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对贪官污吏可谓是深恶痛绝,对于忠臣和清官则是宽仁厚道。
然而在明朝洪武年间,有一位忠良的清官,在被朱元璋罢黜之后,连回老家的盘缠都出不起。
朱元璋得知此事后,非但没有褒奖这位清官,反而怒不可遏地下令处以腐刑。
图|明太祖朱元璋剧照
此人名为曾秉正,早年曾多次上书朱元璋,备受嘉许,最终因忤旨而罢官。
曾秉正出身书香门第,满腹经纶的他,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从正九品的海州学正一路做到正三品的通政使,其能力可见一斑。
那么,这位政坛清流,为何到头来却晚节不保,甚至还要承受如此耻辱的刑罚呢?
这还得从曾秉正步入仕途时说起。
13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后,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恢复整个国家的行政机器,恢复中央对于地方的管理。
图|朱元璋登基祭天(剧照)
战火纷飞的岁月刚刚结束,一切还都百废待兴,中央和各地的官员也极度稀缺。
于是朱元璋便下令让当时的地方官员按照传统的察举制,推荐当地有才华的能人。
出生在江西南昌的曾秉正,有着一定的家庭背景,从小便接受着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
熟读四书五经的他,在南昌境内也是名声鹊起。
朱元璋要网罗天下人才,曾秉正自然也在其中。
曾秉正这匹千里马被朱元璋这个伯乐发现之后,便被调到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担任学正一职。
这个官职在当时是一个正九品的小官,负责管理当地的教育事务以及学子备考一事。
由于明太祖朱元璋起于毫末,深知民间疾苦,在位之初就削减了各级官员的俸禄。
朝中大员的年俸都被大幅缩减,更何况是一个九品的海州学正?
在海州学正任上,曾秉正的日子过得极为清贫。
图|明太祖朱元璋与大臣(剧照)
但是曾秉正并没有因此就以权谋私,反而清正廉明,兢兢业业。
那曾秉正又是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九品芝麻官,火速升迁为正三品大员的呢?
腹有诗书的他,是靠着自己的真才实学,把朱元璋给“哄”高兴了。
洪武九年的时候,突发奇想的朱元璋让各位官员用“天变”为主题,撰写文章。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把自己称为天子,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认为,一旦有灾难和异象,就是上天对皇帝不满。
在传统的儒家思想里,各种异变也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若有灾害发生,在朝廷各位官员看来,便是上天示警,皇帝甚至还要下达罪己诏。
图|明太祖朱元璋剧照
各级官员拿到这种题目之后,想要升官发财的他们自然就对朱元璋各种歌功颂德。
大致的内容都是赞扬明太祖一统天下,结束了混乱局面,在历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对于这些华而不实的溢美之词,朱元璋刚开始看的时候还龙颜大悦,看多了就觉得千篇一律,毫无新意。
在这些各种各样的彩虹屁之中,曾秉正的文章言之有物,自然脱颖而出,令朱元璋眼前一亮。
曾秉正呈上的奏疏,针对朱元璋所给的题目进行回答,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部分内容如下:
创业与守成之政,大抵不同。开创之初,则行富国强兵之术,用趋事赴功之人。大统既立,邦势已固。则普天之下,水土所生,人力所成,皆邦家仓库之积;乳哺之童,垂白之叟,皆邦家休养之人。不患不富庶,惟保成业于永久为难耳。于此之时,当尽革向之所为,何者足应天心,何者足慰民望,感应之理,其效甚速。
虽然曾秉正的奏疏还是对朱元璋有所褒扬赞誉,但是他也写清楚了民间的真实情况。
此外,他还提出了相关的建设性意见,让朱元璋顺天时,应天命。
朱元璋看后,很是满意,大笔一挥,直接让他来京师应天府当了思文监丞。
图|明太祖朱元璋剧照
洪武九年,曾秉正来到京师以后,其仕途可谓是一路绿灯。
农民出身的朱元璋,脾气很差劲,从未怎么接受过正统教育的他,看官员的奏章有时都很费力。
所以对于一些官员奏疏中的长篇大论,朱元璋经常感到极其厌烦。
对于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曾秉正,朱元璋的脾气却收敛了很多,对他十分宽容。
靠着政论发迹的曾秉正,在官场上掌握了晋升密码,依旧像以前一样,呈上一些鞭辟入里的奏疏。
在曾秉正担任思文监丞后不久,他又调任正六品的刑部主事。
相比起之前的思文监丞,刑部主事可谓是一个肥差,随随便便用权力捞一些好处,都是一笔极其可观的财富。
思文监作为清水衙门,捞不到什么好处,虽然曾秉正的官职只有一级的调动,但其中的差距不言而喻。
但即便是身居要职,曾秉正也依然保持原来的作风,不贪图一分钱,只拿着固有的俸禄。
因为俸禄太低,明朝的官员们为了养家糊口,基本都是想方设法捞取油水。
曾秉正的不合群,自然也就导致了他被众人孤立和排斥。不懂得处理人情世故的他不知如何变通,也就没能为自己留下一条后路。
洪武十年,曾秉正被外放到
陕西,担任参政。
参政作为当时各地布政使的直接下属,为从三品,分管境内大大小小的民政事务。
在曾秉正外出任职期间,朱元璋在中央设立了一个全新的机构——通政使司。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担心丞相手中的权柄过多,在朝堂只手遮天,蒙蔽视听,遂下令废除了丞相制度。
胡惟庸作为明朝最后一位丞相,倒在了朱元璋的屠刀之下,丞相一职也随之结束。
通政司正是在朱元璋废除丞相之后才正式设立的。
少了丞相居中,六部的奏折就会直接汇报给皇帝,大大小小数千份奏疏,从早忙到晚也批阅不完。
因此,通政使司这个机构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其职责乃是:
负责内外章疏、臣民密封申诉等事项
虽然宋朝也有着类似的机构,但其实权却远远比不上明朝时期的通政司。
通政司建立后,其主要领导官员被称为通政使,为正三品,首任通政使便是曾秉正。
通政司作为皇帝的耳目,负责上传一切重要的奏章和事项,甚至包括了告密。
这个机构作为皇帝直属的部门,只听命于皇帝一人。
朝廷官员想着曾秉正是皇帝身边的红人,认为有他的照拂,随便在皇帝嘴边美言几句,自己便可平步青云。
想要巴结上曾秉正的官员可谓是络绎不绝,而向来铁面无私的曾秉正却不肯行丝毫的便利,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所谓树大招风,曾秉正的位置如此显赫,自然有人眼红。
暗流涌动的朝堂想要取而代之的势力虎视眈眈,挖空心思地谋划着如何把曾秉正拉下马。
但是在通政使位置上宵衣旰食的曾秉正,处理起政务来一丝不苟,旁人更是找不到一丝错处。
这种滴水不漏的做事方式,很难让其他官员抓住他的把柄。
于是他们便把心思放在了曾秉正经常上呈给皇帝的政论上。
图|明朝官员上朝剧照
朱元璋本就对官员咬文嚼字的长篇大论感到心烦意乱,他甚至还做过一首打油诗:
叽叽喳喳几只鸦,满嘴喷粪叫呱呱。今日暂别寻开心,明早个个烂嘴丫。
一次两次,朱元璋还能接受,次数多了他就再也忍受不住了,还管他是不是曾秉正。
曾秉正丝毫没有察觉出明太祖对自己的态度正在慢慢改变,依旧我行我素。
和他敌对的官员还不时觐见,在朱元璋面前煽风点火,曲解曾秉正行事的意图。
朱元璋慢慢对曾秉正心生芥蒂,也就没那么宽容了。
阴谋诡计得逞之后,眼红的人还煽动曾秉正继续进言,静静看着他自取灭亡。
终于,朱元璋对曾秉正不厌其烦地在他耳边大放厥词感到厌恶,曾秉正就这样触了霉头。
图|朱元璋与大臣、内侍(剧照)
朱元璋一气之下就直接罢黜了曾秉正的官职,让他告老还乡。
原本提拔曾秉正是为了给他排忧解难,但没想到最后曾秉正竟然成了自己最烦的那种人。
毫无预兆的罢黜,让曾秉正感到手足无措,他想着自己多年来兢兢业业,到头来却落得一无是处。
那么,曾秉正又是为何被朱元璋施以腐刑呢?
按道理,曾秉正的仕途就到此为止了,他也该老老实实回到江西南昌的老家过安稳日子。
图|古代画作中的明朝官员形象
看清了官场是个藏污纳垢之处后,曾秉正不打算再做任何的垂死挣扎之举了。
但是作为一股政坛清流,曾秉正却为回乡发了愁——为官多年,自己几乎没有任何积蓄。
明太祖早就就规定了官员的俸禄不能太高,即便是三品大员,一个月的俸禄也只够一家人生活罢了。
曾秉正从来不曾接受他人的贿赂,不为自己的后路做打算,在官场人缘极差的他,没有人愿意在他落魄的时候施以援手。
更要命的是,除了工资低以外,曾秉正领到的工资还不保值。
图|大明宝钞(局部)
明太祖下诏规定,明朝的法定货币为大明宝钞。对于官员的俸禄,朱元璋自然也是发的大明宝钞。
然而大明宝钞虽然为朱元璋所颁布的官方指定货币,但在当时的市场上,大家都统一使用真金白银进行交易。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朝廷总是喜欢滥发宝钞,最后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大明宝钞也就慢慢贬值,沦为一张废纸。
所以在民间进行商品买卖,大家都只认真金白银,即便曾秉正还有着自己最后的一点积蓄,那也都是明太祖发行的大明宝钞,并不被市场认可。
所以在被罢官之后,曾秉正是真的一无所有了,连回乡的盘缠都拿不出来。
这时他想到了自己家中还有一个四岁的女儿。
在古代,相比起儿子,女儿在家中本就不受重视。
曾秉正便一狠心,咬咬牙找来了牙婆(介绍人口买卖为业而从中牟利的妇女),把自己的女儿卖了出去。
原以为可以回家过安生日子的曾秉正,卖女凑钱回乡的消息却不胫而走,传到了朱元璋耳朵里。
听闻曾秉正有此举动的朱元璋顿时勃然大怒,立刻下令关押曾秉正,并施以腐刑。
图|明太祖朱元璋剧照
朱元璋震怒的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点:
其一,常言道“虎毒不食子”,曾秉正作为朝廷的三品大员,饱读诗书,结果却做出这种悖逆人伦的事,至骨肉亲情于不顾,其做法简直泯灭人性,其罪当诛。
其二,曾秉正好歹是朱元璋一手提报起来的,还是首任通政使,曾秉正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朱元璋的面子。
曾秉正如今为了还乡,居然发卖女儿,这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打朱元璋的脸吗?
曾秉正此举虽然是迫于无奈,但在朱元璋看来,曾秉正就是在向世人宣告自己身为皇帝却识人不明,还让一个品行低劣的文坛败类坐上三品大员的位置。
图|明朝皇帝上朝场景蜡像
第三,朱元璋觉得曾秉正这是在做秀,想要引起他的同情。
他认为曾秉正根本不会落魄至此,因为他觉得自己给大臣们发的俸禄已经十分丰厚,所以根本不理解曾秉正的暗处。
身在庙堂之高的朱元璋,还是未能体谅到曾秉正的难处。所以他认为曾秉正是在博取他的同情,想要再度入仕为官。
朝廷堂堂三品大员,居然沦落至此,曾秉正卖女儿的举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让黎民百姓理解成朱元璋苛待官员,暴虐成性。
图|明太祖朱元璋剧照
对权谋手段嗤之以鼻的朱元璋,于是便直接下令逮捕了曾秉正,对其处以宫刑。
而曾秉正的最终下落,就不得而知了,史书中再没有任何记载。
不得不说,“伴君如伴虎”一语很是恰当。
朱元璋不是李世民,曾秉正也不是魏征,朱元璋没有李世民的好脾气,而曾秉正也没有魏征的好命。
曾秉正有这样的下场,看似意外,但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完-
参考资料
《明太祖实录》