合变成了主动配合,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让检察机关顺利地揪出了政府内部6名“大蛀虫”,基于此,胡建学最终被判为死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